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真的有个满地捡钱的年代
91版徐克的《黄飞鸿》。
洋人广发告示,宣扬西方有金山,引得码头上劳工纷纷驻足。
起初黄飞鸿还是将信将疑,直到撞见从那儿逃回的难民,九死一生,满身狼狈。
末了,他挫败洋人阴谋,感叹国内才是真正的金山。
©《黄飞鸿》结尾
黄飞鸿不相信海外有金山,但我是信的。
不然,老牛仔不会一次次地抄起铲子挥了又挥,更不会将一抔抔泥土在溪流里涤了又涤。
淘尽泥沙的锅底露出金光点点,老牛仔一脸笑意。
©正在淘金的老牛仔
洋人没有骗我们,海外确实有金山,真有那么个年代,一波波淘金者结队成群,前赴后继,脸上总挂着藏不住的笑容。
至于老牛仔,来自《巴斯特·斯特鲁格斯的歌谣》第四个故事,而淘金潮,则来自美国上上个世纪。
1799年,约翰·里德还是北卡罗莱纳的一介农民。
一天,他和儿子在农场闲逛,发现草甸小溪里躺着块8公斤重的黄色石头,觉得好看,顺手带回家做了门挡。
里德不识货,这是块金矿石,三年后,被城里来的珠宝商看到,花3.5美元骗了过去。
虽然石头后来以3600美元卖出,珠宝商赚了一笔,不过,里德却没蠢一辈子。
第二年,他便把农场改成矿场,翻身做了富翁,还掀起周边地区的掘金潮流,史称美国第一波淘金热。
©左为当年周边出现金矿的地区,从南到北,时称“卡罗莱纳金腰带”,右为当时的淘金者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北卡罗莱纳依旧如火如荼,隔壁的佐治亚突然热火朝天。
第二波淘金热开始在1829年,8月,佐治亚州当地报纸登了则新闻,宣称下属县城发现两座大型金矿。
消息传的很快,淘金者几乎瞬间从人满为患的北卡罗莱纳涌到佐治亚,不过有个问题。
绝大部分矿存丰富的土地处于印第安人控制,并不欢迎白人。
于是1830年,时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出台了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驱逐法案》,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佐治亚的切罗基部族。
©切罗基人在迁徙路上受尽虐待,很多人在途中去世,后称“眼泪之路”
虽不人道,却仍阻挡不了白人对金子的热情,仅十余年后,美国最大规模的淘金潮拉开序幕。
而故事开头总是大同小异,这次是一个叫詹姆斯W·马歇尔的加州木匠发现了金子。
©1848年1月,詹姆斯W·马歇尔给老板修建锯木厂时,在周遭河流中发现了零碎的金片,从而开启第三波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右为马歇尔站在锯木厂前
此前,加州还属于墨西哥,阴差阳错,同年2月结束的美墨战争让他永远失去了这块土地。
墨西哥人不清楚马歇尔的发现,更不会知道这块土地惊人的黄金储量,后来的日子,加州成了美国最大的淘金中心。
而马歇尔的发现在同年8月被《纽约先驱报》登出,引发了世界级的淘金热,近30万海内外移民来到加州。跃跃欲试。
©《纽约先驱报》,第一家报道加州黄金的媒体,右为1850年去加州淘金的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淘金者里首次出现了国人身影,他们便是《黄飞鸿》里提及去金山打拼的劳工。
©来自中国的淘金者,身卑言微,不仅没赚到钱,更是受尽种族歧视与暴力
也正是拜其口耳相传,加州的港口城市圣弗朗西斯科,如今已更多被国人唤作旧金山。
©加州淘金热前,旧金山仅是一个停靠废弃商船的鬼城,1850年已然跃居成全美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待最后一波淘金热来临时,已是1896年,在阿拉斯加。
倘若不是詹姆斯·梅森在克朗代克地区发现了黄金,或许美国人一辈子都鲜会涉足这块冰雪交织的荒地。
©詹姆斯·梅森,阿拉斯加州克朗代克地区的印第安人,黄金的第一个发现者
而克朗代克淘金热或许规模不是最大,但绝对够整齐划一。
消息最先传到南部的西雅图和旧金山,从第三波淘金潮慢慢归于平静的人们,一下炸了锅,成千上万的人涌入阿拉斯加,甚至连西雅图市长,也未能幸免。
©1897年从旧金山前往克朗代克的淘金者
事实上,克朗代克并没有加州那般丰厚的矿存,反倒因天气严寒与长年冻土,淘金变得得不偿失。
而新来的淘金者也并未坚持多长时间,1900年,人群开始轰然散去,如同当年来时那般迅速。
关于克朗代克淘金热的突然消长,多年后,杰克·伦敦在小说《野性的呼唤》里道出了原因。
那是人们被现代文明束缚久了,灵魂对回归野性的集体性躁动。
正如小说里狗渴望变成狼,人们期盼的也可能并非是金子,而是淘金年代的狂野生活。
伴随最后淘金热的散去,美国人永远失去了这种生活,换来的是血肉铸就的巨大财富。
电影里,老牛仔掏出平底锅,装盛新掘出的泥砂,舀上些溪水,来回涤荡,几经往复,质量大的金砂便沉淀在了锅底。
利用密度淘金最早由古罗马人开创,亦是美国早年淘金热最为普遍的方法。
©电影里的老牛仔淘金和当年实际淘金,平底锅也称作金锅
门槛低,只需一口平底锅便可作业,灵活便捷,易于携带,加州淘金热刚开始时,有个叫塞缪尔·布兰南的商人光靠卖锅便成了百万富翁。
©塞缪尔·布兰南
而缺点亦是相当明显,效率低,产量少,久之,土壤表层的金砂还越来越稀少,想要发大财,显然行不通。
所以,这方法后来被用于定位大型金矿,如同影片里老牛仔用它来寻找“金地先生”。
©老牛仔打了数十个实验坑,正是利用此法找寻黄金矿脉
待大型矿脉确定后,该方法的加强版便派上用场。
同样是利用密度,淘金者多将矿岩炸开,用水枪冲刷砾石,随后将捲裹着泥沙的水流引到筑好的水渠,水流翻涌带走杂质,金子便留在了渠底。
©1857年,加州的水枪冲击和水渠引流
方法升级后效率显著提升,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而来。
早年,由于淘金的浆水并不回收,放任肆意漫流,导致下游地区出现明显的泥沙淤积。
据统计,1853至1884三十年间,加州中央谷地地平面因此抬高了2米,旧金山湾的部分河床更是上涨6米,直接影响到城市安危。
于是,1884年后,此法被勒令禁止,不过,工业革命那会已相当成熟,淘金者有的是办法。
譬如硬岩开采技术,通过挖掘和爆破深入地下,直接在岩壁上对金矿石进行筛选开采,无需任何用水。
©在克朗代克的第四波淘金热中,该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左),该地区多为冻土,开采前会用热蒸汽解冻(右)
而当年随浆水一起流失的碎金,伴随疏浚技术的发明,得以重见天日。
©黄金挖泥船,通过疏浚技术抽取当年沉入河底的矿物残渣,进行黄金再提取
为金子,人们可谓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也正是这股贪婪,采矿技术在那个年代才得以腾飞。
淘金热促进了采矿的进步,也推动了后来的西部电影。
作为美国西进运动的缩影,西部片里不一定有淘金,但淘金十之八九只出现在西部片里。
将淘金故事第一次搬上银幕的是1915年的《铁应变》,出自雷金纳德·巴克导演之手。
©《铁应变》,讲的是一对情侣在加州淘金时的爱情故事
这人生长在加州,饱受淘金文化熏陶,尔后,更是将导筒对准于此。
与当时其他西部片不同,他喜欢用淘金人的爱恨纠葛来想象那个年代的率性自由,三年后,又紧接拍了《克朗代克的卡门》,讲的是淘金者的三角恋。
©1918年,《克朗代克的卡门》
巴克拍了不少,但将该类型推向高潮的还是卓别林。
1925年,《淘金记》上映,流浪汉的爱情藉由淘金得以两全其美,重新点燃美国人对那个刚逝去年代的记忆。
©《淘金记》,以克朗代克淘金热为原型创作
不过,儿女情长并不能道尽淘金年代西部的狂野,正确打开方式,理该是《碧血金沙》里的那股快意恩仇。
©1948年,《碧血金沙》,没有女主角,讲得是牛仔们为争夺金矿厮杀的故事
亦是1966年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牛仔、江洋大盗和杀手之间了上演了一场旷世对决,只有金子和枪声,不用女主,依然叫人热血喷张。
©《黄金三镖客》
牛仔们为女人决斗,为正义决斗,更为黄金决斗,不论何种,都是荷尔蒙铺张的狂野,自由随性的迷人。
所以,西部片里的淘金故事被观众津津乐道,而直至淘金热沉寂百年有余的今天,银幕上的遐想却从未停止。
如同2013年的《北国淘金梦》,让人依稀梦回百年前的淘金之路。
©《北国淘金梦》,讲的是一群赤贫者寻找金矿翻身的历程
又是2014年的剧集《淘金年代》,亦仍在描绘克朗代克淘金人的画卷。
©《淘金年代》
而西部题材轻车驾熟的科恩兄弟自然也不会失手。
《巴斯特·斯特鲁格斯的歌谣》里淘金的老牛仔在草甸小溪中汲取金砂,也从抢夺金矿的枪口下死里逃生。
科恩兄弟缅怀那个年代,野性和文明并济,日落黄沙,牛仔马上,掠过西部荒凉,扬起黄金遍野。
那也是今日每个美利坚人的梦寐以求,曾真实存在,也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