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权应停止底层互害 女人追求特权面临的哪些问题

昨天是三八妇女节,今天我就来谈一谈中国女权。

提起中国女权,很多男同胞是没有好印象的,在他们看来中国女权就是中华田园女权,田园女权并不追求男女平权,而是追求女性特权。而在女权主义者眼里,中国男性又是封建和父权制的象征,其中的激进分子甚至提出了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说法。

围绕女权的问题,中国的男女网民们吵得不可开交,男女双方都认为自己遭到了对方的霸凌,男性骂女性田园女权,女性骂男性男屌丝,直男癌,男女网民在一轮又一轮的底层互害中不断沉沦。

为什么中国的男女对立如此厉害,为何中国的女权事业没有按照西方的逻辑进行发展?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女权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上有两次大的女权浪潮。

第一次是一战,当时女性要求和男性一样的选举权,要求在政治权利上和男性实现平等。

其实在19世纪中期,就有不少女权主义者要求选举权,但当时男性掌握着工作的权利,女性只能待在家相夫教子,女性一没有独立的财产,二没有谋生的手段,因此女性对选举权的要求很快就被压制了。

一战前,女性参与工作并不普遍

转折点是一战。

当时欧洲和美国打的不可开交,双方为了赢得战争动员的人数越来越多,在19世纪,欧洲各国极少进行大规模征兵,普遍实行志愿兵制,但到了一战,为了应对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各国都通过了义务兵役制,大量的男性被征召入伍。

就拿英国来说,19世纪其陆军规模不过20多万,但到了一战,征召的陆军人数已多达350万,到战争后期,就连工厂中的工人都上了前线,基本上,四肢健全的男性劳力,全上战场了。
战争一打的是人员。二打的是后勤。武器、弹药、衣物、粮食一样不能少。工人去当兵了,工厂就没人干活了,因此只能号召女性进入工厂,一战期间,大量的女性进入工厂,代替了男人的工作岗位,她们有的制造枪支弹药,有的制造衣物绷带,还有人深入前线,充当医疗救生队。
可以说,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男女共同参与的战争。没有后方女人们的贡献,前方的男人是打不了胜仗的。
一战结束后,女人们终于有了谈判的本钱,一是因为她们在战争中的贡献,二是因为通过几年战争,女人们有了生存的技能并攒下了一笔财富,这使得她们即使离开男子也可以在社会上生存。
因此一战后欧美各国纷纷授予女性选举权,英国和美国纷纷在20世纪20年代授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投票权,除了德国出现女性回家的小规模逆流外,大部分西欧、美国女性都赢得了选举权。

第二次高潮是二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比一战还要大,男性都上战场后,女性再次进入工厂提供后勤工作,女性的独立地位继续提高,到二战结束后,男性们发现,他们已经无法控制他们的老婆了,经过战争的洗礼,女性已经证明他们的工作能力并不逊于男性。

五六十年代直到今天,女性都在追求同工同酬,事实上,女性与男性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如今的欧美各国,男女平均收入的差距已然不大,但在高层职位上,如企业高管和政府高层,女性仍处于绝对劣势,除了北欧五国,欧美各国的男性精英仍然多于女性精英。
现在美国女权之所以闹的那么厉害,就是为了争取同工同酬,避免就业中的歧视和性骚扰,让女性具备和男性同样的机会平等。
以上大概就是西方女权发展的历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女权的发展是建立在西方宪政民主的基础上。
女性可以通过游行、示威、选举表达自己的诉求,自从赢得选举权后,政客们不得不考虑女性的要求,在政策上向女性倾斜,很多左派政党都是依照女性的支持存活。
比如美国民主党,拜登在2020大选中60%的支持者是女性,而很多民主党议员也是借女权话题而上位,考虑到美国女性选民已经多于男性选民,在选举制下,至少一半多的政客不敢忽视女性的需求,即使不能实质达到男女平等,也要维持表面的和谐。

可以说西方女权就是一部女性抗争史,但这种抗争方式在中国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女性必须采取另一种策略,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她们不可能通过对上抗争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她们聪明的意识到,要想保存自己仅有的事业必须要符合主流价值,符合政治正确,只有顺从权力、取悦权力才能保全自身。
因此她们绝不会采取西方女权的路线表达诉求,而是寄生于权力之下,通过寻找底层男性与主流价值的不符之处表现自己的忠诚,通过取悦权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一点在无职转生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事情的起因是B站上映了一部动漫叫《无职转生》,这部动漫深受广大男性的欢迎,但是其中存在一些软色情的内容。一位女性粉丝众多的upLex对《无职转生》大加批判,最终《无职转生》被下架,男性用户迁怒于Lex,认为是他的攻击导致了这一切。
很快Lex的女性粉丝也集群反击,她们组成强大的队伍,不断声称B站违反了主流价值的要求,称政府一直致力于打压色情和软色情,她们还大力向网信办举报,希望权力之手替自己出气。双方在这场底层互害中对立愈发严重,最后到了完全无法沟通的地步。

无职转生下架
《无职转生》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表面上看这是女权的胜利,但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这对女权的发展有好处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如生育的机会成本、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产假问题、性自由和婚姻自由等,没有一样是网络宅男造成的(他们很多老婆都没有),或者说,女权的中坚力量,城市中的知识女性,中产女性原本就和底层男性、宅男们无缘,两者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后者根本没能力伤害前者。

纵观中国的女权主义者们,相当大的一部分致力于攻击普通男性,而对掌握资源的精英男性则抱持宽容态度,但实际上,阻碍女性权益的恰恰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如果前者真的能影响政策,他们又何至于活的如此凄惨?
普通男性是社会中最没有话语权的一批人,而中国女权主义者却非常致力于攻击他们,或许有很多底层男性观念保守,封建思想很重,但他很难对女性的处境有根本影响,因为设计制度,决定资源分配的不是他们,他们也是弱势群体。

女权斗的最激烈的宅男实际上对政策没有任何影响力,他们自己也是弱势群体。

特殊的环境下,中国部分女权主义者不得不寻求生存的空间,将自己的诉求不断异化,最终演变为对更弱势群体的攻击,而这种攻击除了发泄情绪外,毫无作用。
网络之所以沦为无休止的男女互害,实是因为特殊的环境下,大家都无法触及问题的根本,只能以伤害对方的方式寻求生存的空间,在自由主义实现前,女权主义完全没有落脚点,她只能不断的异化,最终化为特色的女性特权而非男女平权。
我理解一些女权主义者的动机,但我仍希望少一些底层互害,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大家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