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百块氪的虚拟恋人身上找真爱的人 脑子真有问题吗
没有人比我们二刺猿更懂虚拟恋爱!
每一季新番,每一个宅向游戏,都会带来十几个甚至更多老公老婆,上季的老婆还没熟呢,这季新鲜的就冒出来了。精美的形象,好听的声音,再加上眼花缭乱的各种属性,不管是剧中角色还是游戏看板娘,总有那么一个纸片人会满足你在真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幻想。
有时人们也并不满足于虚拟,毕竟就算坐拥三千纸片人,终究没有温度摸不到。他们一边叫着“老婆”,一边哭诉着人生空虚,就像《凉宫春日》男主阿虚的名言一样,在虚拟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肯定有问题。
为了填满人们真实的欲望,“租借女友”出现了。如同每个在虚拟中得不到满足的人,男主角木之下和也在被女友甩掉后,选择了去租借一个三次元女生千鹤成为自己的女友。千鹤的举动让和也感受到了真正的恋爱滋味,太过真实以至于和也在APP上看到无数人对千鹤的好评之后,心态崩了。
她对自己做过的一切,也对其他人做过一模一样的,我怎么一夜之间被这么多人戴了绿帽子??等等……她本来,不就是假的吗?你以为她是与虚拟对立的真实,其实她只是套上了“完美女友”的人设罢了。
面对和也这种在真实中寻找虚拟感的人,我在调侃之余,却也不免思考:虚拟的人设真的能满足对恋爱的所有幻想吗?如果一个虚拟的人设可以满足你对恋爱对象的所有期待,你还会对真实的人动心吗?“人设”本身,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人物设定:从外表到属性
人物设定一词,起源其实是动画制作。制作一部动画,需要原画师对出场角色进行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外貌设定,搭配不同的表情设定和一系列基本信息背景故事,是一个角色存在的根本。
在ACG发展的几十个年头中,数不胜数的人物设定伴随着一部部作品被创造出来,发卡黑长直,金发双马尾,眼罩异瞳,哥特萝莉…… 在人物设定不断创新的同时,属性也随之而来。最开始只有普普通通的人物性格,后来有了傲娇、三无,直到发展到连“妹妹”“执事”这样的身份名词也成为了属性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一些被大众认可的组合成为了经典,人物设定逐渐和属性合并,演变为现在人们口中的“人设”。这其中常常被提起的角色之一,便是明日香。
在我们的眼中,明日香好像总是那副高傲的表情,一出场就对看到她裙底的人直接甩巴掌。面对大脑短路的真嗣,她毫不留情地嘲讽“这都不知道吗,八嘎!” 每次生起气来时,她都涨红了脸,眉毛紧紧扭在一起,大声骂着“讨厌”然后夺门而出,但看到来找她的真嗣时,又掩盖不住那一丝欣喜。
曾经我们回想起她时,并不知道某个特定的词语,只知道一个活色生香的她,而如今对她的形容却只有二字:傲娇。
观众们强烈的反响让创作人员意识到,这样的“人设”,是可以量产的。在往后的二十年,无数类似的角色被创造出来,最开始还没有一个典型的形象,但发展到现在,看到金发贫乳就知道是傲娇,看到编发单马尾就知道要便当,坐在倒数第二排就是主角,乃至看到某某声优配音,对这个角色的人设就有数了。
起初,这无疑减少了主创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因为一个鲜明的人设总能快速占据人们的大脑、吸引特定的群体。他们本想用这些属性和特质突出角色的魅力来吸引观众,但后来他们发现只要有这些特质,观众就会沉迷,角色本身是否拥有更丰富的向度,观众并不关心。
当真人总是阴晴不定、而纸片人却拥有着安定的人设时,我们发现,比起花很长时间去了解一个人的多面,一个现成的、合胃口的人设是立竿见影的。
在现实中,妹妹有千百种,各有各的熊,但在所有二次元中的妹系角色,总能看到那几个经典的妹妹的身影。“有妹恨妹不是穹”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不难看出人们就算是在现实中,也开始追求起人设带来的直白、快速的效果。正是这些虚拟的、方便我们沉迷其中的人设,构成了我们幻想的底色。
虚拟恋爱:从ACG到生活
正如“人设”是从ACG文化而来,国内新兴的虚拟恋爱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ACG文化的影响。淘宝的虚拟男友女友服务中,经常标注着诸如“男神音”“萝莉音”等标签,模拟各种声线的哄睡音频也已经屡见不鲜。
连完全真人的虚拟恋爱都要加上各种各样的人设,纯二次元纸片人们的花样就更多了。以前,老宅钟情pc galgame,妹子捧着PSP玩乙女游戏,而在各大厂商发现了这块肥沃的市场后,各式各样的轻量级手游纷至沓来。
对于需要黏性恋爱的人群,有指向明确的恋爱游戏。对于只想体验轻度恋爱感觉的人群,有打着暧昧擦边球的男性向女性向游戏。想要后宫?那可多了,只要花钱抽卡,男的女的都是你的。特殊爱好?没问题!男装女装兽耳furry各种取向满足你。
五花八门的纸片人迎合着几乎所有人的需求,但依然有人在夹缝间看到了更大的商机。对大部分人来讲,游戏和生活分得很开,游戏中的体验并不会带到生活中来。但恋爱,可不就是生活中的陪伴吗?现实中的恋人,要提供的除了情绪价值,可能还要包括闹钟、账本等一系列功能,于是,比恋爱游戏更高级的虚拟恋爱软件出现了。
这个在网上广受二刺猿和追星族好评的APP,乍一看,只是个记账软件,这跟虚拟恋爱有什么关系呢?
结果点开评论区,画风竟然是这样的:
表面上是记账软件,实际却是与虚拟角色聊天的软件,这种不可思议的反差有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记账和我们的日常密切相关,还有什么比这时的互动更适合体验恋爱呢?
当你选择了心爱的纸片人作为女朋友时,你计入一笔早餐,她会委屈自己的手艺没有被你尝到。你计入一笔学习支出,她会开心地为你加油打气。而如果你计入了一些礼物支出,她就会暗自雀跃起来,一个劲地问你“是什么呀!”
这样的体贴和陪伴,是我们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的,更何况对面是我们心心念念的二次元老婆,想想她在对着你微笑的样子,骨头都要酥了。
在惊叹背后的团队对角色人设的精准把控之余,这个软件更是面面俱到,同一个角色除了恋人人设,还有父母兄弟姐妹好几种。
男朋友形态时,会直接牵你的手。
而爸爸形态则会真的把你当女儿一样,宠爱和教育并行。
正可谓是打败人类的人工智能,虽然没有标注“恋爱向”,却是名副其实的虚拟恋爱。
不仅夺走休闲时间,还要占满全部生活,虚拟恋爱市场的繁荣带动着厂商们不遗余力地迎合着人们对人设的痴迷,似乎让现实恋爱的需求变得更加稀少。俗话说得好,谈什么恋爱,是游戏不好玩还是纸片人不够香?有人为你做出了如此个性化而贴心的虚拟恋人,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关系?
云恋爱的流行离不开人们对理想人设的依恋,似乎只要有人设,就是万能。然而,在人设文化的长年浸淫之下,很多人的思想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异化。他们在看待现实的时候,也不自觉会带上人设的印记。
人设迷局:又爱又恨
人设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它的态度也总是充满了矛盾。娱乐新闻中常常看到“XX明星又立学霸人设了”的新闻,此时的人设二字是如此地让人生厌,可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却又对它有着近乎可怕的宽容和执着。
在乔碧萝没有露脸之前,她只是直播网站上千万个甜美少女音中的一个。或许某天你无意中点进她的直播间,“小哥哥来啦!” 她软糯的语调让你耷拉了一天的眼皮瞬间睁开。
在直播间里,她边打游戏边和观众互动着,你看着别人一掷千金,忍不住也小小地打赏了一下,“谢谢XXXX小哥哥送的礼物,谢谢!” 她轻快好听的声音向一颗圆润的鹅卵石,在你的心湖中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你被她的少女人设深深吸引,直到有一天她露了脸。
假少女人设崩塌了,那真少女又如何呢?女高中生网红Susan苏无时无刻不在向其他女孩子们展现着她精致的留美生活。穿着大红色的裙子走过纽约的街头,在美术馆闲逛,永远用不急不缓的语调说话,她的生活仿佛像她本人一样富足而慵懒,让你不禁幻想什么时候也能脱开这疲惫的社畜生活去过自由自在的人生。
她总是说着自己“不会化妆”,但出现在镜头前的她每根发丝都恰到好处,不化妆皮肤都那么好,惹得你又酸又羡慕。你觉得她仿佛就是你理想中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的骚操作都被扒了皮。
甜美青春的人设,背后是一张大妈脸,如同精英白富美的人设,背后是虚假营销。你以为她是妙龄少女,其实她长得很难看还要装少女。你以为她与世无争,其实她想红想到疯狂买推广。你以为她是个软萌的小妹妹,其实她比你还大。你以为她是究极白富美,其实她不仅PS,还伪造了自己的出身。
乔碧萝和Susan苏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她们用虚假讨巧的人设活跃着,依然有无数人愿意为之买单。其实像这种假得一批的东西,只要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看穿,更不要说笔者这样对各种人设司空见惯的老二刺猿了,但人们对人设的追求还是被我低估了。
因为人设既是单一的,也是理想的,明知道是假的,还是会有人乐此不疲,就像虚拟恋人,明知道只是一串串数据,还是会有人沉迷其中。我们对一个人的认知从立体慢慢变为扁平,不仅热衷于他人的人设,甚至会给自己立人设。
接触人设久了,就好像吃垃圾食品吃久了,真实的生活虽然活色生香、五味俱全,但身处其中却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不如左手可乐右手汉堡那种唾手可得、让人上瘾的安全感,所以宁可相信假的,也不愿意面对真的。我们是对真人无法动心了吗?未必,只是习惯于接受单一信息的我们已经不愿意容忍真实世界的复杂。
在《租借女友》中,面对撕下完美女友人设的千鹤,和也最终还是挣扎着面对了现实,与真正的她相处了下去,然而这些在屏幕外的我们看来,不过是另一种人设。话又说回来,总有人认为虚拟恋爱是一种对亲密关系的亵渎,不能接受一个真人的全部就是不够包容不够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变得并不是那么需要亲密关系,而只不过想要一种精神上的陪伴和放松。
一个人身上或许只有30%是你想要的,还有70%令你难以忍受,诚然,“人总是难以忍受的,除非你爱他们”,但在疲惫的生活之余那一点点珍贵的精神享受中,严肃的亲密关系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显得过于庞大了。
人设就像是人造糖,偶尔吃一吃,带来治愈,未尝不可,但面对这个人设泛滥的世界,面对一个个符号化的人,这种甜味还是沾上了一点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