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近几年大火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都是在围绕着吃展开,中国人有一句话“民以食为天”,把中国人关于饮食拍的最好的中国导演,非陈晓卿莫属,他镜头下的美食,可以说我宁愿长胖10斤,也想过一次嘴瘾。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时隔 4 年,陈晓卿再次带来了全新的作品《风味人间》,虽然目前只播出了一集,但是颠覆中国人对于美食纪录片的观感,收获了超高口碑和超强人气。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和《舌尖》系列不同,《风味人间》将讲述全球范围内以美食为线索的人文故事。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并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为什么说从美食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深层次的性格?《风味人间》啊,给你体现的淋漓尽致。

山海之间,还是熟悉的味道,可以说风味的第一集,就已经完全的勾住了人,山川的浩瀚,美食的各种做法,都显得尤其美味又迷人。短短50分钟,手抓肉、熏马肉马肠、金华火腿、冷笋、巴楚蘑菇、……中国和世界各地约20多种美食依次亮相。由阿鲲老师创作的恢弘大气背景乐加上李立宏老师的旁白,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第一集的主题就是“山海之间”,一如既往用了远景加特写的拍摄方式——对于山川湖海等地理景色的大远景镜头,极尽宏大与壮阔,刚开篇,就带着我们走向了新疆,阿勒泰深山中的夏季牧场。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四岁的孩子抓羊,抓中的就成为了招待客人的美味,山地放养的阿勒泰大尾羊,肥腴的脂肪下,肉质极为细嫩,刚煮好的肥瘦相间的羊肉冒着油花,肉质酥软,油脂丰沛,炖煮的清水也变成了乳白色的汤汁,浓香甘甜,把现宰的羔羊肉,放到清水里炖煮,随便加点调料,熟了出锅抓着吃就行。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从夏季的最后一次团聚到冬季的换地,经过三个月的漫长时间,这是一家人的心血,也是一家人的生计。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呼伦贝尔,人们用一种复杂的方式烹饪多年生羯羊,卵石内部炙烤,奶桶密闭增压,内外同时加热,并且带有独特的炙烤香。

当刀划向最极致的羊胸口,刀锋过处,张力十足的油脂迎刃绽开,绵密浓烈,余香满口。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乌伦古河南岸,人们化雪取水,剁肉晾晒,还有一年只能吃到一次的马肉阔尔扎克,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为了让食物能够在恶劣的气候下也能妥善保存,牧民将新鲜的马肉制成了熏马肉马肠,从容的积累着风味物质。造就哈萨克族的标志性美食。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就这三个地区对于肉质的处理,极为不同,因地制宜的制作方式和背后的牧民生活,人,肉就像是一体。

因为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的不同,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贮藏和风味的孕育也各有心得,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在中国安徽,四面环山,群峰聚拢水汽的南坪村,传统农家年底杀猪,妥善处理用来腌制,等到了过年就是一桌好菜,祖辈的经验和多年的心得,农户早已轻车就熟,下手自有分寸,熟练拿捏盐量,为的就是腌制出绝味的火腿。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妥善制好的火腿,既能成为餐桌主角,也能分部位做锦上添花的金牌配角,正是有这经过盐分,心力的酿造,才能让经典的淮扬菜大煮干丝汲取火腿的精华。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火腿的制作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单单一个火腿,就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根据时间晾晒,反反复复。而此时,远在西班牙,和徽州火腿不同的是的晾晒制法,伊比利亚的火腿具有一定规模批量生产,为了制作出火腿,则是控制窖藏室的湿度。在这里,火腿是这里最出名的美食。虽然是批量生产,但是对于火腿的精细管理和照料却丝毫不容懈怠。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定期涂油,严格规定肉面的朝向,甚至需要规定窗户开合的角度,从而控制酒窖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这样精细制作出的火腿,随意切下一片都像是精致的艺术品。在当地少见的传统小作坊,坚持手工制作,则是难见的奢侈品。看到工人推着一辆小车,在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大火腿的幽暗地窖中穿行时,而对于价格高昂的伊比利亚火腿而言,切片师花样百出地挑动手中一把厨刀,一片一片慢慢的挑起,卷成圈,放到你的口中,现切现吃。西班牙人对待火腿仿若稀世珍宝,他们对食物的敬重和品味,一点也不输给舌尖上的我们。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除了火腿,还有一种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物种——土豆,土豆不是什么特殊的食材,却在不同地方的人手里发生着有趣而新奇的变化。

在甘肃漫屲的,洋芋搅团,是一种食物,用土豆舂制而成,利用土豆中大量的淀粉将其舂地软糯粘牙,在洋芋搅团上浇上油泼辣子和浆水,曾经困难时期的产物如今成了地道美食。

可是到了法国阿力高,土豆的最佳伴侣是奶酪,用牛奶混合土豆,再加入奶酪反复搅拌使其变得粘稠,甚至可以拉丝,就成了合格的瀑布土豆泥。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在第一集,最吸引小编的,莫过于一道“秃黄油,金灿灿的蟹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入秋之后的命,都是螃蟹给的,你永远也相信不到看着只有小鱼一样大的蟹苗,长大之后会是那样的美味。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蟹油浸润膏黄,只添加盐与少量鱼露辅佐,略硬的雌黄,绵润的雄膏,双剑合璧,直指人心。拌到米饭里,金黄色的颗粒美不胜收,通过搅拌让油脂浸润到每一粒米中,吃进嘴里的不仅仅是米饭,更是情怀。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风味人间》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它添加了我们想象不到的背后,在【山海之间】中,海成为了主体,海洋生物的不确定性和他们的跳跃,更是时时刻刻眼见的美味,可是想吃到这样的美味,是要花费时间精力,付出代价的。镖鱼也就成为了一项带着运气的捕食之旅。

在台东成功港,最年轻的镖鱼手卢旻易,和父亲在六七级的大风浪中出海。立在高高的船头,拿着标枪,在快速追逐旗鱼的过程中,瞄准时机,一下子猛地扎中飞驰的鱼身上。年轻的捕手在狂狼里颠簸,与一只大鱼斗智斗勇,最终让其成为美味,可是这个美味来之不易,这种辛苦又危险的镖旗鱼文化,或许也将在20年内成为历史。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是风味,更是人间。

我们在纪录片你看到的,除了食物,其实更多是向我们传达着食物背后的一份情愫和细腻,美食的诞生,更多程度是因为要生存,才变得有生活。牛羊肉,是赖以生存的命,牧民一年四季到处转场放牧,渔民祈福在大风大浪里捕捞,养蟹的老翁要时刻注意水质,做火腿的农妇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原本只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却在无意中发现了食物的好味道。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一切食物都是有根的。云南的过桥米线,看似大街小巷都常见的食物,但唯有对食材有非常高的要求。猪骨汤、剁肉帽子、配菜,都得产自云南本地;梅干菜离开了原有的环境,也就失去了属于它的一份香气。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风味人间》跳出了“中国”的框架,而将视野扩大到世界范围。我们年夜饭上一道最朴素的饭菜,在西班牙就成为了奢侈品,这也难怪主创团队要历时两年,从法国到西班牙,从越南到摩洛哥,从秘鲁到埃塞俄比亚,走访了20多个国家,将食材作为文化信息纽带,连接时间与空间,站在全球的视角来观察中华美食的流变。

来自山川湖海,同时兼顾厨房与爱的风味人间

食物滋味的背后,是人情的酿造和岁月的打磨,是四季的变化和土地的孕育,形形色色的美味构成的,才是真正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