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深圳市委书记发文:保私产防左倾
正值深圳特区设立40周年,前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在文汇报和新京报上刊文《路在何方》,厉有为是改革开放的功臣和推动者,文中提到,我国已经走到了改革开放的三岔路口上,第一条路是改革上层建筑,来适应现实的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第二条路是改变现在的经济基础,往回走,来适应上层建筑;第三条路是谁都不改变,维持现状,实行双轨制运行。以下为厉有为的原文:(转载自新京报)
2020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回望深圳的华丽蜕变,在改革仍在不断深化之际,我想提出一个思考——路在何方?
改革开放初期,根据以往的实践,有人提出取消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则认为,这是砍旗,万万使不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方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于是又有人主张搞几个经济特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但也有人坚决反对,说特区是租界,搞不得!
但当时胡耀邦同志坚定地回答,主权在我不是租界,经济特区可以搞,特事特办。才有了深圳的今天。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有利于生产力的大发展。但更有人坚决反对,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搞市场经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搞不得!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于是中国继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生产力飞速发展,到201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三位日本的三倍多。
在全国改革开放40余年之后的今天,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一批企业家脱颖而出,民营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占对外贸易的45%,占税收的50%,占GDP的60%,占科技创新的70%,占职工就业的80%,占企业数量的90%以上。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说明社会主义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国有,发展到这么大比例的民有,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探索、新实践、新境界。
行至此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是改革上层建筑,来适应现实的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第二条路是改变现在的经济基础,往回走,来适应上层建筑;第三条路是谁都不改变,维持现状,实行双轨制运行。我们现在正站在三岔路口。
路在何方?
搞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两条路径:一条路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民营与国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取长补短,自愿组合,共同发展。另一条路径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给国有企业下指标,兼并重组优秀的民营企业。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是在批判“私有化”的呐喊声中成长起来的,可见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大,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符合常识。实践已经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旧时的苏联传给我们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社会主义有私有制,资本主义有公有制(如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上市前就是百分之百沙特国有。沙特是社会主义国家吗?)对私有经济(民营经济)该不该与公有经济在法律、政策、制度等等方面都一视同仁?还是在法律政策上对民营经济低人一等,在资源配置上厚公薄民呢?目前这种情况在地方政府官员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我们又站在十字路口。
当前形势看,外部圧力大增。但我认为任何外部压力都不会圧垮我们!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有人说,美国压中国什么筹码都加上了,还有一个筹码:就是等着中国在外部压力下犯错误,自己垮台。在这个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稳定民心,其中关键的又是稳定企业家的心,使他们觉得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得到政府法律的确实保障,便踏踏实实地在国内拼搏、投资、发展。因而,就可以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等。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要下决心进行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突破,从理论认知、法律制度、实际工作上的突破!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会大有作为!一定会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