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母性之所以伟大,或许就在于女性在生活的悲剧面前仍旧顽强。

揭掉生死、血缘、性别、疾病贴在人身上的标签,尊重并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曾经存在或正在延续着的生命。

阿莫多瓦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吴永刚的《神女》,再次使我深切感受到女性的伟大。

我认为,女性身上独有的魅力在于她们的母性,而打开母性之门的密码在于“顽韧”。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两部片子虽然来自不同国家,拍摄于不同年代,却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歌颂了如水一般的母爱。

女性就像上善、至纯的水,看似柔弱,实则具有海纳百川的品质,也有撕毁一切、与恶人同归于尽的英勇。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可以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展示的是母爱中“宽容”的一面。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宽容。

首先,是儿子对父亲的宽容,玛努埃拉在翻看儿子生前的日记时,感受到孩子渴望见到父亲的迫切心情,不管父亲经历了怎样的过往,他都选择无条件谅解。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在以往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作者通过父母对叛逆子女的宽恕来表现人间亲情的美好。

但是本部影片却恰恰颠倒过来,从另一层面诠释父子亲情。这也证明了一切人间真情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维护和投入的基础之上,单一的情只是一厢情愿,是不够完美的。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不过,影片的着力点更在于表现女性“顽韧”中宽容的层面。

玛努埃拉为了圆儿子的梦想,放下对罗拉的恨,带着儿子的遗照寻找罗拉,甚至在得知修女罗萨怀上了罗拉的孩子,并被罗拉传染上艾滋病时,仍旧对罗萨不离不弃,并在她去世后抚养这个孩子。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表面上看,玛努埃拉原谅罗拉,或许是因为可怜罗拉即将死去,亦或是认为罗拉已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她选择的是放下执念,与残酷的、宿命般的命运和解,是她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的体现。

母性之所以伟大,或许就在于女性在生活的悲剧面前仍旧顽强,揭掉生死、血缘、性别、疾病贴在人身上的标签,尊重并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曾经存在或正在延续着的生命。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许多人的女神——阮玲玉主演的《神女》虽是默片,但意蕴丝毫不逊色于有声片,影片传递出的母爱,呈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包容和大气。

《神女》中的母亲,更多地表现了母爱中敢于抗争的一面,她的情感、奋斗、叛逆都站在一种设身处地的人道主义立场上。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她出卖自己的肉体,只是为了让儿子接受好的学校教育。当一个母亲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而出卖肉体,是否是可耻的?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当生存受到威胁,唯一跳动在心中的恐怕只有“活着”。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对于一个母亲来讲,子女意味着自己生命的延续,实现子女的福祉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爱是先天的,因而不带任何条件,不附加任何前提。

为了孩子,不要说放弃自己的贞洁,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由乃至生命,母亲也会在所不惜。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自古以来,女性常常被喻为水,人们为她赋予了洁净、温柔、有韧性等内涵,同时也延伸出诸如水性杨花、浪荡不贞等含义。不论“女性如水”是褒义还是贬义,不可否认的是这都是以男权社会价值观为标准强加给女性的评价。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而我想,应当在男女平等的语境下去重新审视女性,这些已为人母的女性,她们的顽韧、宽容体现的是一种类似于托尔斯泰的“人类爱”。这种爱始于出于本能的爱子女,后推及身边的一切人,这绝不是对男性社会无条件服从,或者迫于男性压力而做出的懦弱选择。

女性的宽容或者抗争,都是对男权主导一切的否定和消解。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既可以作为温暖而安定的港湾供孩子栖息,也会成为坚固的盾牌为儿女抵挡外界的风霜刀剑。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与《神女》中的“母亲”

两部关于“母爱”的电影,共同展示了母亲如水一般的“顽韧”。

她们以博大的爱包容死,创造生,意欲平息一切生灵的哀乐;她们明白生命的诞生就意味着死亡,可她们依然带着“痛切地忧伤”迎接一次次恋爱怀胎的生产与痛苦,而后安抚一个个死去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