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昨天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

虽然影片改编自布拉德·科恩与丽莎·维索基的传记小说《叫我第一名》,但坐在漆黑的影厅里看时,却总觉得有些别扭。走出影院再细细琢磨,则越品越不是滋味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何这部以教育为背景的鸡汤电影,却并没有令我感到温暖与治愈呢?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以下涉及剧透,没看过的读者请自觉购票观影后阅读,谢谢。

咋一看本片所讲的故事,还是动人的。

拥有高等学历的主人公奈娜一心想成为教师,却因身患“托瑞斯”综合征(不受控制的突然抽搐和怪叫)而被多家学校拒绝。一次偶然,奈娜获得了教授贫民孩子的机会,并在教育和感化这些怨愤叛逆的孩子的过程中实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只能用手背敲击下巴来克制随时会抽搐的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一位教师意外闯入了一个僵化的班级(教育环境),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与教育理念改变了她的学生们。

对于类似剧情和题材,世界各国在银幕上多有呈现。

例如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的《死亡诗社》,在中国则有陈凯歌的《孩子王》与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还记得《放牛班的春天》里那个数学“奇才”吗?

然而当这一题材准备在印度社会的语境下讲述故事时,就避无可避地要面对印度社会的一大顽疾:“种姓”制度所筑成的社会等级壁垒

众所周知,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自身“种姓”的束缚与切割。而如果想尽最大可能挑战这一制度,宣扬平等观念,在印度最行之有效的两大途径便是电影教育

电影是进行信息传播的有力媒介,教育是宣扬平等观念的重要方式。也许用电影讲述一个关乎教育的故事,正是印度电影人呼唤平等的最佳方式。那么借鉴和改编外国类似的影片或文学作品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时至今日,“种姓”制度依然在割裂着印度社会。

但遗憾的是,这部改编自美国传记小说的印度影片则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所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场印度式的乌托邦幻梦

在这场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世界观设定:

高阶级地位学生与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在贵族学校里共同接受教育;

在主人公进入学校之前,学生们的成绩是与自己的阶级地位成正比的;

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的主人公甘愿教授差生班(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

优秀班(高阶级地位学生)的教师一边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知识,一边羞辱着关于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的一切。

在这些不合逻辑的设定背后,是影片创作者对主人公奈娜老师执着追求与自我牺牲的大力渲染。而目的也简单明了,让观众在为奈娜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倾倒的同时,偷换概念般地引导他们被教育工作的神圣与平等所感动。

影片越是拼命去营造一个适合奈娜老师教授差生班的机会和环境,就越是暴露出影片的致命缺陷:奈娜老师最终被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女神,而非在与学生磨合中不断成长的真正教师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影片结尾,多年以后在校长职位上退休的奈娜老师。

因而我们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仅仅是一出想当然的造神戏码,无论是奈娜老师亦或是她所在的教育环境,在现实生活中都难觅踪影,打动观众更是无从谈起了。

而这一缺陷,可谓直接宣判了电影创作初衷的死亡。

长久以来,在印度电影中,“学校”始终都是追求平等权利的最佳场所,“教育”则是弥补社会裂痕的天然黏合剂。

但本片却将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与希冀全部寄托于印度高阶级(掌握教育权力的统治阶级)的自我反思以及他们对低阶级的迁就与施舍。所以我们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低阶级的学生如果没有奈娜老师的反复拯救,将永远是不求上进、怨天尤人的差学生。

奈娜老师可以亲自走访贫民窟感受民间疾苦,却不能真正拉近她与学生的距离;

她可以利用贵族学校的一切资源教育自己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却无法改变他们缺少社会资源与社会公平的事实;

在学校她可以陪伴和教导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但坐在高级餐厅里的事实却无法填平与他们的阶级鸿沟。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事实证明,一旦这些孩子被赶出学校,那么教育的大门将很难再对他们开启。

不知道电影是为观众,还是为奈娜老师自己营造了一个乌托邦。

我们的主人公奈娜老师也并非没有其他选择,凭借父亲的关系也可以找到一份体面工作。而促使她接受差生班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所向往的教师梦,并非是甘愿去拯救这个行将取缔的差生班。

奈娜老师缺少的是展现自己教师才华的机会,至于这个机会是在差生班还是优秀班上展现,并无太大差别。另一方面,对于她所患的“托瑞斯”综合征,除了机械地将她引向差生班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以上种种,都难以令我对奈娜老师这位主人公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认同。

在这里我并非要否认教育本身与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与高尚,而是要指出本片在强调所谓平等观念与教育理念时的呈现方式实在是文不对题且用力过猛了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与此同时,虽然影片原本想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思想表达被弄巧成拙地置于乌托邦之中,但不可否认创作者为维护影片结构完整所做的努力。

回顾整部影片,全片结构十分严谨完整。两组具有仪式性的高潮场面相互呼应。

第一组是奈娜老师带领学生们放飞写着自己恐惧的纸飞机,以及之后学生们通过再次放飞纸飞机来获得老师原谅的场面,以此来强调师生之间的心意相通。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第二组则是两次颁奖仪式上的场面,通过奈娜老师的“差学生”接受优秀奖章这一仪式,再次强调教育的平等性与公平性。

然而正如我们前文所述,整部影片的呈现方式已经偏离了表达思想,因此再完整的故事结构也只能为保障逻辑顺畅而变得僵硬。

人物如接受到指令一般,中规中矩地去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冲突,走向下一个安排好的高潮场面。

这样的高潮场面虽然位置恰当、首尾呼应,却前缺铺垫,后少延伸。因而最直观的呈现就是学生缺少改变的过程,老师鲜有情绪的起伏,就连结尾处优秀班的教师承认错误也满是突兀与尴尬。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若与《放牛班的春天》中同样是放飞纸飞机的场面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嗝嗝老师》对于师生情感铺垫的无力与欠缺。

总体而言,《嗝嗝老师》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希望在不承认印度社会现实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但这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平等观念如果缺失了对现实社会的精确剖析,那么呈现出来的只会是一部创作者想当然的自我安慰之作

对于改编电影来说,原有的文本就像一粒种子,只有深埋于当地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才有可能破土而出,绚烂盛开。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印度电影能够呈现出一个直笔社会现象的维度,出现一位更加平凡普通而非无所不能的奈娜老师。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