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痛说华语乐坛:音乐人,别再套路乐迷了!
前两天,微博#华语乐坛大环境#这一话题,引发了很多讨论。之前,在采访中,华晨宇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华语歌坛的痛处——有些歌曲过度追求“娱乐性”,而忽略了音乐性,对于未来的乐坛以及努力追求原创的音乐人而言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就是从这两年开始,我们身边开始被各种各样的“垃圾音乐”充斥着。想躲都躲不掉,不论是网红大V,还是正儿八经的流行歌手,只要上综艺节目,就免不了“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的猫咪模仿秀,而这通常是该综艺节目整场的高潮时刻。
还有明明有着个人代表作品的歌手,在参加一些综艺晚会和演唱会时,却被迫拼盘表演网红歌曲,美其名曰“热曲串烧”。莫名其妙的歌词和扭扭捏捏的动作,就能为该场晚会带来颇高的收视率。
真的不行了吗?
看着欧美国家的流行音乐有着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新人辈出;K-POP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断吸收流行音乐丰富的营养来充实自身;日本的唱片市场仍然在不断扩大,实体唱片销量曾一度全球第一……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流行音乐都在不断演变和进化的时候,我们的流行乐似乎还停在原地,甚至还在后退,变得越来越没有下限。
现代人,每天都要听歌,没有人能离开音乐。可是,我们很少有人思考,怎么听,用什么听,听什么样的歌这些问题。更不会去了解一首流行音乐背后的故事及其流行价值。
也不仅仅是听众做的不够,提供作品的音乐人、歌手产出的音乐,也逐渐很少能够引起很大的讨论,并且被赋予很大的流行价值,生存环境被压榨,好的音乐就更难被产出。
从根本来说,是音乐作品的产出和音乐听众的需求已经完全不对等。
市场轨道的偏离
现在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音乐的娱乐性已经盖过了音乐性的光芒。
最应该背起这口黑锅的是如今的“流量时代”。作品的质量被抛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看到一个个“大字报”,专辑销量破多少多少千万,收听量达到多少千万,歌曲变成了可以量化的数据。无人在乎是否真的好听。
在这个潮流下,流量明星们争先恐后发行单曲,并且都在专辑介绍里细致的描述自己多热爱音乐,有着怎么样的音乐梦想,是回馈给粉丝的礼物巴拉巴拉的,然后以数字专辑的形式卖出,各家粉丝拼个销量,等劲头过去,这首歌的“寿命”也就结束了。
同样在流量时代,歌曲变成了附属品。在早十年的华语乐坛,我们了解一个歌手最先了解到的是“作品”,由一首歌或是一张专辑进而接触到这个歌手,再去知晓这个歌手的音乐理念或是人生经历等等。
现在呢,由“歌带人”变成了“人带歌”。只要你有名气,有流量,绝对不用担心你的歌卖不出去,做的再烂都会有人给你吹“彩虹屁”。成绩不好,就把锅甩给大环境音乐市场不行。并且,还会有很水的奖项为你的音乐“正名”,“最受粉丝欢迎音乐第一名”“热榜音乐第一”“阿凡达音乐数据最高榜榜首”等等,通过这些奖项,获得一些原本不属于这个歌手的地位、资源和曝光度,完全干扰到了音乐市场的正常秩序。
那么,坚持还在做音乐的那些音乐人呢?也还在产出着作品,但是音乐市场的生存环境已经十分艰难。最直接的一点是,收益十分低。我们的版权意识一直到现在还属于“蒙昧时期”,网络音乐的后泛滥时代,音乐人做音乐没有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收益得不到保证。换句话说,做音乐太穷了,做好音乐更穷。既然没钱,干嘛还费心费劲的创作好歌,不如轻轻松松写一些简单的“口水歌”,你开心,我开心,大家都开心。
经济学有一个原理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早是英国女皇发售品质较低的钱币导致的。结果就是优质钱币被收藏,而市场上流行的都是劣质钱币。在音乐市场也一样适用。在上述情况下,越来越低质量的音乐作品被大家发现、接受、传播,好的音乐越来越难以获得市场,如此循环,结果只会更坏。
慢慢的,听众乐迷的审美及其对音乐的判断性会不自觉下降,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你接受不了的“劣币”终究有一天会全部占领市场,到那时,好音乐好作品的前路就被全部切断。
“一个巴掌拍不响”
造成当今这个现象,不仅是市场和音乐人的责任,乐迷朋友们也同样为当今这个局面做出了一些“contribution”。
听音乐是一项娱乐活动,但是不应该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音乐也同样具有诸如其他文学作品或是艺术作品的流行价值和讨论空间。
现在的电影相比音乐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举个例子,即使一部电影的咖位都很大,豪华的阵容让这部电影吸引到了足够多的热度,但是剧本很烂、演员演技很烂,观众和市场依然不会为这部电影买单。
音乐不一样,听音乐的成本比起看电影来说要低很多,既不用专门去电影院,自由度又很高,只要有播放设备,音乐随处可听。一首歌只有四五分钟,十秒钟吸引不到你,可以立刻切歌。所以,很多浮躁的、制作强劲或是“虎头蛇尾”的音乐会非常受到欢迎。
在这种浮躁的情况下,思考音乐更是成了奢望。听音乐志不在音乐,在社交,在“显摆”,在别处。各大音乐软件年末都会有总结,但多数情况下反应的不是听众多么热爱音乐,而是听众有多么需要音乐。是那种为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需要,至于吃了什么,不重要。
在朋友圈分享歌曲,内心的os可能是“这首歌听起来好高级,好有逼格”,而不分享一首歌的原因是“这首歌会不会显得我很low啊,算了算了,还是不要喜欢这类歌曲了。”有了太多杂念,听音乐的本质就变得不再单纯。
听音乐的渠道也变少了很多。我们没有像billboard那样权威性的音乐榜单,也没有韩国成熟的打歌舞台,新音乐的发现门槛变得高了很多。我们的一个怪相是,“综艺音乐”非常的盛行。五花八门的音乐综艺节目的歌曲,占据了大部分人的歌单,甚至很多人将这些节目彻底当成自己获取新音乐的方式。正常发行单曲和专辑的渠道受到压制,为了宣传,又不得不上音乐综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即使是十分有影响力的歌手,现在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十分艰难。2018年尾的华语diva混战,音乐圈内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是走出这个圈子之外,关注的人少之又少,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流行音乐市场的现状。
听众对于音乐又安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关心音乐,是沉醉在另一个次元的爱乐氛围中。没有调查,仍然滥用发言权。总是说当下的华语音乐很烂,前二十年的音乐多么辉煌,但是对于前二十年的流行音乐成就,怕是一点也说不出来。
同时,对于真正思考音乐价值的人们,又是鄙夷的态度。“乐评应该客观”等同于你不能说我喜欢的歌手一点坏话,还会反过来说你“听个音乐要不要那么累啊”。青山见你如你见青山,当下的乐坛可能就是大多数人认为音乐该有的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人产出音乐性极强的好作品,就是难上加难。
音乐环境,才得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