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沉浮:日本基督教绘画
1549年,耶稣会修士沙勿略从鹿儿岛登陆日本,带来了一幅天使报喜图和一幅圣母子图。这是基督教艺术首次踏上日本的土地。随着耶稣会在长崎、有马、天草及其他各地的传教,建造教堂、设立神学学校,这些地方也逐渐发展成为摹画制作欧洲基督教祷告绘画和圣像雕塑的中心。
大约在1561年,葡萄牙女王凯瑟琳(Queen Catherine of Portugal)送给宇土城大名小西行长一幅圣母子图。同年也给九州的平户送了一幅圣母子图。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铜版基督圣像图。该画于1583年运抵日本,是佛德兰安特卫普流派画家昆丁·马塞斯(Quentin Matsys)一幅名作的摹本。(没找到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这幅铜版画)就是从类似昆丁的画作中,日本画家开始了使用本土材料尽自己最大努力对欧洲油画进行摹仿。到那时为止,还没有欧洲画家指导过日本人作画。
Quentin Matsys, Madonnaand child with the lamb, 1513
Quentin Matsys, The burialof Christ
1583年,曾在那不勒斯学习过美术的意大利耶稣会教士乔瓦尼·尼科洛(Giovanni Niccolo,or Nicolao,1560-?)从澳门来到长崎,在这里开设圣路加学院,教授信教的日本年轻人油画、壁画和雕版画。虽然尼科洛的画技平平,但他在美术教育上的成就、在培育日本年轻画家上的成绩却不可磨灭。
在尼科洛的众多日本学生中,有后来在长崎成为画家、拉丁文学者的列奥纳多·木村神父(Leonardo Kimura,1574-1619)和成为画家、管风琴家的盐冢神父(Shiozuka,1577-1616)。而另外两位学生,中国画家游文辉(即马诺埃尔·佩雷拉神父)和日本画家倪雅谷神父还被送到中国,成为了在中国教授欧洲绘画技法的首批艺术家。
游文辉:利玛窦像,1610年。
自葡萄牙传教士在日本传教后,日本逐渐兴起了以欧洲为绘画题材和使用欧洲绘画技术绘制的风俗画。这种绘画在日本被称做“南蛮绘”,通常一般画在屏风上,因而也叫南蛮屏风画。
南蛮绘最早的作品可能绘制于1580年左右。1591年,丰臣秀吉为自己的府邸订购了一幅南蛮屏风画,这也是日本存世最早的南蛮屏风。南蛮绘有两种。一种最早描绘的是葡萄牙人,后来描绘的是在长崎居住的荷兰人、船队、商人、士兵及传教士们。画面中这些外国人身材高大,鼻子高挺突出、红发蓝眼,因此又将这类题材的绘画称为“红毛绘”。它采用纯粹的日本风格和绘画技技,其程式化的风景,华丽的色彩和鎏金底子,都继承了安土桃山时代的屏风画艺术传统,与欧洲艺术毫无关系。
狩野内膳:南蛮人渡来图,约1600年
狩野内膳:南蛮人,南蛮屏风画局部
狩野内膳:葡萄牙人登陆,屏风画局部,1593年
第二类南蛮屏风画则是对欧洲原画的摹仿。耶稣会教士将描绘欧洲君王、战争、宫廷及贵族生活的铜版画带到日本,希望欧洲的强大和繁荣给东道主留下深刻印象。欧洲天主教军打败土耳其人的勒班托之战、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骑马肖像图、神圣罗马帝国教皇、君主和贵族都是这类南蛮屏风画乐于表现的题材。
佚名:1571年勒班陀之战的骑士们,南蛮屏风画局部,桃山时代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勒班陀之战是欧洲天主教徒对穆斯林教徒的一场胜仗。
“日本艺术家富有才智,不仅表现在他们将原铜版画的设计划面加以放大并学习配置协调色彩的方法(这方面可能学自基督教祷告油画),也表现在他们对人物安排的长画面处理:同一个宫廷人物或乐师不仅在几幅屏风画中反复出现,而且也可以在同一屏风画面中出现几次,每次出现仅略有改变。但艺术家们对于使用直线透视法和明暗阴影法比较谨慎,不太情愿将这些西洋技法应用到以日本为主题的绘画中。”(《东西方艺术的交会》迈克尔·苏利文)
这些新鲜的南蛮画引起了日本的贵族和领主们的兴趣,它们被后者大量订购用以装饰宅邸。由于这类南蛮画纯粹是用以装饰,因而完全没有室町时代既已流行的禅画屏风(如相阿弥、长谷川等伯等的作品)里的宗教和哲学意境。但对于积极革新的封建领主大名来说,这些南蛮屏风画同时也给其封闭的社会带来一丝外面世界的气息。
相阿弥:潇湘八景图卷屏风,室町时代。
长谷川等伯:松林图屏风局部,安土桃山时代
1638年以后,日本基督教艺术被官方明令禁止,基督教艺术家们转入地下创作,而以欧洲为绘画题材和使用欧洲绘画技术绘制的风俗画却一直流行到17世纪中叶,尤其是在长崎从未消失。
1605年德川休忠继任幕府将军后,开始对基督教进行残酷的迫害。规定禁止日本人信仰基督教,违者处死。传教士们转入地下活动。1638年后基督教被严令禁止,基督教艺术作品被大量销毁,但基督教秘密团体冒着极大风险将某些基督教作品伪装隐藏保留下来。例如,悬挂在九州一座佛教寺庙神坛上的一幅圣母像,因假称为观音像而丝毫未损。另一例是神户市立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欧洲田园风景屏风画,上面画有羊群、牧羊人和僧侣,其中牧羊人象征着基督。这幅屏风画是日本基督徒画家信方所作。
信方曾师从尼科洛学习过绘画,活跃于庆长年间(1596-1615年),他的作品上常有刻有狮子和鹰的印章或落款信方(または)。他的作品还有《洋人奏乐图》,此画是纸本设色,但描绘的是西洋的风俗人情——青年绅士们倾听少女们弹奏鲁特琴和竖琴,背景是欧洲的田园风光、辽阔的海湾和航行其上的帆船。在绘制时,信方先用坚果油打底,然后使用矿物质颜料,力图营造出油画的质感和效果。
信方:洋人奏乐图,南蛮屏风画局部,17世纪早期
还有一位重要的基督教艺术家就是上文提到的山田右卫门作,他曾在尼科洛画院师从耶稣会教师学习油画。山田右卫门作从1615年成为岛原信仰基督教的大名大村纯忠的画师,为其制作欧洲风格的油画。1638年,德川家光屠杀了起义占领岛原城的两万多农民,(其中很多是基督教徒),他是极少数幸存者之一。岛原起义失败后,讨伐叛乱的松平信纲将军赦免了他,并将其软禁在江户,让其继续从事绘画。但此后山田右卫门作不再画基督教题材的作品。
山田右卫门作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历史文献意义的一幅作品,是在岛原城陷落时被缴获的旗帜,即“天草四郎陣中旗”,上面绘有膜拜基督圣体的两个天使,并有题字:Louvado Seia Sanctissimo o Sacramento(礼拜最可崇敬的秘迹)。在日本市立博物馆(前身是神户市立南蛮美术馆)和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还收藏了他的其他若干作品。
山田右卫门作:天草四郎陣中旗
1639年日本闭关锁国。日本人被禁止离开国界,或修造远航船只。所有的外国人均被驱逐,只有荷兰人除外。这些少数的荷兰商人被迫迁入长崎港湾内的人工岛出岛居住,除了其代表每年定期去江户参见日本幕府将军外,其他人一律不准离开此岛。此后的200年内,出岛成为日本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联系点。而日本年轻大德艺术家,在1640年以后,也很难有机会再接触欧洲艺术了,除非他们能亲自去“红毛”们居住的长崎亲身体会异国风情,亦或是去有收藏欧洲艺术品或南蛮屏风画的贵族、富豪家中一饱眼福,然而这样的机会显然少之又少。
如果德川幕府没有坚决地闭关锁国、没有坚决地将西方拒之门外,日本美术在这之后很可能会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就像在奈良时代,对中国唐朝美术的接受、吸收和内化。西方基督教美术在日本如樱花般转瞬即逝,而这也是过誉,因为她还未及灿烂便夭亡了。待到西方文明摧枯拉朽地撕开日本的障子,欧洲艺术席卷日本艺坛时,那已经是两百年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