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弃官从医,明堂封圣

巫医虽为百工之首,但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古代,医者怎么看都不算是一个高贵的职业,但总有人另辟蹊径,不做一方父母官,而做医生治病救人,还有效利用自己官员的身份便利,造福一方百姓,这个人便是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他本来出身士林,在没落的官僚家庭中长大,却自幼对医术非常痴迷,把手边能读的医书都读遍了,渐渐在医术上颇有造诣。后来通过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入仕,职位最高时官拜长沙太守。但他初心不改,时不时的就施展医术救助贫苦百姓,后期甚至极度缩减办公时间,将自己的官衙大堂变成了义诊的场所,广受当地人民爱戴。

相传饺子便是张仲景在长沙任上发明的。当时连年瘟疫,常有十室九空的现象发生,贫苦百姓不但没钱医治,更经常食不果腹。身为父母官的张仲景看着心里拔凉拔凉的,心怀百姓的他决定舍药救人。经过诊断他发现大家得的多是伤寒之症,可如此多的病人一时也很难筹措到足够的药物,他便将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煮熟后将这些食材和药材剁碎,包到面皮里,在衙门口垒起大锅煮好分给饥寒交迫的百姓们吃。渐渐的,伤寒瘟疫得到了控制。

后来张仲景辞官告老回家乡,发现家乡的惨状比之长沙任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地百姓甚至冻烂了耳朵。这天刚好是冬至,他走在白河岸边心中怆然,便决定效法在长沙时的做法,煮出药汤分给百姓们吃,只是这次他想到百姓冻伤的耳朵,让弟子们在包面皮时包成了耳朵的形状,这就是张仲景牌“祛寒娇耳汤”了。张仲景一直将施放祛寒娇耳汤的善举延续到过年,不但治好了乡亲们的冻耳,还帮他们度过了最难熬的严冬。这样的善举渐渐变成当地人冬至、过年吃饺子的习俗,进而蔓延至整个北方,在我国北方,基本上冬季所有的节日,挨家挨户都是要吃上一顿饺子的,还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流传。

后来张仲景年纪渐老,在一个冬至与世长辞了,他生前曾嘱咐过家人和弟子们:“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那里好了。”结果送葬的队伍走到他当年施放祛寒娇耳汤的南阳东关空地时,灵绳忽然断了,家人们便按照他的嘱咐,就地为他打墓下葬。两地居民闻之纷纷赶来为其添坟,你一担、我一担川流不息,最后还在他大大的坟茔前盖起了庙宇,这就是后来的“医圣祠”。

张仲景不但在瘟疫的临床治疗方面颇有成就,他还善于将这些实践经验总结成理论知识,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伤寒这种传染性流行疾病做出了独到的总结,其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虽然经过漫长的传承有所轶失,但后世医者仍从其残简中总结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医学著作。除《伤寒杂病论》外,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在今年的抗疫中,我们再次感受到医疗工作者们那种不惧病痛、舍己为人的医者仁心,这种精神早在1800多年前,就从张仲景身上沿袭下来了,他甘冒风险救治受瘟疫所困的穷苦百姓,并将自己的治疗经验无私的传予后人,让伤寒致死率大大降低,以医封圣,他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