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碳九泄露事件:真的是一次糟糕的危机公关!
今天是记者节,本应是所有媒体人最荣光的日子,可是,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却在转发流传这样一篇自媒体文章《我用生命吸着毒气,你带着口罩说空气指标正常》。这篇槽点满满的文章,因为蹭了泉港碳九泄露事件的热点,瞬间收割了大量的流量,而两名当地记者,却无端成为网络指责的对象!
今天,我无意在这里探讨这篇文章的对错。毕竟,泉港碳九泄露事件,早已经成为自媒体狂欢的舞台。耸人听闻的标题,拼凑复制一些道听途说的所谓真相,一篇篇点燃网友怒火的爆款文章瞬间出炉,《我用生命吸着毒气,你带着口罩说空气指标正常》,仅仅是其中的一篇而已。我们当然要指责自媒体的无良,以人血酿馒头,说到哪里都是击穿社会道德底线的恶劣行径!但是,我们更应该深究的是,是谁为那些无良自媒体提供了狂欢的舞台?
就这起事件来说,当地主管部门或许应该为此负责!
事件起因于一次意外(至于是否是人为安全事故,目前还没有定论)
11月4日凌晨1点14分,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船舶与码头连接软管处发生泄漏,造成6.97吨碳九泄露。
事件发生以后,当地相关部门在当天至少发布了3份通报。第一份是《泉港区环保局关于泉港城区区域空气弥漫异味的情况通报》,主要内容是通报泄露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表示正在对事件进行处置。第二份还是泉港区环保局发布的,《关于东港石化碳九泄露事件处置情况通报》,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相关部门如何处置这次突发事件,并表示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大气VOCs已经降到安全值范围以内。第三份是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泉港区农林水局发布的一份《关于暂缓起捕、销售和食用辖区肖厝村海域水产品的紧急通知》。
事件发生后,当地部门在24小时内发布的一份通报
这是事件发生24小时内,当地部门向外界发布的三份通报/通知。我们认为,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作为权威机构,发布的通报或者通知,应该起的作用是两个:第一,满足群众对事件来龙去脉和处置进展的了解,第二,缓释群众的焦虑。然而,这三份通报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
在这起事件中,群众要了解的无非两个:第一,为什么会发生泄漏,是否存在操作不当或者其他人为因素?第二,碳九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危害?
然而,我们看三份通报/通知的内容,关于这起事件的经过,倒是有所涉及,尽管也是一笔带过,而对于碳九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却只字不提。再加上官方关于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大气VOCs降到安全值范围的表态,和当地群众所见(海面上还有“油污”,空气中还有刺鼻气味)相矛盾,怎能不让人有想象和操弄舆论的空间?
科普网站关于碳九的科普文
其实,从后来一些科普网站的科普文章来看,碳九的危害并没有网络上传的那么可怕。以下内容转载至科普网站果壳网的微博:碳九分为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两者成分有很大区别,危害性也不可同日而语。裂解碳九状态和气味与汽油非常相似(从当地群众关于气味的描述上看,这次事件泄露的为裂解碳九的可能性非常大),泄漏后会造成水产缺氧死亡,作为污染物对海产品有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地水产部门要发文禁售污染海域的水产品的原因),但对人体健康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危害。而重整碳九则不同,它的毒性更高,对人体危害很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但是,重整碳九的气味比较特殊,有明显的芳香味。
你看,把碳九是什么,有没有危害说清楚难吗?不难。可是到目前为止,事件过去了4天了,当地部门没有人站出来解释,到底这次泄露的碳九是裂解碳九还是重整碳九?另外,碳九的挥发性,注定了事件过去几天,空气中仍然会有刺激性气味。可是,关于这一点,也没有人出来说清楚。你能怪老百姓多想吗?毕竟,百姓不是科学达人,不具有科学知识很正常,可你主管部门应该具有相关知识,应该负起向社会科普释疑的义务!尤其是泉港作为化工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本来就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比如化工企业选址不当等问题),群众积怨甚深,当地部门在处理这次化工泄露危机时,更应该慎之又慎,尽可能地做到信息透明公开,以最大限度地缓释当地群众多年来所产生的焦虑和积怨。
可惜,上述种种,当地部门都没有做到!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泉港的碳九泄露事件,这些年过去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我们的主管部门都像一个鸵鸟一样,习惯性地把头埋在沙子里,不管网络如何吵翻天,就是自说自话!群众关心的问题得不到答案,群众想了解的真相无从了解,等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再来责怪群众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知道一味地被无良自媒体牵着鼻子走。可是,那个将群众推向无良自媒体的手,不正是来自鸵鸟一般的主管部门吗?
所以,与其责怪谣言满天飞,不如实打实地解释一下群众关心的那些问题,即使一时半会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也要把目前了解的,和正在了解的情况告诉给公众。
网络上虽然键盘侠很多,但堪比CIA的中国网民不是傻子,大家自会明辨是非!
泉港碳九泄露事件,真是一次糟糕的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