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发布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 21岁TreelabCEO何浚炫是最年轻

前几天,胡润百富发布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2020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

这份榜单齐聚中国184家企业的208位青年才俊,平均年龄28岁。

其中最年轻的创业领袖,来自企业科技行业Treelab的CEO何浚炫,今年才21岁。

根据榜单公布者胡润给出的数据,这些年轻领袖中有四分之一都获得1亿元以上的融资。

同是20多岁的光景,有些人觉得要及时行乐,有些人想奋斗却不断迷茫。

而有些人则早已活成人人都羡慕的样子。

1、不跟别人比,
不代表可以不努力

看到这些青年才俊,有人会说:

“这种榜单看看就行,我们普通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开开心心就好。”

可这些用“平平淡淡才是真”自我舒缓的人,就过得很开心吗?

往往未必。

面对现实,妥协的姿态总显得不够体面,只好用云淡风轻去遮掩曾有过的不甘平庸。

时间久了,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只是内心仍不免偶尔的抽搐。

这种抽搐在同龄人的成就前得以具现。今年9月,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出现在“2020深圳创富百人榜”上,现年29岁的他是百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聂云宸出生于普通家庭,毕业于专科院校,却白手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让喜茶全球拥有500多家门店,估值超160亿元。

而面对这样辉煌的成绩,评论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2016年,何伯权携手IDG资本投资1个亿,让聂云宸的喜茶得以迅速扩张。

可许多人只看到聂云宸得到了投资,却不思考为什么是他得到投资。

其实聂云宸创业之初,喜茶只是广东江门的一家街边小店,他本人也没有任何行业经验,连奶茶如何调制也不知道。

在门店持续亏损的半年里,聂云宸按捺住焦虑,认真研究奶茶的配方,以及调配的比例。

不仅如此,他还要操心和门店相关的事。由于资金短缺,店面早期的品牌Logo和装修风格,都是他自己在电脑上绘制的,往往一搞就是通宵,没有休息就去店里招呼客人。

在创业的起步阶段,聂云宸不厌其烦,将每一件事做细。

以宣传物料为例,即使是一个像素的偏差,他都能看得出来;在调配奶茶时,助手多放了一克盐,也逃不过他的舌头。

得益于聂云宸的精益求精,喜茶扭亏转盈,并不断扩大营业规模。

到了2016年,喜茶已开遍广东,得到投资自然是水到渠成。

《认知突围》中有一句话:“机会每天都有,只在于我们是否具备了开启机会的条件。”

认知到这一层面的人,会不断地苦练内功,自我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机会是一个必然而非偶发事件。

而一些人则在“为什么我遇不上贵人”、“怎么没人来投资我”的抱怨中消遣度日。

不论过去多少年,变的只是被他们评头论足的成功人士,不变的是他们指尖劈里啪啦的键盘声,以及站在原地彷徨的姿态。

2、何时起步都不晚,
不是说给年轻人听的

想起之前一段很火的演讲视频。

在高中开学典礼上,校长告诫学生们要努力学习,为的是两年后能去理想的大学,五年后进入世界顶尖的公司上班,随后拥有圆满的家庭。

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

这番话以“人生是自己的,不该被催赶”为主题收尾,赢得了满堂喝彩。

许多人回首自己按部就班的过往,看了这段视频甚至有顿悟的感觉。

殊不知这种顿悟,只是一种自我曲解后,对年华蹉跎的听之任之。

很多时候,一个老生常谈的90分道理和一个标新立异的70分道理,人们总会把后者提升到120分的高度。

事实上,从毕业到35岁这大约10年的时间里,人的精力处于最好状态。

各类资源和机会都会向年轻人倾斜,而且这一阶段还不需要为了家庭而过于分心,正好能专注于事业发展。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这句话一点问题也没有。

当我们还在安慰自己,不要急,慢慢来,人生要在从容中寻求自我的时候,一些同龄人早已靠着野蛮生长成就了真正的自我。

面对一份胡润U30榜单,在“被同龄人抛弃”的焦虑中,我们要学会的不仅仅是从容和淡定。

既然手握着值得奋斗的青春岁月,就别想着谁在30、40、50……几岁起步时照样成功了。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嫌晚”这句话,是对东隅已逝者的鼓励,不是年轻人延后努力的理由。

你可以不循着别人的人生轨道,但不意味着你不需要时刻鞭策自己。

3、成功的方式,
并不都是你喜欢的

今年2月,年仅28岁的程序员郭宇宣布退休的微博,引起无数打工人的羡慕。

当无数同龄人还在挤地铁时,他却已身家过亿,远赴日本去享受快意的人生。

回溯他的经历,我们发现郭宇的人生巅峰,来得并不偶然:

最初,郭宇靠着努力自学,给高中时的社团搭建网站。

大学时,别人忙着谈恋爱打游戏,他却经常熬夜写代码,在计算机领域拼命钻研。

大三时,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非科班出生的郭宇被招入支付宝做实习生。

3年后,郭宇进入糗事百科,后来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他一举成为资深技术专家,分到上亿期权,这才有了如今的身价。

许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但从郭宇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你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之前,必然要经历一段不那么被喜欢的,自我锤炼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般分为三步:

一是大量输入。

在目标迷茫之时,唯一要做的就是大胆尝试,不断输入,即使找不到自己擅长的,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愿尝试。其实只要硬着头皮去干,赢了固然好,输了也没什么损失,反而能让今后的自己少走许多坑。

二是深入思考。

在对一个领域有足够的信息输入后,我们会发现身边早已囤积了无数竞争者。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一种纯粹的喜欢转为对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

哪些是市场所需要的,相对而言是别人做不了而你又很拿手?

这三个维度的交集往往就是个人的价值所在。

三是持续实践。

将目标所需的能力进行拆解,逐一打磨、精进,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却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那些年纪轻轻就获得极大成功的人,无不热爱自己的事业,但也比同龄人犯了更多的错,吃了更多的苦。

听过这么一句话,惟有骨肉的撕裂,才有生命的长大。

而年轻赋予了我们饱满的血肉,正是自我撕裂的最好时光。

写在最后

1941年,21岁的张爱玲没有理会母亲的建议赶紧嫁人,而是逼着自己奋力拼争。

在大冬天里,她抱着小说稿一家一家敲杂志社的门。

在无数次的被拒绝后,她的《沉香屑》被《紫罗兰》的主编周瘦娟看中。

此后的两年里,张爱玲先后撰写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红透了整个中国。

这时张爱玲年方25岁,她说:“出名要趁早!”

趁年轻获得成功的价值,不在于财富自由,而在于人格独立。

在没有的时候谈得失,叫自遣;在得到的时候谈得失,才叫自我。

愿你努力活出自我,别等所有的时光被蹉跎辜负,才在未来某个时候转过身来。

回望尘埃覆盖下那泛黄的画面,感叹一声那是我最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