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弱女子,如何成就侠骨柔情的英雄梦
有的鸟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翼太光辉了。
——《肖申克的救赎》瑞德
她从没落的晚清走来,走过旧式婚姻,趟过滔滔汪洋,她骑马击剑,奋笔疾书,她慷慨演讲,投身革命,英勇就义。
她走过了侠义的一生,32岁,便成就了历史,成就了英名。她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女权主义者秋瑾。
秋瑾也是一只关不住的鸟儿,她的羽翼太光辉。
从湘潭飞出去的大鹏鸟,除了毛泽东,还有秋瑾。
公元1904年,秋瑾毅然决然地割裂了旧式的封建婚姻和家庭,从湘潭那浅俗、狭小、古旧的夫家出走,带着拯世救民,青史留名的理想,带着英雄豪杰的壮志,带着关不住的万丈光芒,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秋瑾这一走,走出了没落的封建家庭,走进了历史,走出了小我,成就了大我。她以一已巾帼之身,先到北京,后赴日本,再回绍兴,已是雄兵百万在胸。
她投入滚滚革命之中,连同众多有志之士,把旧式清廷,搅了个天昏地暗。
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秋瑾的父亲秋寿南,是湖南彬州知州,其母单氏,为浙江萧山望族之后。
优渥渊源的家世,开明清朗的家长,得天独厚的条件,令这个小女子,从小便跟着家里兄弟姐妹一同念私塾。
秋瑾又爱读书,喜欢文史,爱好做诗,是个才情兼备,心怀天下又充满浪漫主义的奇异女子。她更喜欢在表兄的引领下,骑马击剑,习练武功。她从小仰慕英雄,并立志做个巾帼英雄。
文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滋养,武又驰骋沙场,壮志豪情。很难想象,在封建帝制的清廷里,居然养育了一位胆识、才学过人,文武双全的清丽女子秋瑾。更为难得的是,她有着慈怀之心、悲悯之爱,胸怀天下而身体力行。
这个广闻博见,胸襟与胆识皆非凡的奇女子的一生,便从这里开始。
公元1896年,秋瑾二十岁。
她与王廷钧成婚。这是旧式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秋瑾虽然不愿意,还是嫁给了王廷钧。
王廷钧,依现代的话讲来,是个富二代,经营着一家当铺。他的父亲王殿丞是湘潭首富,还是曾国藩的表弟。
如此富富甲一方的婆家,自然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无所忧虑。秋瑾生得端庄秀丽、聪慧可人,大家小姐,小家碧玉,怎么说都合适。这桩门当户对的婚姻,令家长们都很满意。
桃李年华,秋瑾的世界里充满希望。她渴望爱情,也憧憬美好,曾无数次地向往着举案齐眉,你侬我侬。
然而,爱情对于秋瑾和王廷钧而言,隔着古今历史,隔着新旧世界,隔着万水千山。两个人,如同火星撞地球,背道而驰,无法交集。
明亮的阳光,透过昏暗的窗、高高的门楣,深深浅浅地照进当铺,隆起的柜台阻隔着王廷钧与外面的世界。
王廷钧的眼光与思想便牢牢地困在这个幽深的当铺里。他是五千年来封建制度之下的旧式男人,他有着旧式的忠君保国思想和琐屑自卑的目光。安然无患、太平度日是他的人生理想。
他看着秋瑾侧身上马,英姿飒爽。看着她利落地舞剑,听她随口吟诗,那是一个他不能懂的世界。
而他则是秋瑾一眼看到底的男人。无味、无趣、无志向、无理想。唯唯喏喏地过活一生。这与秋瑾心里、眼里的爱情与伟丈夫,相去甚远。
自幼时的见识,对时局的关注,远大的理想抱负,令秋瑾在这个陈旧的当铺里窒息。她本想觅得如意郎,共寻报国计。哪承想,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旧式的夫君,束缚了她的战马,禁锢了她的自由,困住了她的利剑,也疲惫了她的身心。
“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秋瑾渴望的爱情并未如约而至。“诰命夫人”的头衔并不令她动容。
两个同样家庭背景的青年人竟然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理想高过天,一个现实大过地。王廷钧离不开现实的安稳世界。而秋瑾无数次地劝说、交流、倾心相谈,她希望丈夫在这个动荡而飘摇的世界里,为社稷,为民众,奋然而起救国救民。哪承想,丈夫只想置身事外,把风雨关在门外。
秋瑾的爱太博大,而王廷钧的爱,太渺小,始终跟不上她的脚步。
郁郁而不得志的秋瑾,不能觅得终身同行者,只得独自远行,向着救世的理想进发。从此,越走越远。
这个侠骨柔情的女子,将满腔的爱情丢弃,去寻求一个更广袤的世界。
如果说秋瑾是出走的娜拉,那么,她后来的所作所为,则完全显现了一个自由的灵魂、新时代女性,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不顾一切的炙热,以及打破桎梏,追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杀伐果断的行动力。从这个维度上来看,秋瑾又高过娜拉。
离开家的秋瑾,心心念念都是国家、民众、苍生。
公元1904年4月,秋瑾离开了生活了八年之久的家,撇下年幼的一对小儿女,东渡来到日本留学。
自此以后,她在风起云涌、新旧交替的世界里,结识有志青年,慷慨激昂地登台演讲,积极参加“三合会”“光复会” “同盟会”,办报刊,组织起义。
秋瑾做了旧世纪里等同男子的功业。
这本不是一介柔弱女子的差事,然而,秋瑾义无反顾、热切地投入,轰轰烈烈。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在秋瑾的诗句里,女侠风范赫然而立。
如果说1898年“戊戌变法“中,谭嗣同是近代中国因变法就义第一人的话,那么秋瑾则是继他之后,效仿他为革命、为理想、为真理、为民众而就义。
1907年7月15日凌晨,年仅32岁的秋瑾,将一腔热血沷在绍兴的街头,一页历史被染得鲜红。
世界上,有人忙着生,有人忙着死。秋瑾的一生,忙着别人的生死。
有人32岁还浑浑噩噩,秋瑾的32岁,已经在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抹暖色。
留下遗笔“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烈士如泉下有知,应很欣慰。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她所希望的样子。
现代的女子,已经如她所愿,自由地呼吸,自由地行走,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婚姻和人生的路。太多的女子如她一样,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大放异彩。
秋瑾的小女儿,也像极了她。长大后立志亲刃杀母仇人,替母报仇,并通过努力成为飞行员,还开办了学校,成就一番伟业。
烈士当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