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面的青少年模式 是否有很好的“疗效”

近两年,打开手机内各大APP(尤其以视频、游戏类为主)都会提示是否打开青少年模式,或提示您如何操作青少年模式。作为成年人的我,自然是没使用过这个功能。但我愈发好奇,这个功能是否真的有很好的“疗效”?

在央视播出的《今日说法》中看到过不少未成年使用父母手机为主播打赏、买装备等案例,那针对这种情况,究竟是要讲究“药效”,还是“疗效”?

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Bug百出,实名认证这道屏障也不过如此。比如,即便设置了支付/登录密码,但通过网上某些交易平台即可购买破解软件;即使父母设置了平台使用时长,只要卸载后重新下回即可继续使用;就算要求需实名认证才可继续使用,但只要胡乱造一个身份信息就可避开监管……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针对这种防范措施,很多网友评论,“搞了个寂寞”……

如此一来,青少年模式不过就是个“障眼法”,说得夸张一点的话,还是孩子们的“帮凶”。探究青少年模式“失策”的背后,或许更多的凸显了平台的失职、失责以及失守。职责、责任、守护,一旦失掉,那相对应的企业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甚至,他们还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否认自己的错误,辩解的理由——父母完全可以不把手机给孩子,云云。

如果非要这么狡辩,那么手机是不是都不应该再继续生产?显然不!

其实守好职、责,不是能不能够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不论是身份证认证还是扫脸,不论是控制使用时长还是内容优化,这些构成青少年模式的底层要素,不是取决于IT的技术,而是企业的态度。如果连态度都没有,只知道一味的打擦边球,那不好意思,法律终究不会任由你胡搞瞎搞。毕竟,青少年等同于未来,你要扼杀未来,就等于同归于尽!

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体,不论是做APP还是线下实体,都要守好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