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拉黑全网禁评”能带来什么?

微博的“拉黑全网禁评”能带来什么?

5月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谈了谈杠精:《总有弱智想要行使自己的质疑权利》。巧的是,发文的同一天,马伯庸也专门发了一篇文来讽刺杠精,转发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可以看出当时中文互联网上的杠精已经泛滥成灾,写字的都要出来踩几脚。

但当时大家对杠精除了骂几句、讽刺一下,最多拉黑举报,也没什么别的有效办法。

过了几个月,人们似乎已经对杠精习以为常,这时候一直没什么动作的平台突然出手了,开始整治杠精风气。

这就是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喻的、新浪微博最新推出的“拉黑禁评”功能,后来因为要避讳,这个功能又改名成了“拉黑停止评论”,总之意思是一样的。

1

在继续开始说微博之前,我们得先把目光焦点移动到另一家杠精也很多的平台——知乎。

其实在微博之前,知乎就开始在平台功能层面对杠精下手。9月,知乎的一些大V陆陆续续收到了小管家的私信,说我们开发了一个功能叫“瓦力保镖”。瓦力是个AI算法机器人,保镖的主要功能是“针对评论区的阴阳怪气类内容,进行毫秒级地识别和折叠处理” 。

尽管在官方的介绍里,完全没出现“杠精”这两个字,但介绍里给出的几个例子,显然是在防杠精啊(同时也防一些KY)。后来知乎还办了一场“阴阳怪气展”,表达了要用AI 技术攻克“受到那些看着不舒服但又没有明显攻击性的评论怎么办”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决心。

所以微博这次对杠精下手,和知乎是一脚前一脚后的。两大互联网社区平台集体向杠精发难,说明杠精可能已经造成了一些潜在的影响。我在上一篇论杠精里提到过,杠精对普通吃瓜群众没什么伤害,受影响最大的是内容输出者,而无论对于微博还是知乎,内容输出者们(中V和大V)都是他们的命脉。平台方不希望看到到他们的内容输出者因为几次被杠而失去活跃,所以有必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只是,和知乎依仗“AI算法机器人”策略不同的是,微博采用了更加激进的办法:修改平台规则,把判断标准和惩罚方式交到群众手里。新功能简单概括起来就是:

任何粉丝数过10万的账号,在对自己微博的评论进行“删除评论并拉黑”操作后,对方会在微博全站范围内,被停止评论功能3天。在3天之内无法在任何他人微博下评论。

这个功能一经公布就招来了一边倒的反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功能非常不可理喻,简直是“产品经理脑子进了水”才做出来的,还有人@了“腾讯微博”,意思是新浪微博最大的昏招已经出现了,你们可以复活了。

我能理解这种愤怒的心情,这个功能似乎再一次打破了所谓的“言论自由”,让本来就严苛的舆论环境更加冷峻。但群体不认同不一定就意味着它是错的,而群体所担心的那种局面,可能只是“多大事啊,还以为抢鸡蛋呢”。

2

稍微研究一下微博这次新功能不难发现,“控制人身攻击内容的蔓延”其实不是核心所在,新功能真正的目标是“评论区”——

想使用这个功能,得首先要从评论区开始,得别人先来评论你的微博,你才能对其进行操作。而最终的作用目标,也还是评论区——通过新功能拉黑的人将在3天之内无法评论任何人的微博。

为什么是评论区?

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并不是要营造一个“一言堂”的评论环境,而是要进一步明确评论区的意义

一般人就看到这个功能,脑海里会首先闪过种种糟糕的情景:某些大号的评论区会一片歌舞升平,成为一言堂,再也没有质疑之声;即便有人发了谣言,因为可以随意拉黑禁评,那些谣言也无法被纠正……

但问题是……即使没这个功能,上述情景一样可以出现啊。因为微博本来就为博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管辖权。在这个功能上线之前,某些大号的评论区已经早已一片歌舞升平了。只要有心,有很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比如删评论,拉黑看着不顺眼的,或者直接开启评论审核功能,只精选那些吉祥话。还可以把说好话的人都点赞一遍(有置顶效果),那些质疑的评论,自然就被顶到后面了。再不济,只要博主乐意,也能直接关闭评论区。

那些散布谣言的人,一样可以进行这些操作,把辟谣的评论删除、拉黑,对方自然就没办法在当前谣言下互动。如果本来就是恶意传谣,那么身为小透明的你能做的,也只是点下举报的按钮,或者自己微博上重新辟谣一次,或者@其他大V,希望他们能为此事发声——和现在你能做的没什么两样。

把公平、公正、透明、真相寄托于评论区,本身就是不切合实际的。评论区也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场所。

这里其实存在一个典型的认知偏差:围观群众会理所应当地认为,评论区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不应该被博主的私心左右,所以会频频出现“你居然删评论,一定是心虚了”这种看上去很合理其实是狗屁的质疑。因为主流价值观里作者好像的确不该影响评论区的客观性,应该坦然接受质疑和批评。

但事实就在于,几乎所有的平台和社区,微博、知乎、B站、公众号,其评论区都被设计成“作者有绝对管辖权”。

这个意味很明了,说白了,评论区就是作者的自留地,这里我很认同微博管饭关于“评论”和“转发”的解释:评论是用户和博主互动的方式,而发微博才是用户表达观点的主要方式。基于此,你在我的评论区发表品头论足,我若不介意,那大家相安无事。但若是你的观点让我不舒服了,我又没那么大度,删了你的评论,拉黑了你,这再正常不过,本来就是你跑到我的地盘挑事的。

反过来说,如果你用转发的方式批判我,或者直接在自己的时间线里点草我,我也没什么办法。最多拉黑让你以后别再跟我互动了,但没办法改变既成事实——博主的管辖权只局限在评论区里。

认知偏差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在围观群众看来,评论区是个广场,而在平台和作者来看,评论区是自己的后院。后院和广场的准则能一样吗?很多冲突就是这样产生的。就拿这次的冲突来看,你觉得在社交网络上评论他人是自己的自由——但很抱歉,在社交网络上,评论从来不是你的自由,只取决于他人愿不愿意被你评论。

其实在几个月前,微博曾上线过一个类似的功能,当时比较小心谨慎:当一名用户被三个博主删除评论并拉黑,则停止该用户的评论功能。但测试范围似乎很小,也很难看到可见的效果,这才祭出杀招,采用了近乎一刀切的策略。

这个一刀切的策略,也暴露出目前互联网上“社交—媒体”傻傻分不清的困境。评论是你的自由吗?是。理论上,你可以自由评论媒体、评论企业、评论一切公共机构和公众人物。但对于其他个人而言,你确实没有“去对方评论区随意评论”的自由。

问题就在于,当前主流的社交网络里,公和私混合在了一起。比如你有评论团团的自由(当然团团未必给你这个机会),但你用对待团团的方式去对待一个个人博主,势必会因此产生一些“后院还是广场”之类的问题。

3

用一句知名格言来说,“但这不是坏事”。这个功能一上线,必然会有无数错判。会有无数没什么问题的评论被恶意拉黑禁评,从而影响账号主人的评论功能。但我猜,会使用该功能的人也不会有那么多。

因为与常规的拉黑不同,这种特殊的拉黑功能,会给对方发一条私信通知告知被你拉黑了。过去的拉黑行为很多时候是防御行为,对方也不会收到通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被拉黑了。而这种新的拉黑,则近乎于攻击——不仅要和你断绝关系,还要让你3天之内都不舒服。

稍有理智的博主,应该都不太会用这种故意树敌的方式来处理杠精、KY和喷子,激化矛盾会给自己留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除非对方实在太傻逼了才用一下——但,傻逼吃瘪,不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吗?

(*微博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拉黑方式,在微博上搜索,只能看到极少量被新拉黑功能波及的抱怨,甚至不如一些热门游戏的版本更新来得抱怨多)

而那些不理智的博主(比如罗永浩),有很大倾向会滥用这个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功能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但这些不理智的博主也会因此遭到更多人的记恨——长远来看也似乎很合理。

至于谣言更难被辟谣了吗?我认为不会的。某些大号比如环球和团团下会更加一言堂吗?其实早就是这样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平台的策略改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平台自身的利益。尽管有些时候这些改动和用户当下的某些需求是相悖的。

比如前段时间公众号改版成信息流模式,对很多公众号都有很多负面影响,包括我自己。但对微信来说,却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用户的阅览效率上升,内容分发能力上升,自媒体作者也将更新得更频繁。另一个例子还是新浪微博,前两年把打乱了信息流算法,被几乎所有用户吐槽,但换来的也是更高效的信息分发与流动,对自身平台依然是有益的,甚至对用户来说,也未必有害,只是暂时不习惯了而已。

这次的微博新功能,牺牲的则是大多数“吃瓜群众”和“小透明”们的利益,因为以后写评论不能像以前那么自由了。微博必然会因为这项措施而背负广泛的骂名。

那么,新功能可以给微博带来什么利益呢?

首先,评论区的一部分活跃会转移到转发上来。对微博平台而言,转发比评论的价值更大,这显然会带来平台层面的利好。

其次,微博是在用吃瓜群众的利益,来换取那些内容输出者的利益。那些喜欢在微博上输出内容的人,一般很少去别人下面发评论,而倾向于原创或转发。而对于微博这种带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吃瓜群众从来不是平台的命脉,内容输出者才是。微博加大博主对评论的管辖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保障这些群体的“舒适度”,平台也会从中受益。

甚至,新功能还会带来一些其它意想不到的影响——比如微博上有很多恶性营销号,喜欢在热门微博下面蹭流量,卖X片打广告,平时基本上没法治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拉黑了他们,他们又去蹭别人了。但这个功能一上线,这种号就歇菜了。同理还有很多擅长集团作战到处开撕的明星粉和Troll,战力都会大打折扣。

至于能减少杠精吗?我反而觉得这方面的效果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