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洛夫正在死亡”——浅谈死亡教育
教育
2021-04-02 11:39:28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是苏俄的生理和心理学家,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1936年,这位科学家迎来了生命的终点,弥留之际,他的亲人、朋友都来探望他,但巴甫洛夫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忙着写遗嘱、分财产、交代后事,或者像走马灯一样回望过去。人生的最后时刻,巴甫洛夫密切注视着自己的身体情况,不断向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为了给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留下最后的感性材料。所有关心、探望他的人,都被一句“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拒之门外。
▲ 巴甫洛夫
对一切生命有机体来说,生与死是一对矛盾。面对死亡我们往往极度悲观,但在巴甫洛夫的眼中,死亡不是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有直面死亡的勇气和心境。在我们的受教育经历中,死亡和性似乎永远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命题。
2020年6月,上海市教委列出了一个数据,从疫情复课到六月份,上海市跳楼自杀青少年24人、其中还有三名小学生。除了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生命健康教育终于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2018年11月,《教育导刊》刊登了云南师范大学曹能秀教授的《幼儿父母的死亡教育观调查研究》,其中以昆明市幼儿园为例,调查走访了96位幼儿父母。结果显示有79.8%的幼儿父母认为死亡教育能减轻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但仅有13.1%的父母接受过死亡教育,6%的父母了解过有关死亡教育的书籍(如图)。
作为人生观、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死亡教育的缺失随着青少年1的成长也给社会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视角来到大学校园,2015年8月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姜海龙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当代大学生生死观调查分析报告》中以武汉大学为例,调查了310位学生对于死亡和自杀的态度(如图)。
问卷结果呈现出差异性和矛盾性的观点,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死亡缺乏正确认知和深切的思考。
近年来,除了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自杀案,从最早的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到2010年药家鑫案、2014年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曾轰动一时,2020年11月28日,类似的案件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许琪梅在《当代大学生死亡观研究分析》中提到:“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和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大学校园自杀事件,更是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缺失这一深层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人的两大属性,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每一生物的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我们对死亡的无知形成了巨大反差,加之现代社会对于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机械化处理,大大加深了人们的死亡焦虑。
死亡观教育不仅仅包含对死亡的认知,还涉及对整个生命的感知体悟,涉及对缓解死亡恐惧、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追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导向作用。我认为死亡教育不应该再是一个被社会文化所屏蔽的话题,我们都应该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认真地活过,然后坦然触碰孤独与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