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学院派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电影学院派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文化
    自前几年开始,中国电影还需不需要学院派的问题就已经引起了争议。近来因为毕业论文的难产,与朋友时常聊起翟天临。不得不说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给电影学院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电影学院派的质疑。 比起普通吃瓜群众,对于电影学院派的质疑可能更多地来自于行内人。之前曾看过报...
  • 她是追光者,也是最眩目的那束光

    她是追光者,也是最眩目的那束光

    文化
    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天问,“为什么从来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确实,历史上的女艺术家屈指可数,如果再诉之以伟大的话更是凤毛麟角。 但是,真的从来没有过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吗?是女性天生不如男性有才能吗?文艺复兴时的索福尼斯巴、简...
  • 观史:古代的地名那么好听 为什么还要改名

    观史:古代的地名那么好听 为什么还要改名

    文化
    一个人的名字,就和长相一样,会让人从第一眼看到之后,就在心中形成一个初始印象。一个城市的名字亦是如此,它往往是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但是地名又和人名不太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的生命如沧海一粟,实在太过于渺小和短暂。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经历过沧海桑田的浮沉,历史中的光辉与黯...
  • 父母是我们与死神间的墙:关于“死亡焦虑”,我们了解得太少

    父母是我们与死神间的墙:关于“死亡焦虑”,我们了解得太少

    文化
    终有一天,我们都将与死神面对面,而直面死亡焦虑,会让我们更积极地拥抱生活。 在一档恋爱主题综艺节目中,高亚麟和焦俊艳的一番对谈,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句“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瞬间成为热搜榜和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 这句话似乎揭开了一个隐藏已久的事实:原来整天在我们耳边念叨...
  • 百年沉浮:日本基督教绘画

    百年沉浮:日本基督教绘画

    文化
    1549年,耶稣会修士沙勿略从鹿儿岛登陆日本,带来了一幅天使报喜图和一幅圣母子图。这是基督教艺术首次踏上日本的土地。随着耶稣会在长崎、有马、天草及其他各地的传教,建造教堂、设立神学学校,这些地方也逐渐发展成为摹画制作欧洲基督教祷告绘画和圣像雕塑的中心。 大约在1561年,葡萄牙女...
  • 《远方之镜》:女性与性

    《远方之镜》:女性与性

    文化
    大家好,我是文书。年前我们谈论到了骑士的爱情,从这畸形的爱情观中我们得以管中窥豹,察觉到中世纪社会对女子,妇女以及性爱,生育方面的一些并不合适的观点。这篇文章我不分标题,或许漫漫而谈比较合适。 各位男性读者对贞操带一定不是特别陌生。有名的《荷马史诗》中就提到过,火神赫斐斯塔斯的妻...
  • 你是(想成为)道德圣人吗?

    你是(想成为)道德圣人吗?

    文化
    利维坦按:作为一个纳粹党党员,一个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曾挽救了众多犹太人的生命,但这也并不妨碍他挥霍无度、花天酒地的生活。没有那种“非此即彼”的道德观——当然,在此观念中,也要注意“不道德”和“非道德”的区分。在本文作者看来,有效的利他行为和独享一瓶红酒并不矛盾,他反对的是那种苦...
  • 金庸是了不起的武侠,“大陆新武侠”也是

    金庸是了不起的武侠,“大陆新武侠”也是

    文化
    金庸先生逝世了,的确是一件很让人悲伤的事,但公众号们说的“武侠自今日起,死了”我倒是很不喜欢。金庸先生已四十余年未有新作,武侠的火炬,也理应由后人接棒,把如今的武侠式微归因于金庸之封笔或是死亡,略微有些牵强了,你若是说一代不如一代,后人未能扬名立万,还多少有点道理。 而今天,我不...
  • 吴秀波大叔,你还不如《红楼梦》里的薛蟠

    吴秀波大叔,你还不如《红楼梦》里的薛蟠

    文化
    最近吴秀波大叔的“家事”又添了新插曲,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又有戏可以看了。一如既往,大叔的演技仍然是杠杠的,甚至有了新高度,当然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并且膜拜一下。正好笔者最近在重新翻看《红楼梦》,看到了薛蟠打死人以后知府贾雨村进行断案的那一章,就是大家熟知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我们把薛...
  • 俞敏洪言论惹争议,中国女性真的如此堕落

    俞敏洪言论惹争议,中国女性真的如此堕落

    文化
    最近,俞敏洪的一段演讲视频引发热议,他所言“中国女性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令女性朋友愤怒不已。 第一时间,张雨绮直接回怼俞敏洪说:“他未真正理解女性价值,以及两性平等关系。” 虽说俞敏洪道歉,并说:“女人强大才能国家强大。” 可是公众并不为他的道歉买账,直言他颇有越描越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