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成不了富豪?

10月1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百富榜》,马云再次荣登中国首富之位,许家印卫冕首富失败,屈居第二,而这一年动静颇大的百度李彦宏、马东敏夫妇却已下降至榜单第九位,险些跌出前十。首次上榜的黄峥、张勇和舒萍夫妇分别排名13、34位。而今年在造富产量上制造业依然以26.1%排名第一,房地产和金融与投资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医药行业增长迅速,造富占比从6.7%上升到7.1%,而受“税收”等多方负面消息影响的文化娱乐行业造富占比已降至第十一名。

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成不了富豪?

然而看着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我们不禁再次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没能够用他们对经济的敏锐感知和对经济规律的预测,成为富豪呢?《华尔街日报》的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就曾因这个现象感慨说:“经济学说好听点是一门伪科学。”

如果说“术业有专攻”,对经济学家来说通过创办一家制造业、IT互联网或其它行业的企业努力成为富豪不太现实,那么为什么不能通过金融投资来实现呢?“股神”巴菲特就曾占据世界首富位置多年,但以下的几个例子恰恰证明了许多经济学家做股票、证券投资也是会失手的。

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成不了富豪?

197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普曼斯与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年他们二人因《资产分配的最优理论》一文荣获诺贝尔奖,并号称根据他们的理论投资一定会大赚特赚。有记者问二位有没有打算用诺贝尔奖的奖金去投资,证实自己的理论,二位回答道:“我们正准备如此。”不过这一理论在他们的实践下并没取得成功,反而没过多久就把奖金亏光了。

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1997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默顿和斯科尔斯,二人以期权定价理论获诺贝尔奖后组建投资公司,但却在后来的期货市场中屡战屡败直至公司关门。“货币经济学之父”欧文·费雪也在1929年美国股灾中损失数百万美元;创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默顿也在90年代俄罗斯金融危机中亏得公司破产,就连任期跨越六任美国总统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曾在股市中惨败收场。

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成不了富豪?

实际上,如果我们清楚经济学家的本质工作是做什么的,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简单来说,衡量经济学家水平高低的不是他能否预测准股市、楼市等走向,而是能否通过详实的数据和逻辑告诉投资者在某一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

除此之外,经济运行属于非线性动态系统,在任何一个点都可能发生突变,也就是说,经济运行几乎不可预测。而经济学家探讨问题往往是在假设条件下,进行静态现行预测,于是,预测结果与现实南辕北辙。

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成不了富豪?

而具体到投资领域,投资是一个比起逻辑更看中结果的领域,任你理论体系再完善,计算方式再严谨,只要最终赔钱,那就是水平不够。但投资决策不仅受经济运行的影响,还受国家对资本市场政策、国际金融环境、投资者情绪等多方因素影响。因此,即使是对经济领域研究全面、理解透彻的经济学家,在面对市场时,也并不比普通投资者更有优势。反而可能由于一直在假设条件下进行经济研究,导致比普通人更严重的偏离现实。

但凡事总有特例,也有在投资界叱咤风云的经济学家。如9岁开始涉足股权投资的李嘉图、凯恩斯和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理查德·塞勒。其中,塞勒与另一位行为经济学家富勒合伙开的资产管理公司连续五年得到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的五星评级,表现优于代表市场上的中、小型股的市值指标的罗素2000指数,同比增长了18.3%,而从1998年以来,他的基金累计收益率超过300%,同期超越巴菲特。但以上三位并不算“主流”经济学家,李嘉图是从实业转型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理论和塞勒的行为经济学在他们所处的年代都是“反主流”的存在。

经济学家那么懂经济,为什么成不了富豪?

但作为投资者,倾听经济学家的观点依然很有必要。尽管经济学家不能准确预测市场走向,但可以让人明白,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使投资者更容易把握市场。许多企业高薪聘请“首席经济学家”也是这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