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体制外高中,是种怎样的体验?
本文由闷墩儿妈口述,斐妈整理。
本文主角——闷墩儿,现就读于成都某中天府校区国际部,今年9月份上高三,TOFEL & SAT考试成绩优异,目前已在准备向美国几所向往的学校投简历,等待录取结果。
闷墩儿的升学路径
小学 关键词:有意识引导
小学六年,闷墩儿就读于成都某江路小学,公立名校。
小学期间,闷墩儿妈和很多家长一样尊崇素质教育,广泛培养闷墩儿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虽然并非每一样都坚持到了最后。好在闷墩儿展现了在舞蹈方面的天赋,一直坚持学习中国舞,并考取了最高级别的证书。
闷墩儿妈一直希望孩子能出国留学,所以有意识地从小就开始培养闷墩儿这方面的兴趣。幼儿园、小学也给她报过泡泡英语,但重在培养兴趣,效果好不好并未有硬性要求。小学四、五年级的暑假还给她报了美国的夏令营,闷墩儿在对美国的生活、文化、教育等逐渐有了一定印象后,萌生了想出国读书的念头。自夏令营回来后,闷墩儿认为一般的英语培训强度太低,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于是从六年级开始主动要求学习新概念英语。
小升初 关键词:提前规划
小学六年级时,闷墩儿一心想考进成外或实外。但由于小学时期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一路素质教育过来的她也没有参加任何针对性的培训,以这种状态去和身经百战的应试派同学PK,无疑是毫无竞争力的。因此,意料之中,闷墩儿没有考上她想去的私立学校。退而求其次,后择校进了成都某中天府校区。
闷墩儿妈的小贴士:小升初,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想提前规划好,选好到底走哪条路。
如果要考私立,就必须要提前着手准备:奥数是一定要学的,考私立题目里一定会涉及。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去找与私立学校相关的培训机构或老师补习培训,进一步让孩子熟悉考试的范围、题型及难度。
当然,如果打定了主意走公立这条路,奥数、培训都可以不上,还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不过要上一所好的公立也不是辣么容易,要么摇号运气好,要么得提前向这些学校投简历,希望能被择优录取。当然,有关系和给高价的不在此考虑范围之内。
初中 关键词:找到目标
虽然过程是曲折了点,但结果还是很好的。闷墩儿进的这所中学是成都著名的公办新贵学校,高考本科率98%以上,一本率约86%,水平很高。
进了初中,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加上学校管得很严,相比小学压力明显增大。初中三年,闷墩儿的学习生活忙碌但却充实。寒暑假也没闲着,闷墩儿妈也鼓励闷墩儿多出去走走,看看书本外不一样的世界。
初一暑假,闷墩儿妈给孩子联系了新西兰的一所高中,7月中旬开学,8月底放假,6个星期,正好可以读完一个完整的学期。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对闷墩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人在国外,住在学校安排的寄宿家庭,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甚至连个讲中文的人都没有。而闷墩儿妈对她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平安地回来!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冒险或叫赌博,但其实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因为相信孩子,所以妈妈选择放手。
闷墩儿不负所望,顺利度过了这个暑假,同时她的独立生活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自我保护和调节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当她第二年再去的时候,闷墩儿妈就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担心了。
开阔了眼界的同时,闷墩儿也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的方向,打定主意要到美国去留学。
人最怕就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意愿,那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就明确了。因为要出国,闷墩儿开始猛攻自己的英语,除了在学校里上课外,周末还要抽时间在外面的培训机构补习英语,向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初三毕业,闷墩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校的高中国际部,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高中 关键词:体制外
舍弃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体制外高中的学习内容相比之前初中而言,注定会有很大的调整变化。要读国外的大学,就必须读国外的中学课程,以外语为主要语言。
课程设置
文化基础课程:国内高中文化课程(应付会考)、英文写作、美国历史、英美文学
标准化考试课程:TOFEL、SAT、AP
素质拓展课程:国学、心理学、摄影、第二外语、社会实践、礼仪、烹饪、摔跤等。
确切来说,体制外高中也属于应试教育,和体制内别无二致,只不过体制外高中应的是外国的高考,体制内高中应的是我国的高考,那么学起来自然南辕北辙。
美国的高考当数SAT,全称是“学术能力测试”。这个能力测试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跟TOFEL、GRE等考试一样。每年有6-7次 SAT考试,SAT成绩两年内有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学校招生时看学生历次SAT考试的最好成绩。因此,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
正因为这种不同于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合理考试制度,所以就读体制外高中的学生虽然学习内容也不少,但学习压力会小很多。毕竟,隔两个月就可以考一次TOFEL和SAT,不断刷高分,不断冲刺自己。随着分数越来越高,学生的压力会逐渐释放,而不是将压力一直积攒到高考的最后一秒。
高中三年,前两年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因为高三上学期就要开始申报国外的学校,所以前两年就是努力刷分的黄金时期。于是,闷墩儿妈从高一开始就给她报了摔跤课程,让娃娃参加一项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既释放了压力,也锻炼了身体,有利于身心健康。
就读体制外和体制内高中的学生最显著的区别是越到高年级,前者越轻松,后者越紧张。也正因如此,体制外高中还可以给学生开诸如摄影、心理学之类那么多的素质拓展课程,学生们确实还能保有这份闲心。
闷墩儿和她国际部的同学们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未艾公益社”,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除了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他们也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了温暖。不走寻常路的他们,为我们诠释了“独木桥”外路更宽。
闷墩儿妈的小贴士
娃娃的兴趣爱好受家长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发展,但仅是有意识地引导而已,万不可把我们的意识强加给他们,当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我们的希望有出入时,也不必郁闷,只要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就应该鼓励和支持,才能让他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每个娃娃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只能说尽量做好每一步,让自己和娃娃都少些遗憾。也不要拿他们和别人的娃娃比,其实娃娃自己心头一直在跟别人比,只是不希望我们说出来罢了,所以每次不管她考得好还是不好,我都很淡定。读书除了努力,更重要的还要有天分,所以不是每个娃娃都能考清华北大,也不是只有考名校才叫有出息,让自己和娃娃快乐和幸福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在逼娃娃的同时,也是在逼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只希望闷墩儿以后能从事她喜欢的工作,这就足够了!
斐妈来刷个存在感打个总结
从闷墩妈的分享来看,体制外高中有一定的优势:
1、升学压力较小,不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2、课业压力较小,但不是说学习完全轻松、快乐。想要学好,到哪里都一样。
3、实践活动较多,教学形式更多样。
当然体制外高中也并非适合所有的孩子和家庭,毕竟这是截然不同的一条升学路径。所以,选择之前还是要谨慎的,毕竟:
1、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体制内没那么可怕,体制外也没有那么轻松。
3、体制内转体制外容易,体制外想转回来有难度。
很多人认为体制外教育不如体制内教育“扎实”,走体制外路线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但斐妈不这么认为。
大家难道都未曾抱怨过曾经中学学的知识现在都已抛诸脑后忘光光了吗?我们曾经在学校学了那么多所谓的“扎实”的知识,但真正有意义的又有几多?纯粹是为了应试而学习,学完了到头来却发现埋没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如果我们还是不加反省地以“扎实深入”自诩,只是要孩子牢牢掌握各种思路和答案,那么我们会不会实际上就是把孩子摁在我们当年走的那条老路上重蹈覆辙呢?
从小学到高中,连续十二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追找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优势科目。就像耕地的牛一样,只知不断耕地,但却不知道自己为谁而耕,喜欢耕什么样的地。
不考虑最后的升学,至少孩子可以有放松的心态和充分的智力刺激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到自省的能力,并且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