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VAVA丁太升相比 《天赐的声音》节目组才更需要格局

《天赐的声音》第二季开播了,第一句文案就是:有人说我们是个辩论节目?

看到这里,我还带有一点期待,节目组的格局上去了?反正冠名商也变了,今年要做点不一样的?

袁娅维和刚刚获得好声音冠军的单依纯,第一首曲目作罢,剪辑都设置了一个悬念,丁太升会作出怎样的评价。结果上来就是挑不出毛病。

还有人一顿猛夸说“天花板”。

风评要改了吗?

当然没有!第二组VAVA和BY2的表演之后,丁太升又是第一个开火。

格局,还是和第一季一样“小”。

1、太纠缠,不去控制嘉宾情绪

很显然这个舞台又失控了。当事人争吵时其他角色几乎不作为,任凭他们升级。

丁太升当场否定这个表演,VAVA立刻反击。

VAVA的回击,其实经历了两轮。

第一轮是VAVA反问丁太升是否了解说唱,丁太升一开始也只是当作一句情绪化的表达,并顺势回击VAVA:我知道这就是说唱圈的diss。

VAVA再次开口说,我只是请教。丁回应 “我听过”。

原本这算是第一轮回应,也就到此为止。此时VAVA开始升级矛盾,增加一句反问:“您纠结的是我的歌词吗?”

丁也不甘示弱:不仅是歌词,音色音质都是一般的,flow也简单。

VAVA说那你能不能给我示范一段更好的flow呢?丁说:对不起,我不会。

“你不会你在教我做事吗?”

到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表演作品的探讨了,而是上升到对一个歌手的全方位评价了。

但这一次,有人质疑VAVA的辩论逻辑,“你不会你就没资格说我不好”,这一层其实说不过去,就跟“你行你上”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今年的评论和弹幕里并不是去年一样一边倒地抨击丁太升。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当事人再次被激怒了。

这种放任攻击进行,从作品评价转换为人物攻击,不断激化矛盾,其实一点也不高级。

2.点评不包容

《天赐》这个舞台,其实要求很苛刻。

它一方面没有充足的排练时间,却一方面安排了最严苛的评论员。用国家级标准去点评一段没有经过充分排练的表演。

它看似是一个能包容老中青三代的舞台,实际上,却很难让一些没有那么出色的人,真正出彩。

因为《天赐》的核心玩法是对唱,嘉宾是根据节目邀请嘉宾的通告安排的,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除此之外,还没有太充足的时间彩排,一般就是录制节目时碰一下,排练一下,就上台了。

从节目里第二轮表演来看,这些彩排过程,甚至就是几个小时的磨合。也就是说,每一首歌的演唱,都是歌手们在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临场表演。

而我们乐评人的评价体系是什么?

时而说你的词不够好,时而说你的唱功不够好,这些都算是一般性的点评。

最致命的是那些说你的音色不行没有辨识度,这些年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本身歌路不行,这些评价,就不再是评价这歌的演绎,而是评价一个人的前程。

此时,歌手内心肯定是崩溃的:我不过是来用几天时间参加一个通告。

你点评的标准,却是华语乐坛的“天花板”。

3.定位太短视

为什么《天赐的声音》还要继续允许这样不平等的话语体系存在呢?为什么《天赐的声音》总是不惜以得罪当事人为代价,去深耕评论部分呢?同样的设定,为什么还要做第二季,弄得我还得反思两次?

这里面有《演员的诞生》等多个类型的表演节目的因素影响——输出观点、输出情绪,比节目本身更容易引发讨论。

节目组一直坚信,乐评人的批评式点评会对嘉宾有作用,可以督促歌手进步。

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坚持一个口碑一般的模式到第二季的根本原因。

可试想,如果你被一个只是参加一期节目里设置的陌生嘉宾点评,你会怎么看待?

其实,从那一刻起,这个节目对他们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个歌手,而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场面人”了。

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忠言逆耳”也好,“我批评你都是为你好”也好,这往往建立在一个互相认可的对话基础上的。

《中国好声音》也好《梦想的声音》也好,也都是有这样的角色存在,但提出这样的批评的,往往是导师本身——比如,《演员请就位》,里面的导演不仅指导他们这一个作品,也指导他们走完整个比赛的历程,甚至是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舞台角色关系,才在“点评”的舒适空间。

如果立意不仅在此,而是希望《天赐的声音》成为一个娱乐圈的音乐能力评价量表,那么请不仅仅引入专家评审这一个维度,还应该增加“大众评审”、“人气指数”、“创作能力”等多个指标,才能得到一个全面专业的结论。

但每一期的辩论赛,似乎都没有对音乐事业产生帮助,反而在伤害那些本来没有完美到极致的人、需要进步的人。

这是很残酷的,因为观众总是记不住那些优秀的人,反而对那些被骂得最惨的“失败者”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