• “文体两开花”到底是一个什么梗?

    “文体两开花”到底是一个什么梗?

    文化
    最近这么一两天,有一个梗可以说是「刷爆全网」,这个梗叫「文体两开花」。不论是 QQ 空间、微信朋友圈这种相对私密一些的圈子,还是微博、知乎这样的大型平台,最近我们都能见到这个梗的身影。 这个梗的实际上是一种文体,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 关联句 ] + 「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游...
  • 你一定知道这个怪物,但未必了解它……他?

    你一定知道这个怪物,但未必了解它……他?

    文化
    差点忘了大事:今年是《弗兰肯斯坦》出版200周年。 大家都知道弗兰肯斯坦,不少人也知道它是第一部科幻小说。至于说读过原著嘛……豆瓣收录了三个版本的《弗兰肯斯坦》,读过的人总共5000——而《三体1》是22万。 别等到201年了,这就来看看《弗兰肯斯坦》讲了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会发现...
  • 为什么有人可以既喜欢男生同时又迷恋女生?

    为什么有人可以既喜欢男生同时又迷恋女生?

    文化
    “倘若生活中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很可能是因为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 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嚷嚷着众人要“认识你自己”,而今两千多年已过,人类早已掌握了许多基因技术,但对于苏老布置的这道作业,完成得还是不怎么样。因为“人”实在是一个太过复杂而神秘的东西,永远藏有着我们...
  • 《假如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TA们》如何选?

    《假如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TA们》如何选?

    文化
    没错,觉得《奇葩说》的辩题很无聊的笔者来发言了。这次,这个题目笔者觉得可以探讨,并不无聊。 这个辩题叫做《假如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TA们》,辩题的前提是这么说的:有个小孩获得了一项天赋能力,她能看到对方剩余的生命还有多久,她究竟该不该告诉别人自己生命究竟还剩多久?有一...
  • 日本的神社其实都与「怨灵」有关?

    日本的神社其实都与「怨灵」有关?

    文化
    无论是中国的寺庙还是欧美的教堂,里面多数是供奉着神,可日本的神社里供奉的却是鬼怪或真实存在的恶人。 考生都知道的怨灵 ーー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 打开日本神社旅游指南,你一定会发现在众多神社中「天满宫」是最多的。尤其是位于福冈的「福冈太宰府天满宫」,它是专门为了镇压菅原道真而建立的。...
  • 背包客的即时性社交空间

    背包客的即时性社交空间

    文化
    背包客群体从现代性的城市逃离之后,并不是居无定所的漂流,而是自己建构属于自己的社交空间。这些空间以趣缘为集合,虽然与社会主导价值观或者文化不同,但又不可分离。背包客试图逃离现代性,但却被“仪式性的限制”,一方面他们所希望的交流方式却是远离新媒介而存在的,另一方面背包客构建的空间没...
  • 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是“赚钱”吗?

    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是“赚钱”吗?

    文化
    女性要求男性赚钱? 前段时间在《俞敏洪图未展时》里我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次俞敏洪提到中国女性择偶标准是‘赚钱’,倒也有一定道理,换句话说,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概更好听一些。这不仅仅发生在苏梅这样留学美国的精英女性身上,也发生在各个阶层的女性身上。至于这种追求带来的变化,无论好坏,都...
  • 大师,会像基因一样被剔除吗?

    大师,会像基因一样被剔除吗?

    文化
    2018年有两件大事:其一是一位位大师的陨落,其二是被敲除了CCR5基因的32个碱基的孩子的出生。这两件事看起来无关,但在我看来,两件事的同年发生意义重大,两件事同年发生,似乎是一种必然。 基因编辑:科学家想得跟你不一样 在基因编辑儿童出生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中指简史:性社会学与被禁锢的身体

    中指简史:性社会学与被禁锢的身体

    文化
    “竖中指”,最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使用,表示鸡奸,用来鄙视、恐吓或者威胁他人。2017年10月28日,美国女子朱莉·布里克曼骑着单车,向从身边经过的特朗普车队比了中指。随后,尽管她被公司炒鱿鱼,但是却得到了美国很多网民的声援,offer、捐款也纷至沓来。 她成为了英雄。 而对于“竖...
  • 后发国家落后的根源:失败政府与政治差距

    后发国家落后的根源:失败政府与政治差距

    文化
    自17世纪以来,实现现代化就成了世界的主流,西欧国家借助现代化的伟力统治了世界,将其他文明全都变成了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效仿西方国家进行现代化,实行富国强兵,摆脱被奴役压榨的命运,一直是其永恒不变的宗旨。 自二战以来,那些曾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纷纷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