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硕士送外卖 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吗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非常火,就是说中国的外卖小哥中居然有21万本科生和7万硕士,虽然两者合计占比4%,但依然是个不小的数目。很多人就此感叹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就算是硕士、博士,也很可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表明,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干外卖小哥还是做高管、公务员,只要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社会都该给予同等的尊重,即财富有多寡,人格无高下。

虽说如此,但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深思,因为本科生、硕士去送外卖的机会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从经济上考虑,这绝对是个亏本买卖。

如果你就打算送外卖,根本不需要去读大学,读硕士,哪怕是初中毕业,都可以干的很出色,与其苦读七年,不如早早工作,如果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七年至少能攒下40多万,在三四线城市也算不小的财富。

我相信,作出这个选择的,肯定是有无奈的成分,首先他们家境肯定不优越,如果家世雄厚,本人又有高学历,家长肯定早在体制内或大企业安排了工作,根本不需要送外卖。其次,他们肯定面临了就业困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没人愿意苦读七年的学问用不上。

硕士送外卖,最终反映的还是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或者说找不到和自己专业匹配的工作。那么,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呢?

一、我国大学生并不多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国大学生数量并不多,占比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虽然知乎、b站仿佛985遍地走,211一抓一大把,但那不过是网络的假象,只是高学历群体太喜欢发声而已,而那些低学历的沉默的大多数被有选择的忽略了。

统计一下1977-2018年的高考录取人数,发现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大概是1.1亿多人,和13.8亿的人口相比,占比仅为8%左右,这个数字包括本科和大专。

如果只计算年轻人,根据知乎“励志名言”的计算,21-35岁的人中,有26.08%的人具备大学学历,也就是说你只要考上了大专,就碾压了92%的中国人和74%的同龄人。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居韩国37%的人口具备大学学历,年轻群体中的占比超过了50%,中国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的传言并不属实,即使在年轻群体中,大学生也是少数。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大学生很多呢,核心原因是我国大学生的分布极为不均衡,呈现出城市多农村少,一二线多三四线少的情况。就拿北大来讲,2016年,北大录取新生3363人,其中农村考生占比仅为16%,而当年农村户籍人口占比高达58%,如果考虑到城市普遍的少子化,那么年轻人口中,农村户籍的占比至少不会低于50%。寒门出贵子已经成为久远的神话。

如果从城市上看,大学生又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年毕业的学生,22.3%留在了北上广深,35.6%留在了杭州、天津等新一线城市,只有40%的大学生去了非一线、新一线地区。

中国大学生占比或许不多,但由于过度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因此给人遍地都是的假象。广大的农村、三四线、中西部地区被选择性忽略了。

二、大学生为何就业难
讲到这,就可以解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了。

就业难的第一个原因,是大城市提供不了如此多的岗位。

我们之前说,大学生大部分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局部供给过剩的情况,大城市虽然机会多,企业多,但由于大学生的过分集中,这种优势被稀释掉了,因此给人供给过剩的错觉。

那么,为何大学生不去三四线发展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大部分大学生本身就是一线和新一线的居民。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父母平均收入高,孩子当然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加上某些地区的一本录取率实在惊人,比如北京2019年是36%,天津是35%,上海是29%。很多大学生本就是大城市本地人,自然毕业后会在大城市工作,对于他们,去小城市工作不仅是掉身价,而且意味着背井离乡。

二是小城市的毕业生也有一大部分愿意留在大城市。大城市的生活条件更好,娱乐更丰富,也有更多的机会,至少理论上存在着改变命运的可能,而回到家乡,则意味着一生的命运都被确定。而且大城市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企业招聘都更加公平透明,小城市关系户、黑幕的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很多小城市普通家庭的学生也乐于在大城市居住。

这两点原因造成了大城市大学生的集中。

除了集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高校的招生往往和市场是错位的,高校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我比较了解文科就谈谈文科。

由于文科专业的设立门槛低,因此很多二本大专都广泛开设文科专业,但在中国,显然是没有办法消化这部分人的,在中国,文科除了进入体制和传媒行业,在其他领域的就业都十分困难,中国不比美国,美国作为选举社会,对于文科的需求是极为庞大的,从联邦一级的选举到州、市的选举,每一个候选人都需要庞大的竞选班子,需要成千上万学习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的人才,解决就业之庞大无法估计。

此外,美国还有成千上万的非营利组织,他们也可以广泛吸纳文科生,而在中国,既不需要选举,非营利组织也极不发达(被打压),文科生想要就业只能进入体制,因此,文科生的失业状况非常严重,比如那位著名的博士快递小哥,就是历史学博士。

那么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文科生可不可以干自媒体,答案是不行。

因为高校如今的文科培养是大有问题的,其中最严重的是,无论是什么学科都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算是所谓汉语言文学,实际上研究的也是文学评论,而不是教你怎么写小说、散文、评论和公文。中文系不会写作,已经是社会上的笑话。

而且不会说人话本身也是中西方文科领域的一大问题,很多学者写的文章,并没有复杂的模型和公式,但是读起来却味同嚼蜡,普通人完全看不懂,如今学界习惯于编造名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刻意提高门槛,风气如此,学生不会通俗写作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自媒体需要的恰恰就是通俗。

文科领域过剩,理科也不例外(理科学理论的就业也很糟,还有材料等专业也是失业严重)实际上,中国真正缺的是技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最需要的就是熟练的技工,但是我国家长普遍轻视技校,上技校被视为丢脸,因此技校不仅资金缺乏,而且招到的生源也很差,这根德国重视技校形成了鲜明对比。

社会上弥漫的唯学历论严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而现在,居然又开启了读研的热潮,很多工作明明本科生就能干,偏偏要求硕士,这导致我国的硕士又进一步过剩,在美国,硕士是为读博进入学界做准备,但在我国,却成为就业的标配,如果不改变这种唯学历论的思想,恐怕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绝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改变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制度,恐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