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不久前出于报复将尖刀捅进自己母亲身体的12岁男孩这样说着,脸上看不出表情,他承认自己错了,但又似乎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错。

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镇,这个原本异常平静的小镇突然就被这件男孩弑母案件搅动地不安起来。

村民不接受男孩回来,邻居更是坚定地想远离他,学校已经拒绝对他开放,同学们的家长都开始纷纷重新接送起孩子上下学。

弑母男孩12岁,受未成年法保护,不负刑事责任,被警方释放后和家人一直租住在周边的旅馆里。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弑母男孩新闻图

他往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学怎么上,家怎么回,我们的社会又该如何面对这个少年杀人犯?被释放之后,反而才是很多问题的开始。

(最新消息是弑母男孩将被送往长沙接受3年管束教育,父亲继续外出打工)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其实,这类引发公众关注思考的恶性幼童杀人事件,也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15年10月,同样发生在湖南的一个小镇,11、12、13岁的三个留守小孩在杀害自己的老师后,抢走老师身上现金接着去网吧若无其事地打起了游戏;

14年8月,自贡的13岁少女将邻居家的3岁女童扔进了粪池内,最终导致女童窒息而死;

13年11月,重庆的10岁女孩在电梯内摔打1岁男童后,又将其抱到阳台上玩导致小孩坠落;

12年4月,湖南衡阳的12岁男孩用水果刀将自己寄居的姑妈一家三口人全部杀害

......

因为不满14周岁,这些犯下重罪的小孩,和此次事件的弑母男孩一样,都很快被释放、进行管制教育,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杀死姑姑全家少年被抓

国际范围内普遍认为,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在我国,按照现行刑法,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犯罪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而14到16周岁的人只有犯下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8种严重罪行之一的,才负刑事责任。

但事实上,随着现在小孩们生理、心理日益早熟,青少年犯罪正日渐呈现低龄化趋势:

据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13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已经降到了12.2岁。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不过,这也并不是只有国内才需要忧虑的一种低龄趋向。

1993年,英国也曾发生过两个10岁男孩虐杀一个两岁幼童的恶性事件,并且曾引发了巨大轰动。

07年,安德鲁·加菲尔德主演的电影《男孩A》即是以此事件为原型改编而成的。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男孩A》海报

那是在英国利物浦,一个英格兰西北部的港口城市,那天下午,两岁男童詹姆士·巴尔杰和母亲在商场购物时,母亲一个不留神,小男孩就被别人牵走了。

带走他的是两个10岁的孩子,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

两人因为喜欢逃课而相识,这一天,他们从沃尔顿圣玛丽英格兰教会小学逃学而出,来到当地的一家购物中心观察目标。

商场的监控拍到了他们,在绑架发生前,两人曾试图带另一个小孩离开那里,他们原本打算将小孩推向拥挤的车流里制造一场车祸。

但小孩的母亲很机警,这次计划被破坏了。

于是,他们这才盯上了最终的目标,两岁的小男童詹姆士·巴尔杰。

小詹姆当时正独自站在一家商店门口,吃着手里的巧克力豆,等着柜台上的母亲结账完毕。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监控拍到的两人带走小孩

结果,上前搭讪的两人很轻易地就获得了小詹姆的好感,牵着他的手带他一起离开了商场。

三人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大概漫无目的地行走了近四公里,途中,两人对哭闹的小詹姆开始拳打脚踢,并恐吓将他扔到河里。

在后来的庭审中显示,他们一路上用砖头、石块和铁棍殴打小男孩,甚至将电池塞到他嘴里,往他脸上涂颜料。

最后,小男孩被虐待致死,死后他的尸体还被抛在铁轨上,两人试图制造一次事故假象。

而罗伯特和乔恩,最终因为身上的蓝色颜料和鞋上的血迹和尸体上的吻合,被成功定罪。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两个少年犯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

他们成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在20世纪被控犯有谋杀罪最年轻的人,仅仅10岁。

因为尚未成年,审判中他们的名字和照片也未被公布,只是被简称为“男孩A”和“男孩B”

这也成了电影《男孩A》的片名来源。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电影《男孩A》从此事14年后开始讲起,那时,男孩A在服刑多年之后获得假释出狱。

他拥有了全新的名字、全新的工作和生活,但另一边又要忏悔过去和隐藏起曾经的自己。

《男孩A》虽然取材于此事件,但其实做了很多改编,比如被杀的小孩性别、杀害细节和年龄、服刑时间这方面。

以及电影更关注的事件后续影响:那些杀人的男孩后来都怎么样了?

电影里,曾误入歧途的男孩A如今已完全不同,他还是很羞涩、内敛,但对过去充满悔意,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男孩A》剧照,男孩A有了新身份和新工作

只是,小心翼翼地融入新生活,交到新朋友和女友,开始体验爱情和友情后,被隐藏的过去成了一切阻碍。

那段梦魇最终还是打破一切泡泡般的美好,让男孩A在与社会相融中走向失败。

电影从男孩A的视角来拍,自然会有主观的一面,但展现出来的态度既有积极又有悲观。

事实上,英国对犯罪男孩的后续保护已经做到很好,他们成年后的身份和生活地点都不曾被公布,也的确可以隐姓埋名开始新生活。

正如电影里那样,媒体也的确会去追踪他们的一举一动,但用的都是模拟画像,他们长大后的样子并未曝光。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男孩A》剧照

但现实中的男孩A在假释后并未获得新生,他后续仍有一系列的逾矩行为,包括吸毒、贩毒、盗窃、销售儿童猥亵制品等等。

男孩B倒是后来和同性伴侣过上了比较安静的生活。

他们当时在狱中也并没有待了14年之久,当时的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认为这两个男孩至少应该关押10年。

但愤怒的民众递交了一份包括内政大臣霍华德在内的2.8万人签名的请愿书,最终刑期被定到了15年。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当时案件审判时的抗议民众

再到了99年,欧盟人权法庭重新审核此案,认为当时对少年犯的待遇并不公正,于是,在8年的牢狱生活之后,18岁的两人重新回到了社会。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可以说,男孩A案件中的两人之所以能被定罪,主要还是因为符合最低责任年龄。

比起我们的14周岁,英国的刑事责任年龄下限只有10周岁,而在美国,一半以上的州设定是7周岁。

况且,英美体系的很多国家还有一条“恶意补足年龄原则”

以英格兰为例,对于10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的少年,只要有证据能够证明他们的犯罪是出于恶意,便可以看作已满14周岁,照罚不误。

对于青少年犯罪,在法律体系更为成熟的一些国家,都有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处罚及矫治体系

美国便有着独立的青少年司法系统,在处罚方式上除了监禁,还有其他的矫治咨询、社区服务、电子监控等惩罚方式。

单纯监禁也有着家庭监禁、青少年监狱等多种选择。

“我杀的是我妈妈,又不是别人”

©少年犯

比起来,我们对青少年犯罪的处理方式实在是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了。

少年犯罪当然是一种社会性的悲剧,弑母的少年根本上说是留守儿童,他们可能以一种人们想象不到的压抑方式度过童年。

但仍然不能否认的问题,我们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是否已经有些僵化和落后了呢?

我们对少年犯罪的制度设计又是否已经足够完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