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童年!当《樱桃小丸子》完结
今年圣诞节的时候,《樱桃小丸子》漫画终于走完了最后的一步——发售单行本最终卷(第17卷)。这宣告着这部陪伴了无数人童年的超人气漫画迎来了完结,“17”这个数字,永远都不会再有增加。
这与今年8月15日《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的因病逝世有关,当一部漫画的创作者离开人世,其所创作的漫画自然不可能再有任何更新。
《樱桃小丸子》第17卷封面
这是第几位了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有越来越多用作品陪伴我们同年的漫画家离开了人世。他们或如“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一般在漫画完结之后离世,或如《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一般还未画完漫画离开人间。但无论完结也好,未完结也罢,粉丝们都会将他们的离去比作漫画的“终结”。
这是只有在日本漫画界才能看到的“一作一世”现象。一个人代表着一部作品,一部作品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樱桃子也好,臼井仪人也好,《哆啦A梦》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也好,他们其实都并非只创作过一部漫画的漫画家,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他们都只是“一部漫画的作者”。
这与童年时期的陪伴有关。毕竟,无论《樱桃小丸子》,还是《蜡笔小新》,亦或是《哆啦A梦》,都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宝贵回忆。背着夕阳放学回家,打开电视,一边吃着刚刚买回来的冰棍,一边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情景,应该是很多人孩童时代都曾经历的时光。
虽然,漫画早就已经不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东西,但是,漫画的诞生,却是专门为了孩子而准备的。即使是成人漫画足够堆成大山的日本,漫画最初的受众群体依然是还在上学的学生。
漫画改编动画是日本动画的典型制作风格之一。在漫画市场还并未如今天这般充斥着大量“萌系”作品的时代,日本的子供向漫画市场比今天还要残酷,能够在其中杀出来的漫画,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被改编成动画,自然也就能够保证动画最基本的人气。
《樱桃小丸子》等漫画的改编动画便是在那样的时代,以这样的“风格”出现的。
因为讲述的是孩子的日常,这类作品被改编成的动画,多以单元剧为主,故事结构既简单,又不需要连贯,故孩子们在观看时能够轻松的体味到其中的乐趣,享受“当下”的故事。不仅如此,简单而又温馨的故家庭事同样受到了偶尔陪伴孩子看动画的父母的华英,于是,它们成为了日本电视台“儿童黄金档”的宠儿,不仅平均收视率能够稳定在20%左右,《樱桃小丸子》更是曾于1990年10月28日达到39.9%。
而在天朝,虽然没有这般详尽的数字,但孩子们在其中所能体味到的乐趣,却是相差无多的。
这其实就是产生“一作一世”现象的原因。毕竟,陪伴我们童年的,不是作者,而是作品。孩子们并不会在意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是谁,孩子们只是喜欢这部作品本身的故事。而当这样的故事陪伴了足够长的时间,所谓的回忆,所谓的留恋,也就自然而然的孕育而出了。
所以,当我们长大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那些陪伴了我们足够久的作品的时候,就会如同怀念自己童年时光一样,去喜欢上这部作品以及关于这部作品的一切。所以,当听到这些作品无法再连载了的时候,当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就会感到悲伤,感到落寞。
但不仅如此,单元剧的形式使得包括《樱桃小丸子》在内的作品中的时光如停滞不前一般,在这如永恒一般的时光之中,小丸子一直都是小丸子,时代也一直停留在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不变令怀念过去时光的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丝安慰,也因此才更加不愿看到它们的完结。
最后,就请让我以日本旅行家星野道夫的文字作为结尾吧?
“人们总是在长大以后回想起孩童时期。想的不外乎是热衷的各种游戏,已不复存在的原野,青梅竹马的好友... 不过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应该是当时所不在意的“时间”吧。那种无关乎过去或未来,只在乎眼前片刻,无法重新拾回的时光。”
我们所怀念的,我们所不舍的,终究是那些无法回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