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虽然色彩鲜亮,画面明快,却仍不能掩盖《银湖之底》是部黑色电影。

付不起房租的宅男侦探,一夜邂逅了无踪迹的神秘女郎,游荡在街道不明下落的连环杀狗狂,以及银湖水面下的罪恶秘密。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银湖之底》

想要把侦探犯罪题材拍得耐人寻味,黑色电影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同时也最考验导演班底的功力。

所以,这个领域总是不缺大师。

早年的希区柯克和比利·怀德,亦或是后来的大卫·林奇、斯科塞斯以及科恩兄弟。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便是经典黑色电影,《银湖之底》里山姆驾车跟踪的桥段,便是戏仿前辈

不客气的说,黑色电影是名导的试金石,它叙事复杂又精巧,气质阴郁也迷人。

而在那盛极一时的好莱坞黄金年代,必然有它一席位置。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不同于科幻、恐怖或是歌舞片那般有着鲜明的特征区分,黑色电影更像是一种气质和风格。

很难有人能准确定义黑色电影到底是什么,它可以是任何类型片,却也能自成一派。

而单从名字上看,最直观的感受还是来源于视觉。

也难怪好莱坞著名编剧保罗·施拉德在《黑色电影札记》里概括其主要特性时,大部分还是落到了画面。

就像黑色电影喜欢采用夜景布光,演员时常处在阴影里,看起来“黑色”十足。

譬如1955年的《大爵士乐队》,教科书级别的打光让场景冷峻又疏离,藏于黑暗的罪恶扑面而来,光线赋予镜头太多意义。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大爵士乐队》,没有台词,画面已说明一切

《银湖之底》里也有相同运用,阴影中的神秘人士让悬疑陡生吊诡。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银湖之底》,跟踪山姆的神秘人

而在画面和构图上,黑色电影颇不稳定,不仅喜欢容易调度的斜光和垂直光,还好借助物件将光线切割成不规则光区和线条,以此反衬角色内心活动。

较为经典的例子是比利·怀德的《双重赔偿》,风扇将内夫身后的光影切割,闪烁且焦灼,而此刻他杀人的黑暗秘密被同时猜了个八九,心情可见一斑。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双重赔偿》,风扇切割光影表焦虑

百叶窗也是经典道具之一,分割光线效率又极富美感,十部里九部都会用,且不同场景里,含义也不尽相同。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银湖之底》的百叶窗,山姆住处被“猫头鹰之吻”杀手侵入,百叶窗切割的光表达他内心的惶恐

当然,除了改变光线,光源本身也有讲究,一般采用低角度照明,其能强化照射对象的表面特征,从而让画面获得较高对比度与景深,制造浓郁的压抑感。

黑色电影阴冷硬朗的画面质感便是出于此因。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1981年的《体热》,低角度照明下的角色

其实光线就算玩出花来,落脚点无非还是在“看起来黑”上,而画面为故事服务,之所以如此,关键还是在于黑色电影那看不到光的剧情。

观众很难在黑色电影里看到皆大欢喜的结局,悲观,愤世嫉俗和人性本恶才是它的常态。

就像黑色电影擅长的侦探犯罪题材,主人公通常是侦探,但绝非英雄,他们游刃于警察和罪恶之间,是亦正亦邪的反英雄。

黑色电影鼻祖《马耳他之鹰》的主角萨姆即是,搭档遇害异常淡定,情人杀人告诸警察,精于算计,总能保证自己不沾浑水,全身而退。

如此一个利己主义至上的侦探,绝不能算是好人,但这种人性本就复杂的真实感,反倒让角色充满魅力。

也是由于萨姆扮演者亨弗莱·鲍嘉的出色演绎,他成了新一代好莱坞的大众情人,更是顺利拿下三年后另一黑色佳片《卡萨布兰卡》的男主角。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萨姆最后获悉了蛇蝎情人杀人的秘密,毅然摊牌

萨姆如此,近代《七宗罪》里的米尔斯更甚,该片探讨的本便是沉重的人性之恶,最后其因私愤射杀凶手的举动更是将压抑灰冷推到极点。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作为执法者的米尔斯没能沉住气,成了第七宗罪的完成者,让整部电影落入了讽刺,冰冷也绝望的黑色电影窠臼

画面和故事整体的“黑”,或许是黑色电影得名的原因,不过,故事显然分量要更重。

毕竟,黑色电影正是脱胎于那些不太伟光正的小说。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黑色电影还未出现的30年代,美国人喜欢看一种硬汉派侦探推理小说,由《福尔摩斯》这类英国侦探小说变种而来。

这类小说以美国各大都会为背景,同样聚焦犯罪,角色基本来自社会低下阶层。

侦探总是烟不离手,生活邋遢,他们良知未泯,却因案件的深入被人性冲击,有着看透世情的犬儒与世故,同时又对建制充满了悲观和消极。

无不是后来黑色电影的主人公。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个中最出名的小说家当属戴许·汉密特(左)和雷蒙·钱德勒(右),他俩的书几乎霸占了当时美国人的阅读时间

此外,同时期的好莱坞已然形成“八大片厂”主导的工业体系,他们几乎垄断了电影的发行和制作,大片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

然而,并非总有大制作,而片厂又必须靠不断制作电影来维持营收。

于是,他们开始拍一些情节紧凑,篇幅短小的电影来弥补大片的空档,这类被称为二线电影,多配合大片放映,相当于买一送一。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二线电影和大片一起宣传的海报

为吸引观众,后来,二线电影开始将题材瞄准时下流行通俗的硬汉派侦探小说。

流行小说和产能过剩双管齐下,黑色电影应运而生。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1941年,戴许·汉密特的小说《马耳他之鹰》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开启了黑色电影序幕

由于观影重点在大片,并没有人在意赠品质量,二线电影导演享有极大发挥空间,叙事尽显个人风格,摄影也极为大胆。

而当时,这些导演无不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30年代中期流亡到好莱坞的德国导演弗里茨·朗,同时也将表现主义浪潮带到了美国。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黑色电影中的独特构图和光影运用,都能在早期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里找到影子,图为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市场调研做得好,拍摄方式耳目一新,四十年代后期,黑色电影在好莱坞风头渐盛,甚至某些还盖过了大片,实现地位反转。

1946年的《夜长梦多》便是大制作,不仅请来黑色电影侦探专业户亨弗莱·鲍嘉和著名女星劳伦·白考尔,编剧更是美国文坛巨匠福克纳。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夜长梦多》,黑色电影本身成本并不高,花钱的地方无非在明星选择上

但是,这股势头并未持续多长,50年代后,电视开始普及,观众被大量分流,更何况那些愿意看二线电影的。

也因本身灰暗逼仄的场景并不适合小荧幕观影,两头不讨好,黑色电影终于在50年代末彻底淡出舞台。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1958年奥逊·威尔森的《历劫佳人》宣告了早期黑色电影的终结

不过,优秀的艺术不会消亡殆尽,而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黑色电影亦然,短暂沉寂,马上,又在影史迎来另一个转身。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黑色电影之前,美国流行的是黑帮电影。

1920年的禁酒令间接养活了私酒贩子,滋生出一大堆美国黑帮,那会大都市每个角落弥漫罪恶,黑帮贿赂警察,美国社会黑白勾结,黑暗又腐败。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1932年《疤面人》,美国黑帮电影,讲的是黑帮的发家史

倘若说,黑帮电影早年之所以流行,只因民众对19世纪西进运动后残存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抱有幻想。

那么后来抨击建制和社会阴暗的黑色电影崛起,则与黑帮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无关系。

同样,也是政治黑暗再度被搬上台面,消弭的黑色电影才得以死而复生。

60年代开始,各种民权和文化运动频发、加上越战和“水门事件”影响,政府在美国民众眼里的形象俨然幻灭。

怀疑论与无政府主义抬头,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黑色电影似乎又迎来了时候。

这会黑色电影不再拘泥于黑白,而是在彩色画面中化用早期黑色电影的光影运用,刻意营造一种黯淡的色调。

叙事多为隐喻,以小见大,令人深省,主题也更加绝望,几乎看不到任何人性闪光,对体制更是全盘否定。

这类电影又被叫做新黑色电影,1974年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是早期代表。

唐人街是个法律约束不到的腐败之地,那里生活的人自私又冷漠,恶人善终,受害者殒命的结局,可谓黑暗绝望。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杰克以为离开唐人街便能走出黑暗腐败,然而哪里都是唐人街

还有1984年科恩兄弟的《血迷宫》,错综复杂的婚外情通过娴熟的黑色电影技法荒诞戏谑,饱含人性的唏嘘。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血迷宫》,借用婚外情讲人性,科恩兄弟处女作

到后来,从业者不断模糊边界,但凡和黑色电影元素沾边的,都被视作新黑色电影。

譬如黑色科幻片《银翼杀手》,全因其阴冷的色调。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银翼杀手》

另有《谋杀绿脚趾》这种荒诞闹剧,由于黑色幽默的缘故,唤作新派黑色喜剧。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谋杀绿脚趾》

还有不抨击体制,也不讽刺人性,反而批判流行文化的《银湖之底》。

那天晚上,我看了一部五颜六色的黑片儿

©《银湖之底》的流行文化批判桥段

它们并非当年纯粹的黑色电影,但看上去总有那么点似曾相识。

或许那是黑色电影给影史留下的烙印,它不再会消亡,而是成了一种永恒的电影风格。

1950年的经典黑色电影《日落大道》里,过气默片演员诺玛曾气急败坏说道:“我现在仍是大明星!只是银幕变小了!

那该是默片时代对有声电影的声诉,时代变迁,承载新旧物的落寞与崛起,导演比利·怀德感慨之余,似乎也预见到了黑色电影重蹈覆辙的未来。

不过快70年过去,这个未来还未到来。

眼下,电影如斯,黑色电影仍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