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为什么拍《你好,李焕英!》

一部《你好,李焕英》赚取了无数眼泪,在开怀大笑中不知不觉哭湿了口罩,用令人动容的情感诠释了一场父母子女的关系。贾玲说母亲死后,所有的快乐都缺了一个角,历时3年,她把自己的故事搬上了荧幕,把这个缺的角又重新补上。出生于1982年的贾玲,身上有典型的80后特点,80后这一代与父母的关系似乎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有些情结等着修复。

贾玲出生于湖北襄阳,父母都是化工厂的工人,家境一般。父母对贾玲非常疼爱,注重教育,特意请了表演老师培养她的兴趣。

后来,贾玲顺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被两个专业——表演班、相声班同时录取。学校招生办打电话到家里确认信息,母亲接了电话,问她选择哪一个专业,母亲因为口音问题把戏剧专业听成了喜剧专业,结果母亲稀里糊涂的帮女儿选了相声。贾玲刚入大学一个月,母亲就发生意外,有一天爸爸妈妈一起去通稻草,但是可能因为草堆的比较高,妈妈坐在爸爸开的小翻斗车上,不小心失足摔了下来,摔倒了小脑,当场就去世了。

贾玲说自己当时一下火车赶去的地方就是火葬场,妈妈已经在火葬场了,但是自己还是难以相信事实,不相信妈妈已经去世了。母亲的去世像天塌下来一样,体重一下子增加了40斤,恋情也因此被分手了。至亲的人突然离去,对于个体来说,是巨大的创伤,需要经历漫长的哀伤期,很多来不及说的话、来不及做的事都会成为遗憾,凝结成心底的结、过不去的坎,等待一个机会去疗愈。

人真的会穿越吗?我们都知道:当然不会!

但是,潜意识是智慧的,当意识不再工作,大脑的批判区失去警觉、拦截功能,潜意识带着个体进入到核心自我催眠的状态,去完成一些未完事件。电影艺术运用了穿越的技巧来呈现,现实层面,在贾玲极度渴望的状态下,开启了自我暗示的催眠功能,完成了一场与母亲的完整对话,一场从”心”的遇见,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让母亲过得幸福、变得更高兴,弥补了那些没有实现的、来不及做的遗憾,甚至想通过改变母亲的婚姻让母亲拥有一个优秀的女儿,来帮助母亲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群体的认可。

孩子以为用自己长大后取得的成就,满足了父母的需要,就报答了父母养育的恩情,以为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创伤的疗愈,而当潜意识进入到更深智慧的时候,却发现能报答父母的却是子女自己活出的健康和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对父母最深的爱,也是父母对子女最深的爱。在自我催眠状态下,贾玲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完成了与母亲的链接,补上了缺的角,带着母亲深深的祝福,更好地走自己的人生,最终母亲只是走出了自己的时间,爱永远陪伴着自己!

经历过创伤的人都需要为自己创作一部新的人生脚本,就像贾玲为母亲、为自己创作了《你好,李焕英!》,等待一次和解的机会,等待一个真相,否则伤口留在那里,不去处理,无法愈合,自己无法和自己相处好,也无法处理好与家人的、朋友的、职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