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梦幻岛》越狱篇:外面的世界更凶险,也要去拥抱自由
剧情不再赘述,直入主题。
在越狱篇中,主题世界观就是在「农场」,人物可控,boss是『妈妈』,站在作者的角度看,需要处理好正派和反派之间的关系,同时用各种抉择来丰满人物形象,毕竟这是一部非子供向的作品。
人物关系中,诺曼、雷和爱玛是传统主角,也是特级食物,智商极高。
然后是冬和吉尔达,智商较高,和主角三人组的关系是相对后期才熟络。
新生代中菲儿基本上是智商的王者,爱玛一行人在成功越狱后也承诺说要把4岁以下的孩子再带走一遍。
反派那边,主要是Sister和「妈妈」,而这两个反派却又彼此有着勾心斗角的过程。
对于作者而言,在小世界观下塑造角色,就是要让每个角色都与其他角色产生关联,然后通过交织的故事塑造人物。
对于诺曼的人设,在最新的11话中,有过一段回忆杀,他对爱玛产生情愫是从小就有的,所以诺曼的人设就是,爱玛要活下去。
而雷的人设则是,一开始就没有婴儿失忆症,他希望爱玛和诺曼一起活下去,但是牺牲自己。
爱玛的人设则是,要所有人活下去。
一切的开端是雷的预谋,让一次巧合发现了孤儿院的秘密,从而拉开故事的序幕。
六年的蛰伏只为了去除发信器,拼凑出的照相机的零件可以使得发信器无效化,雷是这样的一个设定。
诺曼则是一切的运筹帷幄,他与雷的不同是相对而言更为成熟和隐忍,能更好的执行既定计划,比如说作者设计了找内奸的环节,还有训练小朋友们越狱的环节等等,在农园里凭借着拼凑而来的信息得到一切关于鬼的情报,并用这些情报进行合理分析,这是诺曼。
然而,诺曼心中盘算的,自己的计划如何计算,也不包括自己能活下来。
所以在11话中,他做了自我牺牲的觉悟,一开始就希望以自己的牺牲换更多的情报,让爱玛实现越狱成功。
很难想象12岁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觉悟,11话的描绘中让人动容,诺曼看到了让人绝望的悬崖,带回了信息,抱住雷和爱玛,诉说着自己这辈子其实很幸福。
离别,尤其是死别的时候,爱玛的行动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她无法接受这样的心意,让诺曼觉得,果然这就是爱玛啊,自己没有看走眼。
告别的那几句话,让人看哭,这和声优的演绎与bgm的插入不无关系。
要好好吃饭啊,爱玛。
在看漫画以前,真的没有想过诺曼会先走一步(死不死的不一定,但至少先走一步),以为会是一个三人组斗智斗勇成功越狱的结局,结果作者棋高一着,来了两个连续反派的高光时刻,识破了越狱组的计策并且打断了爱玛的腿,并且成功让诺曼出货,这样的反派可并不简单,双面塑造角色。
再然后是,先抑后扬,爱玛和雷深受打击,但他们从不是那么懦弱的人,也记得诺曼的遗言,如果现在不逃走的话,诺曼就是白白牺牲自己。
雷的计策是希望用自燃的办法创造时机让大家逃走,而爱玛和诺曼的计划则是要阻止雷的自杀行为,不能再增加牺牲者了。
在小剧场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没有吃干饭,性格和动机决定了他们将如何参与到这个故事中来,冬和吉尔达成为了真正越狱计划的关键,主角三人组虽然很厉害,但是组织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的力量,他们三人还是要学会选择相信他人。
智斗与心理战,优秀的世界观和主题,让这部作品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且有耳目一新之感。王道漫画是不过时的精神鸡汤,在这个大框架下,如何展现更深刻的思考,是留给作者和编辑的一道难题。
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下,关于人权、伙伴的通俗定义已不那么适用,恐怕在牛羊类中也存在这样的精神领袖想着越狱,只不过人类饲养者们没有给养殖的动物们以这种机会罢了。
就算外边的世界可能比这里更凶险,但还是要去全身心的拥抱自由。
残酷系世界物语都是这样的,巨人也是,梦幻岛也是。而作品则是贴向主流价值观的,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普世正向价值,还是要出去看看,要获得自由,为自己活着,不能过牲畜的生活。
作品的另一面,反派设计上,Sister和Mother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Sister是想要成为妈妈的愚笨者,努力但是愚笨,懂得一些小聪明但很难贯彻计划,而Mother则是铁石心肠的100%执行任务的,接受了世界的绝望的前辈。
作者在越狱篇的最后,回顾了Mother的历史,是一个让人同情的女子。
成为饲养员就必须是女性,必须生产,必须装上心脏的炸弹万一溜走了就自动爆炸,人生被限制的死死的,但她想要追求活着,因为她见识了太多黑暗。
她就代表了绝望。
从内心上讲,除了最后要将12岁以上的孩子全部出货之外,这毕竟是她无法干预的事项。她还是希望着,能将幸福和爱带给孩子们的,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我认为外边的世界过于凶险了,所以接受绝望吧,活着的时间里就幸福的生活”的理由,真心的爱她的牲畜们。
也是一个可怜人。
但可怜人的高光时刻来自于悬崖前的那个镜头,她让爱玛快跑,在最后的时候,终于真正的做了一次『Mother』该做的事情。
可以说,越狱篇的每个人都很丰满,作者对小剧场的人物把控能力和翻转情节的设置都做的不错,有兴趣的朋友们,欢迎补一下漫画,就到这里,其他的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