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高更:他在满是六便士的街上,抬头看月光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英国小说家萨姆赛特•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为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书写下这句话,似是注解,又似判词。
小说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倾尽毕生,放弃了前途大好的职业,远离了和睦欢欣的家人,去追寻他纯粹而本质的美的艺术。
追梦路上的挫折、冷眼、嘲笑与凝结成画卷的一滴滴痛苦、愉悦、天赋,交织掩映出一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艺术家惊世禀赋。
这位“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人物,就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保罗•高更。他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种下名为“原始”的梦
1898年6月7日,法国巴黎,一名新生儿呱呱坠地,开始了他一生的旅程。此时的欧洲大陆,变革之风席卷而来,法国局势也是波云诡谲。
高更1岁时,父母为了躲避政治风波,举家投奔至秘鲁利马的外祖父家。
利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既有不同于欧洲的热带风景,还有兼融欧非印文化的人文。
这里葱茏的植被、芳香馥郁的鲜花、水波粼粼的湖泊和层峦叠嶂的山丘;街头巷尾带着五彩斑斓头巾的夫人、飘散着浓郁香气的香料店、口音各异的人们,都深深地吸引着年幼的高更。
眼前的奢华与鄙陋、文明与野蛮、原始而本真的景象,成为他未来深夜里辗转反侧追逐的梦,种在了心中。
走上离经叛道的路
23岁,他结束了长达6年的海军生涯,返回法国巴黎。之前在画廊认识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份股票经纪人的工作。
这份工作,即便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份炙手可热、“钱”途无限的职位。
不久,高更结婚,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置身于熙熙融融家庭氛围的高更,心中抹不去一丝缺憾,午夜梦回幼年那些海岸边椰子树摇曳、女人们身着奇装的画面。
一种天命般的欲望驱使着高更,向着素未谋面的“故乡”,创作真正有着原始、野蛮艺术美的画作。因此,他放弃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绘画。
高更最早学习印象派技法,作有《苏珊娜缝纫》。随着绘画技法的提高,他不再满足仅仅将眼前所见原封不动描画下来,而是在画作中融入自己对外界的主观感受。
▲《马提尼克岛的风景》
《睡着的孩子》、《两个沐浴者》、《马提尼克岛的风景》是这一阶段的作品,记录了高更绘画创作倾向的改变。
剪不断理还乱的友情
当时的法国画坛,印象派仍旧占据主流地位。高更脱胎于印象派而侧重表现画家主观感受的画法,遭到了艺术批评家们的质疑。
无奈,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能深入自然寻求灵感,高更开始了法国及世界各地的“流浪”。
旅居阿旺桥期间,他与众多拥趸们创立了阿旺桥画派,梵高亦在其中。
1888年10月,应梵高邀约,高更来到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和他一起住在拉马丁广场的黄色小屋。他们在一处有成行罗马石棺的古代墓地画作。
梵高认为作画应取法自然,高更则更喜欢记忆,这样他的作品可以带有神秘的调子。
两人之间的分歧日益加大,争吵愈加频繁。于是,圣诞前两天,高更决定离开。高更离去时,梵高手持剃须刀追逐,但高更只冷眼相待,并在当晚住到旅馆。
第二天,高更返回黄色小屋时,只看见一群人聚集。原来,昨晚梵高割掉了一只耳朵,险些流血而亡。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高更画作《正在画向日葵的梵高》
至于高更的画作《正在画向日葵的梵高》、梵高的画作《高更的椅子》可能是这段友谊曾经存在的见证吧。
▲梵高的画作《高更的椅子》
尘归尘土归土的末章
1897年,身染疾病又遭丧女之痛的高更,满怀对人生老病死之思考,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探讨人类的神秘主义,创作出一幅“遗嘱式”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
大概是预知死神的到来,他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画完了这幅作品。他争分夺秒地将自己所思所想倾注于画布上,而这幅作品也成为他最负盛名之作。
“我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并且我知道这一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忍受了太多苦难。如果我不去从事我的天职,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罪之人。”保罗•高更曾这样说过。
而他一生不断追求人、自然、世界本真、原始、野蛮的艺术美,将其滚滚爱意倾泻于画纸,在油彩间抒发自己对人类、世间万物的情感体验,用所行证实所言。
1903年5月的一天清晨,他服用大剂量吗啡后,死于心脏病,葬于阿图奥纳的耶稣受难墓园。
1906年,高更死后三年,巴黎举办的大型展览中,本当做墓碑的雕塑《野蛮人》占据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席位。从那时起,人们正式将其视为最伟大的现代艺术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