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万古书圣,帝王收藏

在华夏的文明史中,但凡能封“圣”之人,必定是该领域翘楚中的战斗机,而一个出身在门阀世家,又坚守自己艺术理想和操守的人,必定品格高尚、人才难得,书圣王羲之便是这样品学兼优的书法大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最高官至右军将军,因此当时又被称为“王右军”,父王旷,母卫氏,叔父王导、王廙,妻郗璿,岳父郗鉴,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所书《兰亭序》,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他也成为了华夏名副其实的“书圣”。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诗有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两家便是晋代最大最牛的门阀世家,在九品中正制这种不合理的拼爹选官制度下,朝廷的官位基本都被各大门阀世家所垄断,而王、谢两家更是占了一半,王羲之的官位就是靠家族荫封的,而他也是王家历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大家都知道,学艺术是有门槛的,这种门槛在贫富差距悬殊的古代尤其明显,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除了是晋代最大的豪门外,还是赫赫有名的书法世家,他的父亲王旷,叔父王廙、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儿子王献之、王凝之、王徽之都是名动一时的书法大家,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要是写字不好看都抬不起头做人。所以王羲之自幼便受父亲和叔父启蒙,七岁时便在书法一道上显现出过人天赋,遂拜入他的姨母卫烁夫人门下,这位卫夫人师承大书法家钟繇,对王羲之影响极大。

有了名师指点,又有过人天赋,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可见一斑,但他之所以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圣,除了承袭名家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各类书法融会贯通,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他老年时于朋友雅集上所书的《兰亭序》中最见功力,全文324字,其中有“之”字二十余,每个之的写法都有所不同,这也确立了同一字在同一篇文章中采用不同写法为上佳的书法定律。

书品见人品,关于王羲之的人生励志小故事,能看出他除了在书法艺术中出类拔萃外,人格也非常高尚。相传王羲之一次路过一村子,看到一个老婆婆在路边卖竹扇,可能她年纪大了,视力和手脚都不太灵便,所以竹扇做得挺粗糙,因而销量奇差。眼见天色将晚,老婆婆面上露出焦急之色,王羲之心中十分不忍,便对老婆婆说:您这竹扇上没有字画所以没人买,我来题字就能卖出去了。老婆婆虽然不认识王羲之这个大人物,但觉得他说的有理,便将竹扇交给他题字。王羲之一顿龙飞凤舞神操作,字是神采飞扬,可惜老婆婆看不懂,只觉得写得太草率了。王羲之便对她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所书便好。果真,婆婆一说这是王右军写的扇子,便涌来大量的购买者,扇子很快就卖完了。

关于王羲之真迹的流传,大多进了古人的墓葬,他的《兰亭序》、《乐毅论》等墨宝被他小舅子郗昙收藏,并随其死后进入墓中。后来南朝陈朝时,郗昙墓被盗,王羲之的墨宝再现于世,流入陈朝宫廷再未现世。几经辗转,王羲之的很多墨宝流入了大唐宫廷,相传其中有一半随着太宗李世民入葬,另一半随着武则天入葬。现在大家所见到的王羲之书法,多为唐、宋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