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天赋异禀,丹青巅峰

在古代,士大夫们学而优则仕的时候,并不妨碍寒门子弟们以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领域的成功,自幼家贫的吴道子,从小就展露了对绘画的无尽天分,并通过不懈的努力上达天听,成为唐玄宗的御用画师,获得后世的尊崇,被尊为丹青界的祖师爷,是世人皆知的画圣。

吴道子(约680-759年),阳翟人(今河南禹州),唐代著名画家。出身贫寒,少年时即以画闻名,曾任兖州瑕丘县尉(今山东滋阳),但为了遵从心中对画的热爱,不久便辞去了公务员,流落到洛阳从事壁画工作。开元年间,因画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而入宫廷为供奉,历任内教博士、宁王友。吴道子擅长佛道、鬼神、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各门各类画艺,深受唐玄宗喜爱,唐玄宗为其赐名“道玄”,后世尊称其为“画圣”。

说起吴道子的成才,就不得不说到他艰苦的少年学画生涯,家境贫寒的他是没有钱请老师的,只能万事靠自己,相传他外出谋生路过河北定州柏林寺时,遇见了第一位教他作画的老师,这位老师是寺里酷爱绘画的老和尚,一直想要画一幅“江海奔腾图”。但任何艺术门类都是需要天分的,老和尚显然是比较没天分的那种人,他怎么画也画不好,见吴道子很有天分,便带他四处游历,观察大江大河的奔腾不息。

经过三年的观察,吴道子对水的认知达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老和尚就带他回了柏林寺,可能是三年的旅途劳顿掏空了老和尚的健康,也可能是看到学生都已经学会画水了,而自己依旧一事无成,老和尚心情郁结、一病不起,但他依旧惦念自己的“江海奔腾图”。本着有事弟子服其劳的原则,吴道子向师父毛遂自荐,愿意帮他完成这幅壁画。自此之后九个月,吴道子每天把自己关在佛室里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江海奔腾的壁画,便向师父汇报,老和尚见了徒弟画的气势恢宏的江海图,顿时病就好了,而这时,吴道子只有十六岁。

这段少年时的经历,让吴道子受益匪浅,在天宝年间,唐玄宗忽然想到嘉陵江山清水秀,自己竟无缘得见,便派吴道子去嘉陵江写生。吴道子到了嘉陵江并不急于作画,而是将嘉陵江的妙趣横生尽数印在心里。待回到长安,便奉唐玄宗之命,在大同殿的墙壁上描绘嘉陵江。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遍山水的吴道子也是一样的,他将刻在自己心中的嘉陵江一一描绘,一丘一壑、波涛万点在他笔下气象万千,仅一天便挥毫而就,唐玄宗看到后深受震撼,如亲临其境。

吴道子作画胜在用心体会、栩栩如生,《卢氏杂记》中记载了一个有关他的故事:一次他拜访一僧人,僧人态度极其傲慢无礼,他便在寺庙墙壁上画了一头驴。待吴道子走后,这头驴竟活了过来,将寺院里的家具物事都踩踏殆尽,那个傲慢的僧人见势不妙,便客客气气去求吴道子将壁画抹去,方才摆脱这头驴。这可能就是“神笔马良”的故事原型吧。

吴道子不仅画艺精湛,德行也很高尚,相传一次他路过一个村落,听到一间房子里传来织机的声音,但房子却没有亮灯,他便过去一探究竟(也是胆大)。原来房子里住着一位老婆婆,因为家贫而买不起灯油,于是他便画了一张十分简单的画,只一圆圈带着许多墨点。他让老婆婆将画挂在房里,老婆婆也不懂画,但很感激他便照做了。及至夜里,这幅画变成一轮满月伴随繁星点点,照得老婆婆屋子里月华无限、有如白昼。

吴道子不但自己画得好,还十分擅长美术教学,他的弟子中卢稜伽、李生、张藏、韩虬、朱繇、翟琰等尽得其真传,成为有唐一代的知名画家,而吴道子于画一道封圣,更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