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撒哈拉生长出的浪漫 “好玩的作家”三毛与荷西沙漠爱情

三毛永远是自由的,不止是身体上的自由,也是心灵上的自由。在《国家地理》杂志上一睹撒哈拉的芳容后,她仿佛寻到了前世回忆似的乡愁,从此便将撒哈拉沙漠视为自己的梦中情人。

在完成一次直渡撒哈拉的经历后,她与荷西双双坠入了它的情网,再也离不开这片没有花朵的荒原了。

为你,我愿经历苦旅

或许在朋友和家人的眼中,三毛是看破红尘,自我放逐,一去不返也。但三毛想要奔去撒哈拉的欲望是明晰的,她将心中向往之地比作一份情怀,是常常挂在心上的“我要去沙漠走一趟”。

半生漂流,三毛始终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定居下来,也没有将心停留在某个地方,但她和她的心却因为荷西而真正地留在了撒哈拉。当所有人都不理解、不赞同三毛去沙漠受苦的时侯,唯有荷西一个人默默收拾了行李,去沙漠的磷矿公司找好工作,安排了一切,等待着她去非洲。

爱情!是个奇妙的东西,会为了一个人停留某地,会愿意洗手羹汤。

“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

贫瘠的沙漠,简单的家庭生活,在三毛的笔下变得富有生趣。心血来潮的解释但又说地头头是道:“这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载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

“蚂蚁上树”换名为“尼龙加工白线”粉丝当作了“鲨鱼的翅膀”还说请求三毛的妈妈不要再买了寄过来,这东西很贵,惹得三毛捧腹大笑,主动要求去帮荷西翻译给妈妈的信。

仅有的食材,被一位快乐的煮妇,烹饪成了丈夫眼中稀奇古怪的美味佳肴。或许三毛的这些行为在别人看来很疯狂,但在荷西眼里却是理所当然的。

为你,我愿风尘仆仆

对于三毛而言,刚到撒哈拉的日字并不好过,她同时面临着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的匮乏。看着荷西赶夜间交通车回工地,三毛会冲上天台看他的背影,会没有理性地流泪,会冲下去追他,脆弱得像个孩子。

三毛也是坚强与浪漫的,在荒山的夜晚,她独自甩开了企图侵犯自己的三个大男人,并且凭借自己救出来深陷泥沼的丈夫。

夜里的荒漠,危险四伏,但当荷西问她还要不要寻找化石时,她回答道:“要!”。撒哈拉条件落后,三毛为了装饰房子而四处奔走寻找材料,只为了建造一个属于她与荷西的“沙漠里美丽的家”。三毛与荷西都不算小气的人,待人也很和气,邻居们便抓住了他们这个缺点。每天早晨九点左右开始,三毛与荷西的家就不断地有小孩来要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都不会被归还的。家里的火柴用完了,三毛跑到隔壁房东家借火柴,上个星期才问三毛要了五盒火柴的房东不高兴地给了她三根火柴。

住在撒哈拉一年半了,荷西成了邻居的——电器修理工、木匠、泥水工,三毛成了——护士、老师、裁缝,这也都是邻居们“训练”出来的。

为你,将磨难当成浪漫
她找到了撒哈拉对自己的善意:常常赠送食物的荷西同事们、舍身救出撒哈拉威人孩子的沙巴军曹、默默为自己修补房子的哑奴……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里拷打出洁白。

即使生活环境恶劣,即使亲人在千里之外,即使她不喜欢当地人的一些恶习,三毛还是高兴地活着,她有着强大的信念,支撑着她为梦想这样的付出。

在这茫茫荒漠中,她教会了我热爱生活。

荷西的爱让三毛流浪的心有了停留之地,“好玩的作家”三毛让非洲这片贫瘠之地开出了生命的玫瑰。三毛用有爱和有温度的笔触,向我们呈现撒哈拉的美丽和温柔。

文明与文明的碰撞,在三毛书中也不再显得激烈与刺耳。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撒哈拉,然后,如三毛那般自由且浪漫地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