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腾讯新综艺《一本好书》口碑爆棚,豆瓣评分达9.3。

一众背负“知识分子”人设的演技派,将名著搬演到环形舞台上,后方又有诸多学者、作家坐镇。

大家欢呼雀跃:腾讯发力啦!

多年前的读书节目,可能无聊多了,远没有今天好看。

如今,节目是精彩了,可它真让我们离书更近了吗?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我们对读书类节目最早的了解,可能来自《子午书简》

2001年7月9日,随着暑假到来,中央10套科教频道开播,《子午书简》也同时面世。

此前,央视唯一的同类型栏目,是1996年开播的《读书时间》。

不同于访谈类的《读书时间》,《子午书简》当时的面目,十分朴素。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它是一档每期仅十多分钟的朗读类节目,体量很小。所针对的观众,显然限于学生、教师,以及文学、朗诵爱好者。

每期选取的篇目,多为名家名篇,当年的朗读者,如任志宏等主持人,也都是央视的“金嗓子”。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播出时段在12:05,是许多家庭的午餐时间,也就是当时中央一套《新闻30分》开始后五分钟。

虽然注定影响不大,但依然“圈”下了一批固定观众。

今天的豆瓣短评里,还能看到许多人共同的回忆:

放学之后,撒腿就往家跑,就为了听他们读书。一会儿都不能耽误,因为节目太短了。

也有不少观众,在节目中了解到名著片段后,转头去翻书,书与人都有缘法。

当然,形式的朴素顶不住收视率的压力。

之后的《子午书简》几经改版,形式日渐“多元”。

一段时间,它集中播出演艺明星的文章,如张学友、周迅的自述。

后来,又请来名人明星朗读,比如2007年《士兵突击》热播期间,主演张译就被请上节目,朗读原著段落。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小太爷的朗诵足够播音员水准

2010年暑假,它又请来专家学者,做系列节目,解读中小学生早恋。

几经转型,终于没能挽回命运。

2011年,《子午书简》改名《读书》,被掩埋在晚23:20的时段中,再无声息。

此时,另一档读书节目早已火了好几年。

至今,它可能都是中国拥有过的最佳读书节目: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这档节目连朗读都没有,干说,一聊八分钟。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主持人梁文道自个儿都开玩笑,下午17:05分,不是黄金时段,什么栏目都插不进去,没收视率,没广告费,垃圾时间留着干嘛?搞书评吧。

《开卷八分钟》的观众群细分,远比《子午书简》要细,带来的影响力,却可能远较《子》为多。

它的使命之一听起来特简单:找书。

一次,梁文道讲辛丰年的《处处有音乐》,一本小册子。

开腔就说:想了解古典音乐的读者,找书并不容易。

找到的,要么满是术语,和弦赋格,听得人头大;要么就只能找到西洋音乐史,打古希腊讲到二十世纪,厚厚一本。

有这样困难的人,该读读辛丰年。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大家一听,就塌下心来:找书人的苦乐,“梁道长”太清楚了。

讲的书,一听就是七寻八找,千挑万选出来的。

八分钟,讲一部书未必够,推荐一部书刚好。

荐书当然不能把书讲透,把观众读书的兴趣勾起即可,剩下的部分,交给观众自己去读。

是以到了有声书、碎片化阅读时代,《开卷八分钟》依然有着不少受众。

朗读类节目给你一幅画,“为书找读者”。谈话类节目开的是一扇窗,“为读者找书”。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到后来,《开卷八分钟》停播,观众跟道长转到网综《一千零一夜》,仍然是荐书,却已经是另一回事了:

优酷的播放列表里,以每期介绍的书名为目录,以往看电视节目,每期如拆礼物般未知的惊喜,不在了。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一期的时长,扩展到20到30分钟,一本书可以连讲几期。

2015年的梁文道已是明星,点开节目的人,为的不是看“今天梁文道会推荐什么书”,而是“梁文道怎么看这本书”。

换句话说,看的不是书,是聊书的人。

很多事情,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年,英国BBC推出了一档综艺节目《见信如晤》,由演员们上台朗读历史人物信件。

每期不长,几分钟,就读完一封信的时间。

第二年,国产综艺《见字如面》开播,同样由演员读信,一期五十多分钟,每期读四封信,连带幕后专家解读。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其后央视的《朗读者》,也采取了类似模式。

最终,节目火了,何冰、赵立新、许渊冲,几个名字都火了。

《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把这种模式带到了今年的《一本好书》里。

这次对文本的诠释,不再局限于朗诵,而是话剧表演。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每期介绍一本书,以演员带妆表演,复原或重构书中情境为主,夹杂着作家、学者与演员们三言两语的解读。

选择的书目,大致有《月亮与六便士》《万历十五年》《三体》《尘埃落定》《暗算》《查令十字街84号》等几部。

乍一看,活像从过去的“豆瓣读书TOP250”挨个儿挑出来的。

第一期《月亮与六便士》,由赵立新饰演的毛姆,与黄维德饰演的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对话。

赵立新所演绎的,其实应该是书中第一人称身份叙事的“我”,而不是毛姆。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那又怎样?起码他的演技本身,已够获得满堂彩了。

昨天的第二期《万历十五年》,一部视角宏观的历史著作,被演绎成万历帝的帝王心史。

一期节目60分钟,直到三分之二,才来到原著的开端之后:万历十五年的立储之争。

前半部分,用王劲松自己的话说,是万历帝在倒心中的苦水。

它对原书叙述方式的颠倒,将原书中最重要的史观呈现,放在了一边。

作为帝王传记,王劲松的演绎足够精彩。

可这还是《万历十五年》吗?已经不太像了。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毕竟,要把一部学术著作改编成情节剧,天然的沟壑怎么也不可能轻易填平。

那《月亮与六便士》呢?虽说毛姆不像毛姆,可起码情节符合原著吧?

问题就在于,太符合了。

读书类节目的终极目的,是引导观众去读书。

而第一期的编排里,大约集中了全书约三分之二的戏剧性情节。

看完一期节目,观众心满意足,不了解原著的,可以自认为对《月亮与六便士》乃至毛姆了然于胸。

对情节的着重演绎,去掉了作家的视角与文笔,也断绝了观众对原著故事的需求。

最终,收获了赞誉的是节目、导演和演员,一小时(自以为)读完一本书,因而大喜的是观众。

书的原貌是什么?会不会有观众会受影响去读书?没人管。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本来应当有人管的。

节目的另两个环节是,作家、学者与演员的解读。

他们完全可以在谈话当中,试着把戏剧情境为观众造成的印象,做出适当修正。

可这两个环节,在节目中被压缩到了极限。

在《见字如面》里,他们的解读之重要,不亚于演员的诠释。

到了《一本好书》,谈话内容被压缩到几分钟,所有人都说不出几句话。

节目的重点,成为对书的呈现,而非书本身。

如此,观众距离“读书”这件事,有了一条捷径,距离书却越来越远。

《一本好书》对于读书类节目应有的方向,目前是有些偏离的:

它更应该把观众从屏幕前送到书中,而非让观众在节目中沉浸,惊叹于编排与演技的精彩,最终提前耗尽对书的兴趣。

这档反“碎片化阅读”的节目本身,很可能变为一块巨大的碎片。

评分9.3的《一本好书》,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的期待?

但庆幸的是,《一本好书》毕竟为读书类节目的求新求变,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甚至可以说,它将完成不少原著书迷的夙愿:

让书中的人物活起来,让自己心中最适合的演员,不必经历漫长的戏剧影视制作周期,就能够呈现书中人。

因此我们对它的要求,也不由自主苛刻起来。

从朗诵,到介绍,再到搬演,它为读书类节目吹来了新风,带来了经验,但也产生了教训。

能以舞台剧方式演绎,固然很好,但不应当让演绎的比重,大于书籍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