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龙:玄奘寺的钟声
玄奘寺之行,超出了我的意料。
因为疫情的缘故,已经许久没有外出了。这一天,机缘巧合,一位从事传统文化行业的朋友邀请我们洛阳一行,说是去寺庙看看,正好都有时间,于是开车带着家人就出发了。出发前,我以为要去的是白马寺,毕竟,这座千年名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与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洛阳的标志,我也是神往已久了。
要出发了,看朋友发来的定位,却是一个叫“玄奘寺”的地名,位于洛阳偃师缑氏镇的一个村庄里,瞬间有些小失望,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值得一去吗?
一路行去,从高速到城市,再到乡间公路,路边地里种满了玉米和花生、大豆等,还有很多果树,田间地头还有很多劳作的人。恍惚间好像回到了老家,心情也跟着惬意起来。儿子却在车上戴着耳机,玩着手机,对窗外的景色毫不关心,也是,他们这一代城市长大的孩子,已经没有了我们对农村的那种感念与情怀。
终于快到了,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大片熙熙攘攘的人群,明显是一个交易市场。“河南葡萄基地”“巨丰葡萄、黑夏名品”等招牌和宣传语,各种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电动车排满了寺门口的广场和马路,一箱箱的葡萄被不断装卸着,车喇叭声、叫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有些疑惑,难道走错地方了。但透过葡萄交易广场望去,北面有一座高大的牌楼,阳光下显得很陈旧很古朴,“玄奘寺”三个大字告诉我,目的地到了。
跨过玄奘寺的大门楼牌,喧闹一下子就消失了,我有一种很奇怪的错觉,那些热闹的声音和场景明明就近在咫尺,这时候好像都听不到了,耳边只剩下寺内回荡的悠悠钟声,仿佛这道简单的大门,隔开了外面的市场与交易,隔开了俗世与繁华,让我有些燥热的心开始沉静下来。
作为党员,我是不信佛的,但作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员,我始终认为,中华文化离开佛教是不完整的,因此我对佛教知识还是有一些研究的。一眼望去,玄奘寺的构造和很多汉传佛教寺庙一样,分为三进院落。先是天王殿,迎面是大肚子憨态可掬的弥勒佛,左右是四大天王。接着往里走是苍松翠柏的寺内广场,中间是高达七层的供塔和插满了香烛的香炉,香烟弥漫,袅袅上升,让人不知不觉的严肃起来。再往里走,就是正殿“大雄宝殿”,也是寺庙里最大的建筑,门口的匾额,出自著名的佛协主席赵朴初先生之手,两侧的对联有很多古人的题字,看来这寺庙真是历史久远的古刹啊。
大雄宝殿里正在举行一场法事,巨大的如来金身佛像端坐莲台,低眉结手,殿里播放着佛教音乐,挂满了各种彩带经文。让我意外的是,中间穿着袈裟的不是和尚,而是一位女尼,她神态肃然而庄重,低声颂着佛号。两侧站满了香客,男女老少都有,有便装有僧衣,但无一例外的都敲着木鱼,虔诚地跟着诵经,一时间梵音阵阵,绕耳不绝。
趁着这个时候,我拉着儿子,在寺庙里四下观览,在碑文上了解到,玄奘寺始建于北魏,原名灵岩寺,幼年的玄奘曾多次到该寺聆听佛法,算是他的启蒙寺庙,通俗的讲,也算玄奘的“母校”了,明代时候改名“唐僧寺”。1996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拜谒唐僧寺,提议更名为“玄奘寺"并亲题“玄奘寺"匾额。
我们在后院还看到了很多古松和古柏,都很高大挺拔,在中午的阳光照射下把寺庙遮蔽的阴凉无比,一处石碑上还记载着一则故事:“传说灵岩寺内有古松一棵,在玄奘赴西天取经之前,曾用手摸着松枝说:我去西方取经,你可以向西长;如我要回来了,你便向东长,以便使我弟子知道。等玄奘西行后,松枝每年向西,长了几丈;有一年松枝突然回向东方,门人弟子都说,大师要回来了。于是一同迎接,大师果然返回了。”故事可能是真的,然而我仔细观察,当年的松树,已经不复存在了,留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意境和情怀吧。
因为朋友经常来的缘故,做完法事,吃过素斋,玄奘寺住持大师在茶舍接待了我们。这位女住持的言谈举止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给我们大谈晦涩的佛法经义,相反,说的都是俗世的语言,幽默风趣。她说玄奘寺不搞营业,不商业化,都是靠香客和信众来随缘,在这里,没有抽签算运势的,也没有让你买佛物、高价烧香的,一切都随心随缘。我不禁想起来某“著名”寺庙闻名在外的高价香,显然这里才让人心情愉快。更让我吃惊的是,她还谈了智能时代的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等话题,甚至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有涉猎,连一直索然无味的儿子也很感兴趣,还跟大师探讨了历史课上的玄奘取经的记载。我不仅深深地思索着,在这个时代,俗世和出家,也许不是那么一分为二,截然对立的。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出家人”,一位戴着僧帽穿着僧衣的中年女士,慈眉善目,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她一直跟着住持,做法事时候,吃素斋时候,收拾东西、张罗香客,都是她在里外操持,我心里想这一定是寺庙的重要成员,说不定是“副住持”吧。可后来朋友介绍了才知道,她只是一位居士,每天来寺庙就是一种义务的帮忙,她给我们说:“我身体很不好,原来住院治疗了很久,各种疾病缠身,心情也不好。后来经常来帮忙,你们不知道,我在家里干活没劲,浑身酸痛,可是在寺里,身体就特别好,感觉浑身有劲,所以我真的喜欢这里,阿弥陀佛!”朋友和家人都纷纷的赞叹。这时候,儿子偷偷的问我“真的假的,这不科学啊?”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思考良久,告诉他:“人的心理因素很重要的,也许这就是信则灵吧,另外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你看你进寺来这么久,也没有玩游戏看视频吧?”
我们告别住持,走出玄奘寺的时候,那位女居士也跟着出来了,这时候她已经换了便装,完全看不出刚才的出家人的样子,显得典雅而时尚。她笑着跟我们道别,说还要回市里去接孙子呢,明天再过来,说着,进了一辆奥迪车,开车离开了。
这时候阳光西斜,清风徐来,玄奘寺门前的广场依旧热闹,寺内又传来悠悠钟声,一边是俗世,一边是净地,这时候,竟显得那么的的真实与和谐。
作者简介:程龙,现供职于郑州市第106中学。教育硕士,中小学高级教师,中语会会员,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第五届名师,郑州市千人教育名家,郑州市责任督学,郑州市优秀班主任。教坛老兵,热爱教育事业,写杂感时评,影视评论,教育随笔,“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