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近日惨烈空难的一些小细节,加油机没有任何逃生设备
最近几年对于美军而言真是流年不利,屡屡发生坠机和撞船事故。而在2018年12月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架F/A-18D战斗机和KC-130J加油机相撞,导致7人坠海。此次坠机事故,是继2017年7月份KC-130T坠毁造成16人死亡之后,美军发生的又一起重大空难。下面,我们将对这起事故的一些细节进行介绍。
KC-130J正在为F/A-18D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
相撞飞机一老一新
首先我们来说说此次惨烈空难的事主。其中一架飞机是F/A-18D型战斗机。F/A-18D是一种双座战斗机,对应的单座型为F/A-18C。F/A-18D战斗机是一种全天候的战机,既可以用于培训飞行员,也能执行打击作战任务。前座是操作战机的飞行员,后座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军官,飞行军官通常奥扮演武器官和操作传感器的角色。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一般使用F/A-18D战斗机执行夜间攻击和前方控制机的任务。前方控制机(FAC)角色,主要用于为近距空中支援(CAS)提供引导,目的是让友军飞机能够攻击预定目标,而不会导致友军误击事件。
F/A-18D是一种全天候战斗机,主要承担夜间攻击、飞行员培训和前方控制机等方面的任务。
KC-130J加油机是一种多用途的飞机,不仅仅可以空中加油,还可以运货,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作为“大黄蜂”战机中比较新的型号,F/A-18D战斗机对雷达和电子设备进行了升级,并拓宽载荷的范围,可以携带AIM-120空空导弹、AGM-65“小牛”空地导弹、AGM-84“鱼叉”反舰导弹。其他升级包括安装有马丁-贝克公司生产的NACES弹射座椅,也可加挂自卫电子干扰机。它还配备了合成孔径测绘雷达,使飞行员能够在低能见度条件下也能锁定目标。为具备夜间攻击能力,F/A-18D战斗机安装有AN/AAR-50热导航吊舱、AN/AAS-38瞄准吊舱、夜视设备和两部全彩多功能显示设备(MFD)。
另一架飞机是KC-130J型加油运输机,最多可以携带27.2吨燃料,最大加油能力为20.4吨,主要用机翼下或者外挂点吊舱提供空中加油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燃料,机体内的铝制油箱会携带11吨燃料。外挂加油装置可以不依赖于机体内的油箱执行空中加油任务,因此在执行加油任务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运送部队和其他大型装备,具备不错的灵活性,这个配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加装收割鹰套件的KC-130J空中加油机
KC-130J型加油运输机最多可以同时为两架飞机提供空中加油服务,每分钟的加油速度为300加仑。为一个四机编队提供空中加油时,总体加油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适应加油的机种包括固定翼飞机、倾转旋翼机和直升机。在进行空中加油的时候,速度一般为100~270节。这种飞机是KC-130家族中最新的型号之一,一共生产了53架,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其用来替换老旧的C-130飞机。
除了执行运输和加油任务之外,KC-130J加油机还加装有陆战队的ISR系统和武器套件,因此具备执行监视和实施对地打击的能力,主要的瞄准设备是AN/AAQ-30目标瞄准系统,继承了红外和电视相机,安装在左侧机翼的外挂油箱之下。值得注意的是,AH-1Z眼镜蛇攻击机也安装的是AN/AAQ-30瞄准系统。KC-130J飞机可以投掷“地狱火”导弹、“格里芬”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如果进行升级还可以用30毫米机关炮开火。所有这些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其称为“收割鹰”。
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KC-130加油机通常会携带4枚“地狱火”导弹和10枚“格里芬”导弹。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计划,每个现役的KC-130J中队拥有3个“收割鹰”的套件,每套的采购价格为2200万美元。项目从2009年开始,截至目前应该已经完成升级。
与空难相关的细节和善后工作
此次相撞事故的两架飞机,均是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岩国的陆战队航空站起飞的。其中F/A-18D战斗机隶属于陆战队的第242全天候战斗攻击机中队(VMFA 242),KC-130J隶属于第152空中加油运输中队(VMGR 152),这两个中队的上级单位是陆战队第12飞机大队(MAG-12)。该大队除了这两个中队之外,还拥有一个F-35B战斗机中队,即第121联合打击战斗机中队、第12航空后勤中队(MALS-12)和第171地面支援中队(MWSS-171)。
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在2018年12月6日凌晨两点,当时KC-130J加油机正在为F/A-18D提供夜间空中加油,地点在距离日本海岸320千米的海域。不过日本给出的数据是坠机地点离海岸100千米左右,同美军公布的数据有出入。很快就要过圣诞节了,美国海军两艘前沿部署的航母都已经返回,“杜鲁门”号经直布罗陀沿着大西洋回到国内的母港,“里根”号已经返回横须贺,都是准备过节了,目前美军真正处于部署状态的航母,仅有在印度洋的“斯坦尼斯”号一艘。在如此氛围之下,VMGR 152中队和VMFA 242中队仍要进行夜间空中加油训练任务,看来美军也有越到关键时刻越紧张的传统。
坠海地点图示,美军和日本公布的数据有出入。
相撞坠毁后,美国和日本均派遣飞机紧急赶往现场,首批抵达的有日本海上自卫队的3艘舰艇(分别是1艘潜艇救援舰和2艘被当作训练舰的驱逐舰),美国海军陆战队派遣了多架MC-130运输机,以及数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UH-60直升机和其他搜救飞机。随后,美军的RC-135“铆接”侦察机也赶赴现场。
从滨松基地起飞的UH-60直升机于2018年12月6日早上4:06分抵达并展开搜救行动,其他飞机也陆续赶到。5点43分,SH-60直升机救起了F/A-18D战斗机的其中一名机组人员,据说其没有生命危险,目前状态稳定。除此之外,横田空军基地地第374作战大队的C-130运输机也展开紧张的准备,在6日夜间抵达事故现场。下午时分,找到了第二名落水人员。
除了这两名被救起的落水人员外,其他5人仍然是失踪状态。根据美军的官方资料显示,F/A-18D战斗机上的2名机组人员都有弹射座椅,因此很有可能是他们被救起。但KC-130J运输机上的5名机组人员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没有任何的逃生设备,没有降落伞。由于目前正值冬季,海水非常冰冷,落水人员的生存窗口已过,因此剩下的5人恐怕是凶多吉少。
软管空中加油技术的好处,就是一架加油机能够为多架飞机加油,缺点是单位流速比硬管锥套加油慢。
一些题外话
在介绍完事故本身后,我们在分析一下美军近年以来的空难数据。这些数字是比较难看的,横向进行对比,2018年度的空难事故已经比2013-2017年的平均水平锐增了40%。同正常水平相比,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的事故率已经增加了足足1倍。而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故中,至少有美军的133名官兵死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的事故频率已经开始用月来计算。10月份,一架“里根”号航母上的MH-60直升机在菲律宾海坠毁,导致12人受伤。11月,“里根”号上的一架F/A-18战斗机在冲绳附近海域坠落。而12月初的这起相撞坠机事故,酿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况且本月还有很长时间呢。
美军的飞机事故率奇高,已经可以用“月坠”来形容。
通过以上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美军的军用飞机事故进入了“月坠”模式。而在美国媒体的一些报道中,开始用“危机”来形容如此高的事故率。停飞检查问题是个很好的办法,但由于美军在全球承担了过多的前沿部署任务,因此这个方法现在一点儿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