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贤相张九龄 屌丝逆袭到底有多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凡有个初中文凭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这两句流传千古的诗句。但知道其作者的人恐怕不会太多,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

公元673年,张九龄出生于今天的广东韶关。作为至少官四代,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人气质。

当其他小孩还在PK迎风尿三丈的时候,7岁的张九龄就已经写得了一手好字。

13岁时,当同学们还在为500字的日记抓耳挠腮的时候,他写的作文,就已经印成了《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当时的广州刺史、后来的宰相王方庆看罢,拍着大腿直夸这孩子前途无量。

更为难得的是,面对众星捧月般的夸赞,小小的张九龄并没有像“仲永”小朋友那样变得骄傲自大。相反,他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方面认真学习课本知识,一方面细心模仿长辈们的为人处事。

长期的闻鸡起舞、内外兼修,让张九龄成年之后变得格外优秀,即才高八斗,又风度翩翩,还懂人情世故,20多岁就当上了——校书郎(相当于副科级)。

虽然这个官职只是九品芝麻官,但年轻的张九龄相信,凭借他的能力与才华,要不了多长时间,他肯定会在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

为此,他和现在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工作的时候格外卖力,认真地考究每一本文献,细心地校对每一本书籍,堪称996的先驱。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实际行动又一次验证了一条历史潜规则:你自认为的优秀,在人际关系面前一文不值。

没有他努力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升了官、发了财、换了新老婆,只有他在辛辛苦苦工作了很多年之后,依然是底层的校书郎。

唯一让人感到欣赏的是,当时的文坛顶级网红、流量超级大V、兼未来的宰相张说,无意之间发现了他的文章,并对他赞不绝口。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当时的张说不是宰相,而是随时可能被砍的罪人——他因为力挺魏元忠,被武则天流放了。

而且张说之所以夸张九龄,也不单单是看中了他的文章,大概率也相中了他们家在两广地区的关系网。

因为张说的流放之地在今天的广西钦州,而张九龄的家族在两广地区世代为官,张说作为流放罪人,想要在岭南安身立命,难免需要这些地头蛇们的保护。

作为一代人精,张说知道什么时候夸人,以及夸什么人。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张说到达岭南之后,张九龄的家族和其有过什么互动。但从后来张说当上宰相,极力提拔张九龄,并要与之结拜为异父异母的同宗兄弟看,张九龄家肯定对困境之中的张说,有过巨大的,而且不可替代的帮助。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啊!

不过这一切都是20年之后的事了,当时的张九龄并没有因为张说的夸赞而高兴几天。相反,35岁的他已经感受到了严重的中年危机。

他每天一睁开眼,就发现周围全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而自己却没有任何依靠。

老婆、孩子的支出一年又一年的增加,而自己的精力却一年又一年的下降,工资就更别提了,不但没有上涨,甚至还有下调的危险。京城高昂的开支,已让他疲惫不堪。

尤其是到了晚上,这种巨大的焦虑,经常让张九龄感到蚀骨般的疼痛,偌大的城市、繁华的京城,万家灯火之下,竟然没有一盏灯属于自己。

从小都人见人夸的张九龄,终于第一次认识到了生活的艰辛。

怎么办呢?是向困难挑战,继续在京城苟活,以待时机;还是向生活妥协,返回老家,在家人的庇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作为未来的一代贤相,张九龄肯定会像一个斗士,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怂了。

他思索再三之后,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还是选择了逃离“北上广”。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张九龄应该会回到老家,通过关系继续当一个小官,然后优哉游哉地过完他的后半生。

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老爹。

当张九龄回到老家,把返乡的计划说出来的时候,张老爷子非常的震惊。他们家已经连续四代人都是小官了,到他这一代终于生出了一个天才般的儿子张九龄。

张老爷子本想凭借这个儿子重振家族的荣光,可如今家族的希望,竟然受不了京城的压力要回老家,重复自己走过的老路,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所以,张老爷子把张九龄叫到了身旁,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鼓励的话: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太公八十遇文王,刘邦花甲成帝王,35岁的你却要逃离京城,人不怕落魄潦倒,就怕没有了理想志气啊。

能成大事者,不是没有害怕过,没有灰心过,而是无论多么落魄、多么潦倒,只要有一个溃点,雄心壮志便会再次燃起。

老爷子的话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对于心怀大志的张九龄来说,已经足够了。

于是,打满鸡血的张九龄又一次回到了京城。他依然孜孜不倦的学习,勤勤恳恳编书,他不再关心同事们的升迁,不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学习和工作。

经过1000多天坚持不懈地努力,张九龄终于等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扳倒韦后之后,为了和姑姑太平公主争权,便学习起了当年的李世民,准备召集大批文人于麾下,以拉拢天下人心。

张九龄抓住机会,顺利地通过了李隆基的面试,终于从九品的校书郎升为了八品的右拾遗。两年之后,李隆基正式称帝,又将他提升为了左拾遗(以后的杜甫、白居易也担任过此职)。

虽然这个官职依然很小,但属于谏官性质,可以经常见到皇帝,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批评皇帝。

张九龄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李隆基刚上台,没有到郊区祭祀天地,他就抓住机会,给李隆基写了一篇800字的作文,从天地的角度、历史的角度,论证了祭祀的重要性。

不过,这篇作文写得并不是时候,年轻的李隆基并不太信这个。所以,他的奏章递上去之后,并没有引起李隆基的注意。

受到挫折的张九龄并没有灰心,他相信只要自己向魏征学习,坚持不懈地修炼为一代杠精,李隆基迟早会被自己的真诚所打动。

但是,上天实在是捉弄人。

就在他准备再接再厉的时候,重新担任宰相不久的张说被姚崇斗下了台(我们之前讲过)。作为张说的死党,张九龄的政治生命也在这一刻基本画上了句号,不久之后,他便因为和姚崇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不得不辞官回到了广东老家。

这一年,张九龄已经整整43岁了。

20年前,他带着一身的才华、满腔的热血,从老家出发辗转数千里,赶往了京师,以求实现毕生的报复。

20年后,他一事无成带着疲惫的身躯,满怀的遗憾,跌跌撞撞数千里又返回了广东。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熬成了沮丧失意的中年,可是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却仍然遥不可及。

又一次跌入谷底的张九龄,痛楚着、哀叹着,不知不觉间他又一次想起了8年前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话。

哎,当年35岁,现在也才43岁,还年轻,还有机会,努力吧,既然不能在庙堂之上为帝王出谋划策,那就在江湖之上为老百姓做点事实吧。

回到老家之后,张九龄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很快又振作了起来。他发现海拔1000多米,绵延400多里的大庾岭是阻碍广东与中原联系的最大障碍。

大庾岭里虽然有路,但那是秦始皇南征百越时派遣50万大军开凿的。如今已经时隔千年,年久失修、荆棘遍布,走在上面的老百姓,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悬崖粉身碎骨。

张九龄对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他上书李隆基,请求开凿大庾岭路。

李隆基也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所以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求,并按照谁出主意谁干活的原则,让他当了开路主管。

张九龄很开心,修好这条路,也许就能东山再起。所以,从接到任命的那天起,他就开始亲自带着附近的农民们履险攀岩、披荆斩棘没日没夜地修路。没有炸药,他们就用火烧,没有机械,他们就用手砸。

他们敲碎了一块又一块坚硬的岩石,填平了一个又一个深邃的沟壑。两年之后,他们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巨大的回报,一条宽10几米,长30多里,可以并行五辆车的康庄大道修了起来。

从此,两广进口的海外货物由此流入中原,中原的珍品由此输出两广再流向世界。

大庾岭路成为了五岭之中最繁忙的大道,一直到明清之际,也不例外。

清代文学家杭世骏经过此路时不由地感慨道:绝险谁教一线通,雄关横截岭西东……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

付出总会有收获,两年的默默付出、呕心沥血,张九龄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718年,他终于被召回了京师,再次官升一级,由八品升为了从七品的左补阙。

更加幸运的是,几年之后,张说因为打仗有功,第三次被提拔为了宰相。作为张说的死党,张九龄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被提拔为了正五品上的中书舍人。

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一样不幸,就在张九龄又一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张说又因为宇文融、李林甫的弹劾被罢了相,而张九龄也被罢到了外地当刺史(还是关系重要啊)。

这一年,张九龄恰好53岁,距离上次被罢正好10年。

10年前他只是个八品小官,10年后他已是五品大员。虽然官职升了很多,但张九龄的郁闷并没有丝毫的减弱。

因为53岁在古代已是多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没人知道他还能再活几年,而他的理想远不是刺史这么简单。

忧郁至极的张九龄,在被贬的路上,回想起过去30年来的点点滴滴,不由地哀叹不已。

情至深处,他终于按捺不住悲痛的心情,写下了“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的悲凉诗句。
不过,这一次张九龄郁闷得有点早了。

张说只是被罢了相,人家还担任着尚书右丞、集贤院学士等职位呢,而且他也没有受到李隆基的冷落,只要有军国大事,李隆基必然派人征询张说的意见。

所以,就在张九龄在外地哀叹不已的时候,张说早已在京城为他铺好了道路。张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只要遇到机会,便会向李隆基极力推荐张九龄。

日复一日的唠叨,年复一年的推荐,张说的执着,终于在五年之后打动了李隆基。731年,张九龄终于又一次回到了京城。

数次的起起伏伏,多年的底层历练,此时也成为了张九龄巨大的人生财富。他凭借着厚重的积累,很快便赢得了李隆基的青睐。

两年后的733年,张九龄终于在奋斗了将近40年之后,靠着自己的才华,最主要是靠着贵人的提拔,实现了他毕生的梦想,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当年他刚好60岁。

开元时期最后一位贤相,由此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只是这个时代太过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年而已,因为面柔而有狡计,养成天下大乱的李林甫,也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