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变法不懂变通因此“破产”

为官做人遇到最大的矛盾,可能就是王安石吧,他怀着为大宋崛起而读书的宏远,想出了最利于大宋发展的政策,当着最苦哈哈的清官,一生不知享受为何物,却背着大宋最大的黑锅。有人说他是大宋最伟大的变革家,心志坚定、政策清明,却也有人说他是北宋灭亡的罪魁,若不是因他铁了心搞那没什么用的变法,就不会有那么激烈的新旧党争,也不会有后来的奸臣当道。其实他只是一心为大宋着想的人罢了,至于后来那些因果,非他所愿,但也确因他而起。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东乡区黎圩镇上池村)。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宦世家,家中世代为官,但官职都不大,不过对子女教育很用心,他与长兄皆进士及第,他更以第四名高中,兄弟几人皆在朝廷任职。王安石刚出仕时也是从各地的小官做起,他在地方上任劳任怨,也政绩斐然,在任时关心百姓疾苦,发现了大宋积贫积弱的现象及原因。

优秀的人总能绽放光芒,王安石因在扬州签判任上时,经常熬夜看书不洗脸,看上去像从画舫刚回来,上官韩琦起初对此摇首叹息,后来他发现王安石是一个刻苦并治学严谨的人。同样发现王安石好处的人还有宰相文彦博和文坛领袖欧阳修。文彦博想要越级拔擢他,为人正直的他觉得这样越级拔擢之风不可兴,便婉拒了;欧阳修想推荐他这耿直boy当谏官,结果他以奶奶年事高拒绝了。可以看到王安石的仕途基本靠自己,从未想过走捷径。

后来一次回京述职,王安石向宋仁宗上疏,力陈大宋积贫积弱的现实,指出大宋内无法安民、外无法御敌的窘境,并指出究其原因是官员对律法不熟悉,有些律法也不合理,并提出了诸多改革建议,然而守成君主宋仁宗并没把这当回事。王安石的名气已经越来越大,这名气来自于他良好的官声和卓绝的文才,朝廷多次召他入京任馆阁之职,但王安石的志向从来在造福百姓,并非文坛留名,因此屡次拒绝了,后来更直接因母丧而辞官丁忧在家。

直至宋神宗继位,神宗对王安石慕名已久,先启用他为江宁知府,然后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十分器重他。面对祖辈们留下的烂摊子,彼时神宗十分头疼,于是就约王安石昼夜恳谈,王安石将他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尽数说给神宗听,并提供了一套看似切实有效的变法策略给神宗,神宗听了很兴奋,心想我就是那个天将降大任的中兴之君了!于是封王安石做宰相,并全力支持他的变法策略。

其实如果没有旧势力的阻挠,王安石变法的步子不迈那么大,他选拔的亲信不那么猪队友,这次变法或许会成功,大宋也能摆脱过去的积贫积弱。然而事情总是那么巧,当年对他十分欣赏的文彦博和欧阳修,都属于旧党,还有他的那些老师和同学,以及像三苏这样的名人,没有一个站在他这边,他只能以各种原因将他们外放,以便推行自己的变法。而他变法时完全不懂变通,遇到天灾也不放缓,以致民怨沸腾。更加之他任用了柳惠卿等小人,简直将必死之牌拿在手中,变法的失败也就注定了,尽管执行了十五年之久,最终也没能改变大宋的命运。

其实王安石本人从志向到私德,从文才到人品,都没什么可指摘的,不贪污不纳妾,死后除了《临川集》连像样的遗产都没有,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邋遢不修边幅。但他为人过于刚直、不懂变通,虽无论友军还是政敌都对他尊敬有加,但这样的性格实施变法确有弊端,只能说他自身并不适合变法,却非要为民请命,最终只能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