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盛夏》还原原著令网友失望 欧容新片被嘲地摊文学

80年代的法国海滨小镇、无穷无尽的阳光和夜晚、青春少年的完美肉体,再配上一曲The Cure的《Inbetween Days》……几个月前,《85年盛夏》仅凭预告片就刷屏了影迷们的朋友圈。

鉴于欧容是一位经常在LGBTQ题材边缘疯狂试探的法国导演,大家凭空猜测这要么是法版CMBYN(《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要么是2020版的《我自己的爱达荷》。但没想到几天之内豆瓣评分跌至6.9,这部年度期待之作似乎拉胯了。

《85年盛夏》改编自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于1982年出版的小说《在我坟上起舞》。

其实从书名就能看出,这是一部略带中二气息的青春文学作品,但欧容尽可能还原了原著,该拍的一样都没落下。这导致许多网友观后大失所望,CMBYN尚且有小甜茶在火炉前失魂落泪,而这部却只有神经症发作的英俊少年在爱人坟头上蹦迪。

男主Alexis,16岁,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男孩。
在电影开篇,他直面镜头,脸色苍白如蜡。“死亡、尸体、棺材、坟墓”这类词汇在他口中高频出现,活像一个心理不健全的问题青少年。

但这是欧容用来误导观众的惯用手法。事实上,Alexis只是个受情伤所困的柔弱男孩,他没胆量杀死任何人,连自杀都不敢。
所以在观看《85年盛夏》时,有必要分清两条故事线,一个是Alexis笔下的小说世界,一个是小说世界之外的真实世界。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欧容的电影一直都是如此,他善于用文学手法驱动电影,并逐一取消“真与假”的界限,其执导的《登堂入室》正是此类风格的代表。
片中克劳德是一个靠“偷窥”别人生活来完成写作的学生,他被语文老师鼓励以此方式创作,但随着文本的堆积,克劳德写下的故事入侵了现实生活,以至于观众再也分不清电影的哪些部分来自现实,哪些部分来自克劳德的创作。

而在《85年盛夏》中,真实世界的故事很单薄,无非是两个男孩子的相恋和别离,与大多数普通人的青春期并无差别,但是在80年代,少年之间的特殊情感仍是保守的,所以他们几乎是秘密私会,情窦初开在荒野之间。

但Alexis笔下的小说显然要劲爆和做作多了,如果非要概括一下这个矫饰的故事,大概就是地摊儿文学。
比如Alexis如此描述他们的相遇。
某一天,Alexis在小艇上酣睡过去,醒来突遇暴风雨,随后落水的Alexis遇到了救世主一般的David……

这种情节简直像从神话故事里抄来的,Alexis在小说里有意识地把恋爱对象完美化,而且这手抓缆绳的造型和姿势无疑复刻了大卫雕像。
随后这段爱情的发展更是迅疾到让人一头雾水,面对懵懂的Alexis,David显得过于主动了,他用各种小伎俩引诱Alexis留在他家,甚至让Alexis留在店面做帮工,随后他们看电影,去舞厅,骑摩托兜风,有着大把的时间谈情说爱,做了一切恋人之间该做的事。

不仅如此,他们还彼此宣誓,活下来的人会在亡者的坟头跳舞。虽然小说之外的Alexis的确因为破坏坟墓被捕,但我们无法辨识这些荒谬的剧情是不是被生生捏造的,因为他们可能不曾有过这种誓言,而Alexis必须在小说中为失常行为提供一个虚构的文本,用来减轻法律惩戒。

但如果说,小说里有哪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那大概就是爱情,Alexis对David有着近乎病态的痴迷,而这一段剧情也正是整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至少Alexis这单向的爱是炙热的。

故事注定走向狗血,Alexis发现David生活混乱,不停出轨,一场争执之后,Alexis夺门而出,随后David骑上他心爱的小摩托,因为超速行驶而当场去世。

如果把电影拍成生离死别的韩剧,显示就没法入眼了,所以欧容的手术刀也很锋利,他对剧情的切割主要围绕着两个核心,一个是“成长与死亡”,另一个是“人们改写记忆的本能”。
思考死亡正是成长的第一阶段,因为它意味着重生。其实仔细想想,哪个十几岁少年的日记本上没有对死亡的好奇和迷恋呢?
但是Alexis对死亡的迷恋是精神上的,David则是行动上的,方式截然不同。

电影中David父亲的去世让家庭支离破碎,但他和脆弱的母亲无法抱团取暖,这促使David一直渴求极致的、快餐式的快乐。
他曾说自己喜欢追逐速度,速度永远在前方,所以他的排解方式就是在公路上“飞驰”,这种行为离死亡最为接近,而他也确实因此失去了生命。

但是,如果一个悲伤的少年选择活着,他该怎样与世界共处呢?
Alexis提供了另一个答案,在文学老师的建议下,他在写作中疗愈自己,其实这也是借由写作编造一个全新的故事版本,让自己免于受伤。
于是在虚构与现实的纠缠之中,他做了一系列荒唐事,比如穿女装去停尸房看David的尸体,去爱人的墓穴挖坟,这些幼稚游戏的动机非常明显,他想让小说里的假故事成为现实。

这让他成为了外界眼中那个神经兮兮的青少年。
但与此同时他已经完成了对记忆的改写,借此覆盖掉心口上的伤疤,成了一个不会被现实轻易伤害的成年人。
其实片尾生活恢复平静的Alexis已经一语道破成长的真谛。
“唯一重要的,是要学会逃往你自己的故事。”

对于这部影片,有人喜欢前半段,有人喜欢后半段,前半段拍得绝美,与David的相遇让Alexis经历了一个“性觉醒”的夏天,他们抛弃世界,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彼此……

但在故事后半段,欧容把这出成长戏剧与心理惊悚元素巧妙迭合,冒着粉红泡泡的甜美肥皂剧瞬间与死神的尖刀并置。
伪装的情杀,对尸体的变态审美,多元的性别性向……如此种种无不散发着二十年前“欧容出品”的独特气息。

喜欢欧容的影迷很容易被这部影片重新带回90年代晚期其标志性的酷儿式心理剧之中,但细数欧荣近年来的三部电影,其实风格分歧很大。
2016年优雅的黑白片《弗兰兹》,心理惊悚度满分的《双重情人》,以及去年那部揭露神父性侵丑闻,带有纪录片性质的《感谢上帝》……这些作品虽然很优秀,但都没有《85年盛夏》来得这般亲切。

而且《85年盛夏》也有欧容的小心思在,这部影片呼应了导演1996年的短片《夏日吊带裙》,如果说是这部短片的衍生版也毫不为过。
在这部二十几年前的短片里也有两个俊美的同志男主,其中一人独自骑车去海边裸泳时邂逅了一名美丽女子,事后发现衣物被偷,男子只能穿着吊带裙骑着自行车匆忙赶回家中。

短片中的吊带裙和Alexis探望David尸体时穿的那件是非常相似,他也骑着自行车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家,而且这两部作品最大的共性是,年轻人的享乐主义似乎优于一切,他们随心所欲,对情感全情投入,乐于把生命体验打造成一串密集又毫不停歇的鼓点。

虽然《85年盛夏》被不少影迷吐槽“地摊文学”和“洒狗血”,但这个简陋的爱情故事不过是影片的布料,它来自一个青春期男孩对青春的幻想式总结,而整部电影其实是男孩的成长日记。

《85年盛夏》最珍贵的地方还在于它揭示了真实的青春状态,青春期的年轻人凭借对彼此的幻想就可以在一起,我们完美化对方,完美化爱情,完美化故事的结局。
爱情虚无缥缈,正因为幻想如此美好,如此纯粹,才会令人目眩神迷。
而一旦幻想破碎,最佳的方式,或许就像Alexis这样,做一个笔者,用故事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