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儒家推崇的修身之道 究竟有多重要 历史 东汉时,有个叫杨震的教书先生,德高望重,学识渊博,50岁步入仕途。后来他举荐一个秀才王密当昌邑县令。杨震升迁时路过昌邑县,王密得知后,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却遭到杨震拒绝。 王密说:“你放心,这事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7日
《皓镧传》番外:吕不韦教的帝王术 秦始皇没做到这些 历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它以君王自我完善为基础,去治理国家,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统治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因此,历代君王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6日
1700年前的斜杠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 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不是太无聊了?!他是CBD的白领,也可以是小说界的低调作家;他是IT界的程序员,却拍摄出环球旅行年度评选第一的风景照;他的个人标签,程序员/自媒体人/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但是,如果你以为“斜杠青年”是二十一世纪的特有产物,那就大大大大写加粗的错了!...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6日
《皓镧传》番外:吕不韦推崇 让帝国长盛不衰的秘诀 历史 提起千古一帝,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秦始皇嬴政,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了六国的出色帝王,其可谓是空前绝后,而“千古一帝”这个词便是为了赞颂他那文武双全的治国之才的。 但秦王嬴政刚即位时,吕不韦在朝中位高权重,势力庞大,秦国的国政都把持在吕不韦的手里,就连秦王也是由吕不韦一手扶持教导。 ...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5日
会念经的和尚千篇一律 懂科学的高僧万里挑一 历史 浩瀚夜空,繁星密布。如果谁能以自己的名字为星星命名,青史留芳,那可就太牛了。位于太阳系、编号1972的那颗小行星就是以中国古代一个和尚的法名来命名的,叫“一行小行星”。这个和尚就是唐朝的高僧:一行。 “后生颜子”——妥妥的学霸,又是别人家的娃 一行禅师(公元683-727年),俗... Lis侠 2019年3月15日
《皓镧传》番外 商业奇才吕不韦的治国之道 历史 最近由吴谨言和聂远主演的《皓镧传》正在热播中,这部剧中的卫国商人吕不韦发现了身在赵国处于险境的秦国质子嬴异人是个胸怀大志的奇才,认为此人”奇货可居”,竟然以商人的远见与谋略助嬴异人登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同时吕不韦从一介商人跨行进入了官场,并且位极人臣,从此改变了他卑贱的商人身份,...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4日
商道帝业:上个时代的宠儿 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弃儿 历史 当商鞅以身为祭,用自身骨血为秦国熔铸出新天地的那刻起,中原大地已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张仪的纵横捭阖、魏冉的攻城略地以及范睢的远交近攻,如同一个个秤砣似的,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天平向秦国的那一面倾斜。 当变法图强撕开了那无边的黑夜时,中国历史终于走到了至关重要的节点上——大一统的前...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3日
为什么清朝能剿灭太平天国,而崇祯却无法消灭李自成 荐读 太平天国运动与李自成起义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两者都是在中央政权衰落之后迸发的农民起义,洪秀全是一个落魄的文人,李自成则是一个下岗公务员,他们带领的,都是在当时处于弱势的群体,洪秀全利用宗教团结了受欺压的客家人,李自成则聚集了西北挨饿的农民。他们两个也都长于征战,短于建设,洪秀全在占... 文以载趣 2019年3月12日
远交近攻:加快秦国大一统进程的妙计良方 历史 秦惠王时期,张仪以连横之术击破各国合纵之势,使秦国开疆拓土,国力持续增强。到秦昭王初期,面对秦武王留下的内忧外患,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有胜有败,大起大落,一度被齐、魏、韩联军打得割地求和。 而从秦昭王十二年开始,却是秦国有史以来扩张最迅猛的时代。奠定这种战略优势格局的,既有穰侯魏的鼎... 风月史官 2019年3月12日
太平天国运动:最糟糕的“西化” 荐读 在今天的网络语境中,西化是一个极度被滥用的词,我们平常总说西化西化,全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含义极度复杂的词。西化的表意就是接受西方价值。但是西方价值是什么,则是一个急需讨论的问题。 很多国人因为民族主义甚至天朝上国般的傲慢,下意识觉得西方不过300多年历史,因此往往简单将西化等同于... 文以载趣 201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