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世无赏音人 此诗此字应不朽
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曾评价李贽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自己也以“异端”自称。世人多认为李贽孤傲奇崛,性格怪异,实属另类。如果抛开思想论争,走进李贽的诗作,倒能从中这些诗作中遇见一个别样的李贽,感受这位怪才的真纯人性。
《晋阳怀古》:水决汾河赵已分, 孟谈潜出间三军。如何智伯破亡后, 高赦无功独首论?
万历二十五年,七十一岁高龄的李贽受朋友邀请游历山西,途径太原时,写下了此诗。
山西简称晋,因为战国时属晋国国界。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公园454年,晋出公继位,智、赵、韩、魏四卿实际掌握着晋国的大全。其中以智伯实力最为雄厚,且骄横无比,竟然蛮横地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索要土地。韩、魏两家迫于无奈,答应了智伯的无理要求。赵襄子则坚决不答应。谁料智伯竟然逼迫韩、魏两家联合攻打赵襄子。赵襄子仓皇逃往晋阳。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多。三家久攻不下,于是引汾河水水淹晋阳。晋阳城内惶恐不安,君臣失仪。唯独高共一人冷峻应对,不失礼仪。张孟谈临危受命,出使韩、魏,巧施离间计,达成同盟,韩魏倒戈智伯。张孟谈因此立下奇功。事后赵襄子论功行赏,却把头功赏赐给了高共,还解释说是因为朝野上上下下唯独高共一人不失人臣之礼。
在这首诗里,李贽用反问句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强烈不满。实际上是张孟谈扭转了全局,高共奉守礼仪有何用?
在明朝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不公之事,朝野哗然。万里二十年,鞑靼人叛乱。梅国桢主动请缨。战场上梅国桢身先士卒,大破鞑靼军,屡立奇功。论功行赏时,梅国桢只是“升四品京堂”,出任一个专管马匹的闲职。头功却赏给了与礼部尚书石星私交深厚的叶梦熊。为平息众怒,宋神宗竟然直接当面责问梅国桢“何人亏枉,何人冒滥”?此后无人敢言。
时隔五年,李贽途径晋阳,想起了张孟谈的冤屈,更多的是想为梅国桢鸣抱不平。他哪里能明白君王为什么看重君臣之仪,盘根错节的官场哪里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几十年的宦海浮沉,李贽也没有失掉自己的本心。他学不会儒学的入世思想,学不会官场的圆滑、阿谀奉承。他选择远离官场,或者说,官场选择远离了李贽。
李贽和耿定向的争论升级,旋即离开了黄安。故地重游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了。十年相别,当年自己亲手的竹树已高入云天,青山。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这首诗是李贽写给好友焦竑的学生马伯时的。万历九年,李贽辞官从云南来到湖北黄安,借住好友耿定理家中,开始潜心写书。在这里,他结识了不少一生中的至交。
万历十二年好友耿定理去世,李常在绿水长流,而旧时的一干老友只剩马伯时一人尚在,叫人如何不感伤。
李贽辞官后主要靠着好友耿定理的资助生活。李贽和耿定向的的争论却随着耿定理的离世却愈演愈烈。后人常常以此指责李贽背信弃义。
李贽的真性情,又有谁人能懂?
在李贽看来,理不辨不明,情是情,理归理。朋友间的争论只是各抒己见,无关友谊,这才是真友谊。受人恩泽,定投桃报李,但并不等于在理上就要妥协求全。道义不能绑架了情谊。和挚友兄长的公开论道,让他背负骂名,但他心中的情谊不灭。嬉笑怒骂皆人生。能像李贽这般活得洒脱又不失真性情的,又有几个呢?
李贽高寿七十六,一生送别了多位亲友,饱尝人生百味。这样的经历给他的诗文注入了一份浓浓的情味。
李贽的《哭耿子庸》、《哭贵儿》(三首)、《哭黄宜人》(六首)都是这类抒发对亲友追思的诗作。读起来,看似拙朴,实则字字恳切,情真意切,让人黯然神伤。
《赠利西泰》:逍遥下北溟,迤俪向南征。刹利标名姓,仙山纪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这首诗作是李贽诗作中非常特别的一首。诗题中的“利西泰”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他和李贽有过两次会面。在二人交往中,李贽曾赠送给利玛窦一把中式折扇,《赠利西泰》就是这把折扇上的题扇诗。从这首诗作的前四句可以看出,李贽十分赞赏利玛窦传教时的坚毅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
明朝,沿海百姓常年受倭寇侵扰,对外国人充满了戒备之心。利玛窦初到广州时,被当成倭寇的奸细,被一路追打,还因此崴了脚,落下腿瘸的残疾。后经朋友引荐,才得以见到了万历皇帝,他的境遇才有所改变。此后,他在中国广交社会名流,虔诚传教,赢得美誉。
诗作的后两句耐人寻味,意思是:你是否考查了我中华的光辉文化?她象光芒四射的太阳正高升空中。
李贽把祖国的文化比作正午的太阳,文字里满溢的是对祖国文化的褒奖之意和深深的文化自豪感。爱之深,责之切。李贽对封建思想的批驳,背后应该是对故国家园深深地爱。爱恨永远是交织而生的。只看到李贽文字背后对封建思想非议和批判,应该是误读了他的家国情怀。守道义,而不在道义中沦陷;重情义,却不因情而沦丧理智。李贽活得真纯而洒脱。他的诗作记录了他最真实的心声。此文只应天上有,世人间哪得几回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