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1917》 尽情展现了故事和技术、商业与艺术并存的可能性
震撼、史诗、惊人,几乎没有言语得以形容观赏《1917》当下的投入和着迷,以及映入片尾后久久不能自己的情绪涟漪与震慑力道,故事虽然简单,但全片一镜到底的直观带入感锁住了分秒必争的紧绷层次,接二连三的大小场面事件更因此般叙事而强化了剧本的无边张力,用一般手法论述的话,《1917》其实会比较平淡无奇,一旦选对了方式,简单的故事也能被料理的如此美味。
技术和剧本的完美交织,烘托了文本意境的惊悚、写实、冲击、流畅与淋漓尽致,更在多向式的元素巧妙之互设走势里塑造了画面的壮阔和绚丽,致使《1917》实在精湛杰出的令人目瞪口呆。
由山姆曼德斯执导的一战战争力作,《1917》精彩的出神入化又不可思议,不仅仅以毫无破绽的剪接跟随镜头塑造了电影叙事上的一大创举,片长就等于整个故事的完整时间,活用长镜头技法着实创造了最为身历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让那些紧张、紧绷及压抑,都如此货真价实的随之恐慌跟着泪流,就算基本上不可能真的完全手持摄影机无NG的两个小时调度演出,山姆曼德斯高超的影像掌控能力依旧强劲的不得了,利用转场或光影掩饰剪接的痕迹而一丝破绽都尽无显露营造了彻底投入式的一镜到底陶醉张力,着实使人俯首称臣五体投地之佩服。
《1917》的剧情其实可以用一句话说完,但细节的细腻层次结构及填补却很饱满,在故事的单一直线外头,透过场景摄影的精心设计、角色旅途的心境成长和一镜到底的视角轮廓带入捕捉,让《1917》反而更是丰厚扎实的一点都不简单。
《1917》的始末,其实意外的柔和,但在前后呼应之后,却涌入了连绵情意的哀愁,头尾两景独特的田园景观特写,自然的宁静与人为的战火,写出了两面迫害的情感反差,走了那么远,原本都还那么单纯,没想到才短短一日,战争撕裂的人类之情,流露的是人事全非的悲歌,生死之别,竟来的那么突然。
《1917》在大部分影像表现,是以镜头紧紧跟在两个前往第二营的士兵史考菲和布莱克的眼前或身后,营造他们的视野、感受他们所见的局限、见证每一次迎面而来的伤害,这种紧迫盯人的视觉急迫感搭配长镜头的叙事效果,有效的令观众双眼无时无刻都舍不得移开,深深陷入那惊心动魄的生死战场无法自拔,也因此,情境的深意、画面的意境到故事的酝酿堆迭,才能那么的震撼又常驻心头,就叙事面的技巧抉择,其长镜头的施展及伪长镜头的剪接,亦然而然的为《1917》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影艺术震撼飨宴。
然而,不只是山姆曼德斯充满力量的镜头带入目的,影坛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辅佐影像梳理操刀的精彩摄影调度更是让《1917》除了身历其境之外,画面亦是屡屡迷人的美不胜收,《1917》并没有什么室内戏,所以一镜到底的完美讲求难度更高,它没有重复的外景地点,每一帧都是新的景色不容许一点差错,自然光和天候则是仰赖老天保佑的极重点元素,由此可知,《1917》后半部高潮迭起紧绷刺激的教堂夜战在紧张之际竟能如此美轮美奂难能可贵,仍得多亏山姆曼德斯的精准运镜调度美学运用及罗杰迪金斯的摄影掌握,尤以刚进入小镇一段实在震撼人心,长镜头转入了一镜黑幕,日夜交替,慢慢入夜的自然光和夕阳打在战乱的废墟上头,透过丝丝的烟雾、照明弹的色彩和天然色调勾勒出了鲜明对比的柔美面容。
阴影与光线的组合充满层次,世界是如此之美,光影灯火,刻划了光明与黑暗交织缠绵的写实对比,简直美得炫目,而树林的繁荣对照另一端战争的荒凉无情、战火延烧中的十字架满溢象征意味,情境上给出了饱满情绪内心澎湃令人惊艳,也在那么美丽的视觉堆迭里拥有了反战与救赎之意,山姆曼德斯和罗杰迪金斯的搭配实在太强大了,将人为与自然献礼一机囊括在手巧妙营造出了丰富的视觉心境感受,盈溢的焦虑之后获得的是满满的感动以及呼应情境的绝美诗文,这一切的一切,都让《 1917》不只是战争电影,更是一副极具诗意的手工精巧艺术品,每一场戏,都足是享受。
另外,扣除山姆曼德斯与罗杰狄金斯妙笔生花的丰功伟业,《1917》找来助阵的卡司群则集结多位英国一线演员力挺,让电影惊喜的星光异常,不过露脸的时刻的确也不多,柯林佛斯饰演的将军只有开场一场戏,而班尼迪克康柏拜区只有片尾一场戏,马克史壮到理察麦登还是只有在另两转折处各拥一场戏。
这四位一线卡司彼此的一场戏大概都不超过五分钟,但情绪与气场的掌握仍是游刃有余的吸住了观众的目光,纷纷带来了惊喜及画龙点睛的亮眼效果,就算戏份犹如惊鸿一瞥,不过能在这部精彩深刻,情感及视觉影像样样深刻的准奥斯卡最佳影片参一脚的共襄盛举留下了足迹,这也绝对是足而满意了。
换言之,担纲主角的则是年轻新星乔治麦凯和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富有了小兵立大功之意,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饰演的布雷克,打从接到任务就急着前往二营通知撤退指令,不只是要拯救千名士兵的性命,更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兄长,迪恩那种坚毅为了家人的正义演出同时心肠善良的柔情着实令人动容,但很危险的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布雷克未达中途就丢掉了一条小命,反观没有亲人在前线的史考菲受布雷克请愿同行,曾经与死神擦肩的经历,让史考菲有了一些埋怨的不满,直到布雷克身亡,史考菲坚守重责踏上旅程尔后又在夜晚的废墟城内和一名法国女子及女婴有了一阵短暂的相处时光,彻底扭转了史考菲的心境。
和平总是英雄牺牲得来的,原本有所怨言的史考菲开始明白他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重要,一步一步,点出了这场口信行动的价值与意义,乔治麦凯成熟而突出扎实的演出,举步维艰,走出了震撼人心的最后一哩路,穿梭、奔跑、跳跃于灯火通明的教堂小镇敌我夜战,摄影一同紧跟穿越的远近调度捕捉,精彩至极无与伦比,最后一段壕沟奋不顾身的枪林弹雨奋力冲刺,看的是让人怵目惊心又热血壮烈,乔治麦凯略显疲态但仍无畏无惧的神情肢体,一展了战争最无情的样貌,非常喜欢乔治麦凯的演出,有脆弱、人性、恐惧与愤怒,更多的却是勇气、毅力与义气的伟大显现,这让《1917》时时刻刻无不都洋溢着力量和光芒。
《1917》题材严肃深刻,但顺拍的长镜头拍摄手法让此般战争题材讨喜活络了起来,每一刻都舍不得眨一下眼、每一秒都彻底活在那个步步进逼的高压世界,剧本虽简单可是架构前后呼应、演员表现出色、配乐能高亢能温柔的具有足量渲染力、场设布景与摄影之技术面,几乎毫无破绽,每一颗镜头、每一幕影像,都是电影艺术高难度高水准的极致体现,情感面的处理则在旅程心境的一点一滴蜕变辅以亮丽自然景观的衬托获得了格外优美的心灵挥发,各环节都无失手、各环节都无比享受而啧啧称奇,银幕上的风景无论是残破的房舍或是大片草原,甚至是遍野血肉模糊的残酷尸体,强烈的不安感危机四伏透露层层,该放就放,尽显了战争的迫害和无助,而大量的长镜头将观众紧贴着人物的视角前进,慢慢放大我们对角色处境的焦虑感,进而迎接最直接的“感同身受”之深刻效果,仿佛置身其中,更能领悟战争的摧残与伤害。
身历其境,是对《1917》技术叙事上的最大赞美,可是在身历其境之外,它的诗意、意象与意义,皆美的出乎意料,它不是为了炫技,相反的观众一开始可能冲着一镜到底去欣赏去注意,可当故事减减迈开步伐,迷人的使观众彻底融入其中,便也不太会去注意到它是否还有继续一镜到底下去,这是电影之所以成功的地方,化技术成了真正的叙事必要工具,故事乃是首要,技术则大力成为故事的推手与环结,身历其境因此有了价值及代价,《1917》毫无疑问,尽情展现了故事和技术、商业与艺术并存的可能性,长长久久,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后劲及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