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个什么梗 年轻人到底在“消费”什么

这两天在刷手机,突然被朋友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一脸懵的我赶紧打开热搜,发现它的热度一下蹿升到第五位。是不是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第一眼看见???到底是什么梗?

有人说:“指的是在这个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热乎的奶茶心里特别温暖。就是在意你的人,看到你发的消息,或者主动发你52元的奶茶钱,让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奶茶成为了我们生活里很重要的角色。有人说,奶茶是当代年轻人的续命水。近几年,奶茶成为了饮料界的“流量担当”,有的人甚至排队七小时也要买一杯网红奶茶,每天嗑上一杯才能续命,甚至还能养活一批做奶茶代购的职业黄牛。到底为啥奶茶这么令人上瘾,让无数人为之心醉神迷,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网红奶茶又如何成为了都市青年的社交货币和小资想象?

1、生活已经很辛苦,用奶茶为生活加点糖

其实,我们喜欢喝奶茶,本质上是源于对糖水的喜爱,糖这个东西非常神奇。有资料显示,糖分能促进人分泌多巴胺,所以吃了之后会心情愉快。当然,它的神奇还远不止于此,相对于人们对酸、苦、辣、咸等味道的多元评价,人们对于甜味的评价往往更加统一。虽然不同民族、不同个体身上对甜味的需求不大相同,但却不存在完全排斥这种味道的民族和个人,即使患有蔗糖不耐症的人,也会吃甜味的食物。

人类爱吃甜,除了基因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有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饮食人类学之父”西敏司就在《甜与权力》一书中,从甘蔗的生产、消费、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权力关系等方面,重点强调了甘蔗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为糖从奢侈品向日用品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实现了食料从权贵向平民阶层的流动,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饮食体系的彻底变革。一种饮食原料竟然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运行,的确是非同小可。

罗伯森·史密斯提出了一个“共食”的概念,就是仅仅通过食物的分享,就可以创造一种人与人的纽带。因为共同进食的人们往往在情感上联系紧密,家人、恋人、亲密的朋友等等,当人们想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时,也会倾向于通过一起进食来稳固感情联系,共同的进食方式代表着相互之间的认同与和谐。那么,在如今的社会上,奶茶就是一种兼具这几点的非常好的“社交货币”。
对老板而言,它可能是和下属打成一片、体现自己亲切一面的「心机利器」;对「加班狗」来说,是足够让人撑到凌晨四点、继续满血的物质。对于同学、朋友、闺蜜,有多少革命友谊是在拼单点奶茶时建立起来的。更有一位家长朋友告诉我,带孩子去补习班,都是靠奶茶把其他家长和自己的距离再拉近一点点,很多事情都更好谈。于当代年轻人而言呢,它是一天辛苦后的快乐源泉,是习惯性想念的「肥宅快乐水」。也许,我们对于甜,真是一种刚需。
2、年轻人的花式社交,你不懂

作为社交货币的奶茶已经逐渐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但是社交货币本身,远不止奶茶这么一个单一品种。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这正如年轻人对于未知的渴求和热情。也正是如此,有一种东西成为了当代潮玩届快速崛起的新时尚,一度成为最火热的社交货币,那就是盲盒。盲盒诞生于日本,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里面东西的盒子,它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但你不知道到底具体是哪一款。

因为这种未知性,盲盒才令人欲罢不能。因此,年轻爱好者们收藏盲盒之余,交换和转让成为他们的另一大诉求。这样的属性就让我们联想到十几年前一种年轻人的社交流行品——小浣熊干脆面中的“水浒卡”。其实,80、90后童年疯狂收集的水浒卡就是盲盒的初代形式,为了一张自己没有的人物卡,恨不得把商店里的干脆面一箱箱往家里搬,甚至还在跟同龄人的换卡中结交了不少朋友。

盲盒的道理也是一样,在二手市场上,炒盲盒已经和炒鞋一样热闹,有些限量款和隐藏款甚至溢价数倍,上线第一时间准能引起喜好者的交易热情,熊孩子们还在交易中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类似这样的“社交货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也非常之快。2019年,天猫发布了一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榜单显示,手办、潮鞋、电竞、Cosplay和摄影,成为95后年轻人中热度最高,也是最“烧钱”的五大爱好。曾几何时,动物们也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撸猫”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时尚。也许,猫咪们治愈系的表情足以安慰那种“日常丧”。

3、年轻人到底在消费什么?

曾听人说起,他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夏天的时候,基本上天天都会喝一杯奶茶,还笑着说:“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仪式感”。甚至到网红奶茶店打卡、拍照,都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事情,有的奶茶店门口队伍都排成了“中国结”,也依然挡不住络绎不绝涌上的人群。再去看看盲盒的周围,电竞的场子,撸猫馆,玩Cosplay的,哪个地方不是热火朝天?有的人更是玩过了这个再去尝试那个,甚至同时占据几大潮流。有人说,这一代人与上几代人都不一样。作为消费者,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极低,认准一个牌子用一辈子这种事,在年轻人看来,并不太可取。还记得《奇葩说》中有这样一个辩题:“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詹青云说:你不是在为你喜欢的东西花钱,你是在为“精致”这个概念花钱,你所购买的、追逐的东西,是别人定义的,你所谓的“喜欢、想要”,不过是因为别人都有。但其实,这个观点也不全面,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更多时候,消费是出于对自己内心的关照,某个东西之所以会被捧红,也许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愉悦的感觉。

让·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说,人们购买物品不止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他们可以在一个黑暗密闭的空间中,经过跟小伙伴的配合,各自发挥特长,进行一系列自以为严谨的逻辑推理并破解难题、成功从密室里逃脱,获得那一刻成功的喜悦。他们可以在一个安静的午后,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为刚刚睡醒的猫咪喂喂食。也许今天被工作弄的糟心透顶,但喝杯奶茶,漫天乌云就烟消云散了。

这种消费的背后,更是一种社交货币可以带来的心灵舒适,具体货币本身是什么,也许他们并不真正关心。所以,别把年轻人想的很复杂,只要愿意接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其实很简单。
也别把年轻人想的太糟糕,也许他们比你更懂得什么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