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自古以来,飘逸洒脱者成仙,忧国忧民者封圣,所以李白是诗仙、杜甫为诗圣,而在百家诸子中,在列国呼吁“仁政”的孔子自然成圣,而感悟到天地万物规律、飘然若仙的老子则成了影响华夏数千年的神仙太上老君。
李耳(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字聃,又字伯阳(一说谥伯阳)(一说其姓老、名聃、字伯阳,因老与李同义,聃与耳同义,故又名李耳),相传为宋国贵族后裔,却因躲避战乱而出生在陈国苦县,父老佐,师从商容。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后来的代表人物庄子并称“老庄”,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官(类似于图书管理员),并以博学著称,后天下大乱,乘牛归隐。
关于老子名讳的由来有个传说:相传他的父亲老佐为宋国的司马,在他快出生时前往彭城督战,不幸阵前战死,他的母亲便带着家将和侍女逃出去了,一路上遭逢楚国追击,家将多有战死,却一直找不到宋都,只能凭感觉往西走。结果七日后行至陈国相邑,怀孕七个多月的老夫人忽然发作,只能就地到附近找来一名村妇帮助接生。因他生于虎年,所以得了个乳名“小狸儿”,意思就是小老虎,因为狸儿与李耳同音,叫得久了,他的乳名竟渐渐成了大名。
我们常常将人的品行归纳进道德体系中,而最早提出道德这一观念的人便是老子,他的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和儒家的四书五经一样广为流传,又因其所讲的是世间大道,并不局限于教科书范围,因而一再加印再加印,成了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远销海内外。
既受国人推崇,又被世界接纳,那么《道德经》里究竟都讲了些什么,让它这样受欢迎呢?《道德经》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理论,分《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道经》讲述这世间万物的规律,既有宇宙自然的,也有社会人文的;《德经》则阐述上至治国之道、下至自身修养的一些见解,道为德之本,德为道之用。老子首先提出了“道”的理念,并将其与三才天、地、人并尊为“四大”,极大的拓展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功利的角度看,老子是一个极其不思进取的人,他在政治上“无为而治、不言而教”的理论,得到后世很多政治家及文人的推崇。其对个人修养的主张则是反对人之有为,认为人一旦有为或有所求了,就会失却与生俱来的淳朴,渐渐变得虚伪、狡诈、贪婪。而从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史看来,他的这番理论颇得到印证,尽管自汉后儒家的“仁政”思想深入人心,但依旧是庸君、昏君数量远超明主,酷吏、贪官更大大多于能臣、清官。老子的道家审美更是超前于时代两千多年,他崇尚自然,推崇朴素与稚拙,这与今天人们追求古拙的审美不谋而合。
虽然老子一生无欲无求,从来没有担任过高官左右世间变换,但他名气实在太大,后人不利用一下决不罢休。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时便将其尊为始祖,尊其为“太上老君”,其实道教和道家完全是两回事,道家是一门哲学流派,而道教则是一个地道的宗教。而唐代的统治者为了使家族更为显赫,追根溯源到老子身上,称李耳是其祖先,并追尊其为唐圣祖,其实老子到底姓不姓李都不好说,李唐这个蹭热度也是值得点个赞的。
老子的思想与今天大家常说的“顺其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格局之大、立意之深、影响之远都是其他学派很难企及的,因此也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