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今天,中国又一座城市消失了,它就是山东莱芜。

1月9日上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这意味着山东最小的地级市莱芜被省会济南吞并了,原莱芜市所辖的两个区变成了济南市辖下的两个区,而原本的莱芜市宣告不复存在了。

济南为什么要吞并莱芜

笔者估计,山东省将莱芜市并入济南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是莱芜市辖区的面积、人口过少,难以有效发展起来;第二个是增强济南市的整体实力,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

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济南首位度很弱

据了解,在去年底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济南、青岛、厦门、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等七个副省级城市被点名批评“引领带动作用不够”、“龙头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中心城市作用不够”,这些归纳起来就是一个意思:批评它们的城市首位度不够高。

所谓城市首位度是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于193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区域)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而在当代中国,衡量城市首位度的指标往往采用GDP总量而非人口规模。

在被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城市首位度不够高的七个副省级城市中,济南的地位是最为尴尬的,因为其它几个城市中,青岛、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的GDP总量都是在省里数一数二的,唯有济南和厦门是在所属省份中排名第三的。

厦门由于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又不是省会城市,所以“当小三”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在面积不小、人口不少的情况下,GDP总量排到第三可就有些没面子了,因为济南的GDP总量除了落后于同是副省级城市的青岛外,竟然还落后于普通地级市烟台,这就有点尴尬了。

在落后较多的情况下,济南市想要在短时间赶超烟台、青岛有些不现实,最切实可行、能够立竿见影的法子还是兼并周边县市、扩大行政区域。从济南市的周边情况来看,能够兼并的对象只有两个,一是吞并北边德州市的部分县市,二是整体吞并南边最弱小的地级市莱芜。

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济南周边卫星地图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济南向北吞并德州南部的齐河县、禹城市和临邑县,要比向南吞并莱芜市更为科学,因为齐河、禹城和临邑等县市距离济南市区比距离德州市区更近,并且中间只间隔一条黄河,容易辐射得到,而莱芜和济南市区之间隔着几十公里的山地,沟通联络较为不便。

但是从现实的可操作性考虑,济南市如果想要吞并德州市南部的部分县市,需要兼顾和处理的问题较多,远远不如整体吞并莱芜市更为简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济南市最终还是吞并了山那边的莱芜,一步到位完成了超越烟台的奋斗目标。

在吞并了莱芜之后,济南市的总面积由7998平方公里扩大到10244.33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从732.12万人增加到869.75万人,2017年的GDP总量由7201.96亿元增加到8097.98亿元,将超越烟台市成为山东省GDP总量排名第二的城市。

如果把济南吞并莱芜当成一个孤立事件来看,这只是一桩普通的行政区划调整,要是结合新时代打造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思路来看,这也许是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的开端,未来还有一批省会城市周边较弱的地级市,可能会在新一轮的调整当中消失。

中国城市发展思路的变迁

解放初的时候,新中国大体上沿袭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体制,全国除了几十个省之外,还有十几个直辖市,然后各个省下面除了几十个县以往,也或多或少有几个省辖市。

不过那个时候的“市”跟我们现在的“市”有很大区别,那时候的“市”是和县平级的,下面并不管辖若干个县,而且“市”管辖的面积很小,只是单纯管辖城区那一部分,其它乡村地区还是归县管辖。

例如我们看50年代的上海市地图,就会发现它管辖的面积非常小,只是管辖当时的上海市区及其周边一小片区域,其他远郊地区还是隶属于江苏省下面的县在管辖,这种城市区划模式叫做“狭域市”。

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较为狭小的辖区无法满足城市发展扩大的需求,也没能够给城市提供足够的经济腹地,所以在改革开放后纷纷将原来的“地区”改为地级市,让每个城市都能够获得几个属县。

之后随着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区县在GDP的产出上面不再有那么大的差距,所以在GDP总量排名上,管辖的县市较多的地级市往往拥有更大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辖下县市能够为地级市带来不少财政贡献,对城市的超常规建设非常有利,因此地级市对待属县的态度就从想要甩掉的包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谁都巴不得能够多管辖几个县市。

不过由于此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思路是推崇德国发展中小城市的模式,从上到下普遍认可的思路还是让各地均衡发展,所以优先扶持省会发展壮大的行为还会被视为“吸血”行为。在这一阶段,许多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地级市靠着轻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不少地级市甚至超越了该省的省会,例如苏州、无锡、泉州、烟台、唐山等地级市GDP都曾经超越过该省省会。

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2008年之后,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政府部门的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经济基础更好、科研实力更强、城市地位更高的省会城市无疑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所以在近几年来纷纷开始重新发力。

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2017年中国各大城市GDP排名

如果去比较2007年和2017年的各大城市GDP排名就可以发现,无锡、佛山、东莞等地级市的排名是在往下掉的,而成都、武汉、南京等省会的排名是在不断上升的,这就证明了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强大的中心城市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近年来,我国各界已经认识到中心城市的产业聚集对于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城市化发展的思路也由原先的效仿德国的中小城市模式,转变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规划了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九个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份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单还可能进一步扩大,所以各个省会和计划单列市都在积极争取能够被纳入扩围名单。

今天,又一座城市消失了!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可能消失的城市

目前来看,深圳、沈阳、南京、杭州、青岛、厦门等明星城市仍然未被列入名单,预计这些城市都会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的实力,谋求早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济南开了吞并周边弱市的先例之后,可能会有其它城市也跟着效仿。

所以深圳旁边的东莞、惠州,沈阳旁边的抚顺、本溪、铁岭,南京旁边的镇江,杭州旁边的绍兴、嘉兴,青岛旁边的日照,厦门旁边的漳州,统统都要小心,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自己就被“老大哥”搂进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