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随口对孩子说这句话了,影响足以毁一生!
01
前阵子,带孩子在医院里看病,遇到一个5岁多的男孩查血。
轮到他扎针的时候,小男孩哇哇地哭,死活不肯上前。
他的妈妈说:“不疼的,不疼的,宝贝。”
护士也说:“一点儿都不疼,真的。”
可小男孩仍然赖在地上。他爸爸有些生气了,吼道:“你怎么这么胆小?不就是扎一下吗?!”
小男孩顿时哭得更大声了,现场那叫一个惨烈。
这些大人劝小孩的话,是不是听来很熟悉?大多数父母面对一个退缩的小孩,可能都会奉上这么一句。
可是多有趣啊,针明明是扎在孩子身上啊,说不痛的却是大人。
中秋节,我家的团聚家宴上,小芸姐和她女儿不知怎么就争吵了起来。
吵着吵着,11岁的女儿突然尖叫了一声。
一个长辈盯着女孩说:
“孩子,你不能这样,不礼貌。”
那个女孩满脸通红,攥紧拳头,眼睛里的愤怒似乎被这句话点着了:
“你们一直说,我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可我做不到!我就是恨妈妈,我就是要让她不舒服!”
一桌子的人都傻了眼。
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会跟孩子说什么?大部分人可能会去劝:孩子,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她是你妈妈啊,你妈妈是爱你的!
幸好没人这么说。
在所有人都僵住的那一刻,一个阿姨柔声道:
这丫头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她委屈啊!
这话一说完,小女孩一下子绷不住了,眼泪刷刷往下淌。
好像一头战斗力满格的小兽,瞬间就丢盔弃甲了。
02
当孩子有情绪,甚至不听话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反而会让孩子的情绪加重,让困境更难处理?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们错就错在看不见、甚至藐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几个大人陪孩子打针,为何都不能成功?因为他们的言语里,全都是“你不该害怕”“你怎么能这么胆小”这样的不接纳信息。这种信息只加重了孩子的无助感,强化了孩子的糟糕体验,对于解决孩子内心承受着的情绪负担,毫无助益。
那么,第二个故事中,为何旁边阿姨的一句“她委屈啊”就化解了孩子的愤怒?
因为孩子的情绪,被看见了;她的行为,被理解了。
这个女孩小时候被父母始终丢在老家,由亲戚抚养。她在亲戚家受了很多的委屈和伤害。如今,她的很多行为习惯问题以及情绪问题,都源自曾经的这个经历。
她恨爸爸妈妈。她很痛苦,也要让大家一起痛苦。
她说出的那句“我恨妈妈”,其实像一把刀。那把刀就是当初父母亲手插在她心口的,如今她拔出来,再插到父母身上去。
如果她的委屈、愤怒和悲伤不被看见,不被接纳,不被安抚,那么这个孩子身上的毛刺将永远难以抚平,父母永远难以真正靠近自己的孩子。
孩子和父母一直冲突不断,原因无非是:一个没被温柔对待、没被看见;一个高高在上、忽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有的感受。
可惜,现实中,当孩子不听话,或者言行不太符合自己的意愿时,很少有父母会对孩子的困境,会发自内心地说出那句“她委屈啊”。
更多时候,他们会使用那个打针孩子的父亲的句式。
你怎么能这样?
你怎么能那样?
你应该这样。
你不该那样。
我们把这种句式用得极为娴熟,还觉得自己这样教育孩子真的是用心良苦,正确无比。
殊不知,这是一个我们最常用、却又最容易把孩子推远的句式。
比如,一个妈妈看到儿子对奶奶发脾气。
妈妈说:“你怎么可以对奶奶生气呢?这是不对的。”
妈妈这么说,错在哪里呢?
错在规劝行为的同时,否认了孩子的情绪。
所以她规劝了这一次,孩子下次还会继续冲老人发脾气。
比如,一个爸爸辅导女儿写作业,女儿总也学不会,还嘀咕说:“爸爸你太凶了。”
可爸爸说:“你怎么没一点上进心?爸爸这都是为你好!”
爸爸的回应,其实就是在否定女儿的感受。
女儿会觉得,我怎么说爸爸都不会听,怎么努力表达爸爸都看不见。于是她干脆切断了跟爸爸的链接,以表达自己的抗拒。
最后的结果就是,父女俩关系更僵,更加无法沟通。
所有这些例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孩子表达心情的时候,做父母的没有去接纳,相反,还去否定孩子,认为他不该有这样那样的感受。
03
若孩子一直被这样对待,会怎样?
我不止听一个咨询师朋友这样感慨说:
他们在咨询室遇到的来访者,都是情感上的“低能儿”。有的来访者只敢哭泣,却无力表达愤怒;有的来访者只敢生气,却无法触及心底的悲伤和脆弱。
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当一个孩子不被允许反抗和说“不”,他就学会了放弃自己的意志,压抑掉自己的不满;当一个孩子不被允许哭泣,他就学会了压抑自己很脆弱的那部分。
有的人,甚至和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失去了联系。
描述自己的困境时,他只能描述一些事情,却无法说清自己的情绪和感觉。
遇到这种来访者,咨询师往往就不会问感受了,改问:
此刻,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你的胃(某一身体部位)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这样问?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人的情绪和感受会储存到身体里。遇到刺激源,它会慢慢地表达出来。
如果一直不能用语言表达,就会用疾病去表达。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因为作业写不好总被批评。她但凡抗拒,母亲一句“你应该怎样……不该怎样……”就挡了回去。
当母亲这样对待她,当时母亲的脸,母亲的言语态度,以及她那个境况下相应产生的羞耻感、无力感、挫败感,就像一些编码,一点点编辑进她的大脑里,隐藏在身体的各个角落。
后来,每次母亲再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她、批评她时,她就会呕吐。
甚至有时母亲不在家,她一坐到书桌旁,也会感觉有一种无力、挫败、难受感将她抓住,然后立即冲到厕所呕吐起来。
成年后,母亲来帮她看孩子。
她以为自己做了母亲,正好能借此机会修复跟母亲的关系。
可是,面对她照看孩子的笨拙,母亲又开始数落起来:“你应该怎样……不该怎样……你怎么能这样......”
她的呕吐又回来了......
所以,我的朋友后来说:一遇到做不好的事,就会觉得忐忑,胃部不适,满心羞耻,想逃跑,整个人都会陷入抑郁状态。
这都是经年日久的情绪积压的结果。
04
一个孩子的情绪不被看见、认可,长期被父母压抑,对成年后的影响有多大?
有的人任由情绪将自己打垮。
也有的人,会把情绪统统发泄出来。他自己倒是爽了,但是与他亲近的人,却非常非常不舒服。
无关的人不愿意忍受,可能就远离你了。
可有一个人,却是逃不掉的,那就是你的孩子。
于是,我们作为受害者,再又制造新一代的受害者。
糟糕的情感困境,就在一代又一代间不断沿袭。
到底要怎么样做,才不至于亲手养出有情绪问题的小孩?
如何让情绪困境到我为止?
亲子冲突之时,尽量避免使用“你应该”“你怎么不”“你必须”……之类的句子。
处理亲子冲突时,很多父母容易陷入“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于是很容易将“你应该”“你必须”之类的句子脱口而出。
特别是现在的舆论追捧“强大”,于是我们会反复告诉孩子“你应该要强大”。
我们似乎以为,只要这么一说,孩子就能够变得自给自足,刀枪不入。殊不知,当我们鼓吹一个部分的时候,无形中就传递出了这样一个讯息——我们抑制与它相反的部分:比如说,我们抑制了强大所对应的那一份弱小。
孩子就会知道:伤心/难过/害怕/恐惧/无助……都是糟糕的;我是不好的。
所以,请不要轻易去对孩子的言行做“引导”。
是的,如果孩子的某些言行令你困扰,克制住“教导”的冲动,不做反应,也许就是最好的反应。
毕竟,孩子的许多行为原本是不需要去关注的。
因为很多问题,不是真的问题,而是父母认为有问题。
尽可能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哪怕孩子的一些言行的确不妥,父母有引导和约束的需要,也请尽量先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多蹲下来,去真正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情绪。哪怕孩子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困扰。
若你通过打压的方式想跟孩子的情绪对抗,它一定还会在别的地方冒出头来,还会给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带来更大困扰。
所以,不如就在此时此刻,就在你遭遇孩子情绪的当下,试着放下你对孩子情绪的那个抵触,那份对抗。
当你真的去接纳了,去听了,你一定会发现,得到理解的孩子,自己就能把问题给妥当解决了。
多用语言给情绪情感命名。
有时候,孩子情绪迟迟不退,父母需要学会用语言去给孩子的情绪命名,比如:
我看到,你生气了;
我明白,你觉得很伤心;
我在猜,你是不是很难过,因为……
语言是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的情绪符号化。
当孩子的情绪被父母这样符号化命名,混沌的情绪就能变得清晰,孩子进而获得掌控情绪的可能性。
可是,如果做父母的自己都存在情绪上的问题,无法与孩子共情,那么建议你去拿一张纸,一支笔,把你所能够体验到的身体和心理感受记下来,然后朗读它,从而提高自己的情绪能力。
如果这样也很难做到,建议寻求心理咨询。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孩子有太多的“为什么不”以及“应该”和“必须”的要求,也许是你对自己太过于苛刻了。
你不够接纳自己,无法容忍某些问题的存在,所以才不能接纳孩子。
对于这些家长,你们需要学会放松,需要放过你们自己,需要好好照顾好自己,需要接纳自己,需要重新学着爱自己、关照自身。
亲爱的,请记住,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什么应该、必须、不得不。
对孩子如此,对你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