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在台湾
“去郑成功化”
秦晖在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写了题为《“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的文章纪念辛亥革命,其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郑成功是两岸各个阵营共同称颂的为数不多的两个人物之一(另一位是孙中山)。
“大陆方面认为他驱逐荷兰‘收复’台湾,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台湾两蒋时代称赞他坚持反清复明,‘退守’台湾延续明祚,并希望‘光复大陆’,而后来的‘绿营’又视他为与海峡对岸分庭抗礼的‘台湾政权’开创者。”
不过这flag一立就出事了,终究还是有人会搞事情。几年之后蔡英文上台,开启了一系列“去郑成功化”,抹黑郑成功的动作。比如2016 年8 月1 日台湾地区所谓“原住民族日”,蔡英文并代表台湾当局向岛内原住民进行道歉,是这样提到郑成功的:
“荷兰及郑成功政权对平埔族群的屠杀和经济剥削,清朝时代重大的流血冲突及镇压,日本统治时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来,每一个曾经来到台湾的政权,透过武力征伐、土地掠夺,强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权利。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后来还有装神弄鬼,假托鬼神显灵让郑成功向原住民道歉的闹剧,这件事在“地球知识局”的《台湾土著也曾建立强大政权!大肚王国今何在?》中就有一番描述:
“2016年8月7号,台南地方有一座名为镇门宫的庙宇曾有显灵。该庙供奉着国姓爷郑成功的神像,显灵时庙内主事接连梦到国姓爷,要主事代国姓爷向原住民道歉。
巧合的是,国姓爷的生日就在8月,没几天庙内就要为他举行祝寿法会。主事非常认真的执行了国姓爷的这一生日愿望,在祝寿大典前,摆上原住民常用的米酒,槟榔,烟草,鱼干等祭品,为三百年前死于郑军手中的各族原住民英灵超度。
祭灵大典上,祭官请神上身,据说请来的数万冤灵借其口舌来哭泣怒骂了好几个小时……”
此外,每年4 月29 日,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都会举行“郑成功中枢祭典”,所谓“中枢祭典”,规格很高,由台湾当局指派岛内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主祭,然而,2017年的“郑成功祭典”则被降级,不再由岛内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主祭官,而是改为时任台南市长的赖清德主祭。2018年的“郑成功祭典”依旧没有恢复规格。
蔡英文当局淡化郑成功在岛内影响力,并把郑成功作为迫害原住民的象征,这与其一贯以来的文化台独做法是一脉相承的。然而郑成功怎么就成了蔡英文当局搞文化台独的牺牲品了呢?
郑成功复杂的一生
郑成功一生仅有38年,但事迹却相当复杂。
其父郑芝龙早年在日本经商,之后在明朝朝廷与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之间周旋,在海上亦商亦盗。郑成功即郑芝龙与其日本妻子所生,在日本度过了六年时光才接到郑芝龙身边抚养。
郑芝龙受明朝招安之后,郑成功还考取过秀才,娶了礼部侍郎的侄女,并赴南京国子监师从钱谦益学习,这一步步走得很稳,眼看他家族离彻底洗白走到上流社会只差一次中举了。可惜,那一年是1644年,清军入关,第二年南京就被清军攻占了。
乱世到来,郑芝龙还有另一手打算,即拥立唐王朱聿键称帝,是为隆武政权。郑成功也是被唐王赐“国姓”朱,赐名“成功”的。所以其实这位国姓爷应该叫“朱成功”,不然也称不上是“国姓”了。而我们熟悉的“郑成功”一名不伦不类,是清朝收台后对他的称呼。
就郑芝龙早年经历来看,他是一个投机分子,而非为明朝复兴奋斗的坚定战士,于是在清朝利诱之下就投降了。反倒是郑成功力劝父亲不成,跑去孔庙焚烧儒服,向孔子痛哭发誓,说:“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仅谢儒衣,祈先师昭鉴!”书倒真是没有白读。
那一年他才22岁,在精神意义上完成了弑父,掀开了人生的新篇章。纵观其在大陆生活的32年,前十六年他在成长为一个儒生,后十六年他成为了郑氏海盗集团的领袖和忠于明朝的斗士,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斜杠青年之一。
郑成功将郑家内部亲戚领有的兵权逐步收归自己一人之手,在东南沿海多次与清军爆发战斗,其中最有希望逆转形势的一次是1658年与张煌言联合北伐攻入长江围困南京,却中了清军缓兵之计没有下决心攻城,反被清军突袭,不得不退回福建沿海。
北伐失败后,郑成功为取得一块稳定的根据地,动起了台湾的脑筋,准备驱赶在台湾殖民的荷兰人。1661年郑军渡过台湾海峡,先后迫使荷兰在台湾的两大据点赤嵌城和热兰遮城投降。1662年,盘踞台湾南部长达38年(正是郑成功出生那年荷兰人入侵台湾岛)的荷兰人最终被赶出台湾。他在台湾建立稳定政权后,还因为在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当地华人,准备征伐马尼拉。
不过新政权也总是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国库紧张。所以郑成功到达台湾后,下令屯垦,正是此时与台湾当地原住民爆发了冲突。坦率地说,为了加强屯垦郑家军确实对原住民采取了暴力手段,但政治抚慰还是主导。双边关系也不是就紧张到一触即发。
有民间传说称郑成功寻访高山族部落,部落首领拿出金、银、草、土献给郑成功任其挑选。郑成功选择了草和土,退还了金银,说自己是来台湾收复土地而不是贪图金银的,因此让高山族心悦诚服(以这一传说为原型的故事《四盘礼品》还入选了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
当然真实历史上郑成功与原住民的关系可能也并没有故事里描写得如此和谐,但郑成功在台湾岛上停留也不过一年多一点,建立稳定政权不到三个月即撒手人寰,对原住民的暴行肯定到不了民进党渲染的那样恶劣。反倒是他儿子郑经继位后,“1670年,原住民和汉人移民冲突扩大到延平郡王郑经都要‘亲征’,派部将刘国轩扫荡了数个部落,其中反抗最强的巴泽海族,其男女老幼尽遭屠杀,几乎灭族” 。
从郑成功一生来看,他卷入明清鼎革的大漩涡,又处在西方殖民时代的冲突前线,最终赶走西方殖民者建立奉前朝正朔的地方政权,其生平之复杂,很容易被各方政治势力任意打扮。
台湾各路统治者对郑成功的解读
郑成功逝后,各路势力果不其然对其生平进行了符合自己利益的解读。
清政府收台后,康熙表面上赞赏郑成功,提赠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实际上并没有放松对郑家的警惕。郑克塽一家被迁往北京,台南延平郡王祠的前身也因清政府的忌惮,长期只能使用“开山王庙”之名。民间则多有流传郑成功创立了天地会等秘密结社组织反抗清朝。
1874年,日本悍然挑起侵略台湾的“牡丹社事件”,清政府才重视起台湾治理,次年在沈葆桢的提议下,才重修台南延平郡王祠,成为官方正式祭祀郑成功的场所。此时的延平郡王祠为福州风格建筑。
民间对郑成功的祭拜从未停止,根据2016年的统计,全台主祀郑成功的庙宇有450多家,祭拜者中也不乏太鲁阁族和阿美族等原住民。
日本占领台湾后,利用郑成功有日本血统,为自己占领台湾增加合法性,于是把台南延平郡王祠改建成“开山神社”,增加了日式建筑。这也是日本在台湾设立的第一座神社。
国民党退入台湾后,郑成功则成了立足台湾反攻大陆的代表人物,1949年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在答复“台湾地位问题”的询问,评价郑成功是“热爱自由、冒险、忠贞、舍己为人、随时随地怀抱灭清复明、收复大陆的志愿”。1963年国民党当局开始举行“郑成功中枢祭典”,直到2017年降格为止。台南延平郡王祠福州式与日式建筑也被拆除,改建为钢筋水泥的仿中国北方建筑。
后来随着台湾本土意识的觉醒,特别是民进党这样的台独政党上台之后,民进党有意把郑成功解读为台湾独立建国的先行者。2002年,陈水扁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候的“总统府资政”姚嘉文就讲过:
“中国大陆也在同时庆祝郑成功来台纪念日,但却是扭曲郑成功开台历史。三百四十一年前,郑成功因不愿接受清朝统治而来到台湾,开国立家,并建立‘延平王国’,这些历史真相必须还原与清楚呈现,对于先人奋斗过程我们更应该了解。”
说起来,民进党的基本盘是以闽南人为主的本省人(详见《谁更爱台湾?》),陈水扁和姚嘉文两个闽南人这样解读祖籍闽南的郑成功,倒也有其歪理在的。那么为什么蔡英文又会换一种说辞,搞“去郑成功化”呢?
从“去郑成功化”到“去中国化”
蔡英文上台以来,“去中国化”越来越激进,风评被害的可不止郑成功一个人。
今年八月,新修订的台湾十二年教育新课纲草案通过,高中历史将不再分为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台湾史、东亚史及世界史三个领域,将过去的中国史内容大幅删减,从原本的1.5册内容缩减为1册,并放入“东亚史”的框架下。中国史不再单独存在。
故意切断与大陆联系的时候,倒霉的还有秦晖提到的另一位广受两岸各阵营赞誉的人物孙中山。遥祭南京中山陵是历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后的例行仪式,而蔡英文也取消了这一仪式,还淡化了中山诞辰150 周年纪念日。
在2017年降格“郑成功祭典”的同年,蔡英文当局还取消了“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
至于废除“蒙藏委员会”等明里暗里切断与大陆联系的大小动作,蔡英文当局也没少做,就不多提了。
然而正如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王晓波的话说:“既然把郑成功、清朝和国民党政权都视为外来政权,那民进党当局算不算外来政权?蔡英文执政的正当性又在哪里?”蔡英文当局从哪里解释自身合法性?
某种程度上蔡英文选择了原住民的视角,她以“转型正义”为名,代表当局对原住民道歉,提到的是“我们只会用强势族群的角度来书写历史”、“历来的‘政府’,对‘原住民族’传统文化的维护不够积极”、“‘政府’在雅美族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核废料存置在兰屿”以及郑成功等“曾经来到台湾的政权,透过武力征伐、土地掠夺,强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权利”等等。
历史上台湾统治者和所谓的“外来移民”确实对原住民亏欠很多,但是究竟谁该道歉呢?蔡英文轻描淡写提到的日据时期“理番政策”,导致台湾少数民族有八分之一人口被杀。除此之外,正是移民进台湾的闽南人和客家人与原住民争夺土地,才使原住民生存空间大大缩小。
以前“福佬沙文主义”不对,现在蔡英文的道歉就做好了吗?核废料仍然堆在兰屿坑害原住民,民进党在《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中排除原住民,设立在“总统府”下的“原住民转型正义委员会”也不具备调查权。蔡英文对原住民的道歉,不过是作秀而已,落实最快的反倒是抹黑郑成功。
原住民中的有识之士也批评蔡英文行消费原住民之实,但也有政治投机分子借机搞事情。阿美族民进党“立法委员”Kolas Yotaka,在地方上还颇有建树,但成了“立法委员”后,多次提出切断文化联系的提案,比如废止蒙藏委员会(提出此提案的“立法委员”还有陈其迈等)。后来她提出“郑成功来台对西拉雅平埔族及原住民而言,造成许多平埔大社消失灭绝,族人顛沛流离逃至山区,就像蒋介石在二二八杀害台湾人一样,主祭郑成功不应由中央政府执行”,“内政部”即应要求取消遥祭黄帝陵仪式并降格“郑成功祭典”。
Kolas Yotaka所作所为,似乎是偏要与大陆对着干,搞原住民独立建国那一套。她去过达兰萨拉见大和尚,还搞过“新西兰毛利族来台溯源之旅”,并访问过帕劳,可是台湾原住民和毛利人、南太平洋诸民族的联系已经很微弱了,这么搞岂不是很荒谬吗?
世间已无郑成功
蔡英文当局的“去郑成功化”,不过是其“去中国化”的一个小部分。而“去中国化”又彰显了蔡英文当局的文化焦虑——如果把台湾人中的中国文化去除,台湾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原住民确实与南岛民族有着血统上的联系,但是他们分家也都已经几千年了。而自从以颜思齐和郑芝龙为代表的大陆移民开发台湾,特别是郑成功彻底驱逐了西方殖民者势力之后,台湾历史就是从大陆来的闽南人、客家人等民系与原住民互相融合共同形成的。目前原住民只占台湾人口的2%,那剩下98%的大陆移民后裔难道还得统统赶回大陆吗?
原住民确实命运多舛,无论是荷兰殖民者、郑氏政权、清政府、日本殖民者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都遭受过压迫,但民进党借此搞“去中国化”,构建台独历史观,只是在消费原住民的苦难而已。原住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补偿而不是被台独当枪使。
说回郑成功,他本人原本不该承担这么多历史意义的,他对台湾岛的主要贡献还是彻底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他在台湾岛也就生活了一年多,而大陆移民台湾的浪潮则在明清两代持续了几百年之久,他也没参与多少对原住民的迫害。
某种程度上,英年早逝是他的幸运,既不用承担镇压原住民的责任,也不需要作为事实上的分裂台湾负责人(郑经和郑克塽多多少少成了分裂台湾的反面人物)。民进党在他身上下文章,不过是令人不齿的台独动作而已。
当然,估计他本人是不会认同“英年早逝是他的幸运”这种观点的,毕竟壮志未酬身先死。如果他活得长些,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
设想这样一条世界线:郑成功在处理原住民的问题上比他儿子郑经老练,以安抚为主,没有造成大的流血事件,同时很好地开发台湾,根据地得以巩固;等到三藩之乱爆发,养精蓄锐多年的郑成功完全可以趁机反攻,以其军事才华深入长江截断运河,清朝入关二世而亡不是没有可能,至少也能把康熙爷吓出一身冷汗,他所骄傲的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弹压葛尔丹等功业可能都要等一等了。
以郑成功的年龄,未必不能做到——吴三桂造反那年61岁,如果郑成功还活着,也就只有49岁而已。
既然思维都发散到这里了,不如脑洞再大一点。假如未来的某一天,世界形成了类似《1984》里的局势,即有一个大洋国,依托海洋经略世界;有一个欧亚国,横跨欧亚大陆;还有一个东亚合为一体的东亚国,与书中不同的是中国主导这个东亚国。那么这个位面的东亚国说不定会比现在还要推崇郑成功,毕竟他是抵抗北方民族入侵(暗指“欧亚国”)、驱逐海上殖民势力(暗指“大洋国”)的人物,又兼具中日两国血统,是东亚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郑成功的复杂性,使其具备了远超现实的被解读的可能,所以在未来几百年,说不定他的定位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并被长久铭记——愿他的魂灵得到安息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