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教育观引人深思 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独立

尽管经历了延期、洪涝等几万分的曲折,2020年的高考终究还是落下帷幕了。然而,河南平顶山考场的一个小插曲,却让我始终难以忘怀。

7月8日,在河南平顶山一中考场,距离理综考试结束还有10多分钟时,一名考生突然情绪失控,猛地站起身,将右边考生的答题卡撕毁。

监考老师跑过去制止的同时,这位同学又挣扎着将座位后排考生的答题卡撕毁。最后被监考老师强制锁住双手带离教室。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很震惊,压力再大,你也不能去撕别人的答题卡啊!

虽然考场启用了备用答题卡,按规定补足了两位考生被耽误的考试时间。

我还是倒吸一口凉气,好在是理综,这要是文综考试,写了一卷子密密麻麻的答案,你说撕就撕了,我要是那两位考生,我也得崩溃!

再说,这剩下的10多分钟,或许她们原本还能修修改改,多考几分呢!这样的行为,又是否会对这两位考生下午科目的发挥造成影响呢?

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位撕毁别人试卷的考生,把别人的试卷撕了,自己的没撕……就像网友说的“这难道不是典型的自己考不好,也不想让别人考好吗!”

无疑,该考生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考试材料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考试作弊。

她现在要面临的不仅是全科成绩无效,而且她的行为也会被记录进诚信档案,永远伴随着她。

这件事情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给我们当家长的深刻的敲响了警钟:千万不要唯成绩论,让孩子打心底里觉得“一旦考不好就完了”,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我们也都体会过中高考那种忐忑紧张的心情,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在孩子压力大的时候,及时疏导、安慰孩子。

一定要时刻牢记,成绩很重要,但成绩不代表一切。

比起一个数字,孩子是否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抗挫折能力)、是否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情绪控制能力),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影响或许更大。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输赢都是常态,只要好好准备了、尽力了,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即使成绩不理想,在爸爸妈妈的心里,你依然是最棒的。

“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这是《隐秘的角落》里,周春红对儿子朱朝阳经常说的。

朱朝阳,是大人眼中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全年第一、乖巧又懂事。然而,在学校里,却因为性格孤僻,经常被同学排挤、捉弄。

打球的时候,同学会故意拿球砸他;会有人趁他不在的时候,往他的水杯里加橡皮屑……

他在学校里没有一个朋友,被欺负的时候,也总是默默忍受着,不反抗,也不主动和妈妈说起……

一次家长会后,老师留下了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和她说“朝阳很聪明,也很自觉,可是他有点内向,不太合群,在学校里几乎不跟其他同学来往”。

老师的本意是想让朝阳妈妈引起重视,一起想办法帮助朝阳融进班集体中,和同学好好相处。

可惜一直以儿子成绩为傲的周春红,并没有感觉到事态严重,所以也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

她对老师说“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其实,我还真担心朝阳和那些坏小孩玩,会耽误学习呢……”

听到周春红说的话,我好心疼朱朝阳。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让孩子打开心扉、深入交流、帮助孩子构建社交的契机,周春红却眼睁睁地错过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交朋友怎么会是不重要的呢?谁不想要可以分担心事、分享快乐的朋友啊?

支离破碎的家庭、父亲的忽视,母亲的易怒和控制欲、同学们无休止地捉弄……朝阳的心里承受了太多,可是却没有一个发泄口让他倾诉。

妈妈只看到了他优异的成绩,却忽略了他也有喜怒哀乐,也想要有要好的同学、朋友可以一起聊天、玩闹……

一味地隐忍顺从,不停地“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负能量,最终被“恶意”一点点地吞噬,被狠狠地推向了深渊。

甚至我把剧都追完了,只要一想起周春红的那句“你什么都别管,就好好学习就行”,心里还会觉得很难受。

看到时刻压抑着自己的朱朝阳,一步步地沦陷,我在想,我们做爸爸妈妈的,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

一定要从小就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事,都鼓励孩子和我们分享,不要闷在心里。

因为很多时候,如果能把负面情绪说出来,那心情就已经好了一大半。同时,在孩子诉说的时候,我们也要耐心倾听,一起思考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以前的神童魏永康,不知道大家对他是否还有印象。

魏永康从小天资过人,2岁就认识几千个汉字,四岁开始读小学,8岁进入重点中学学习,13岁考入著名的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一路高歌猛进,羡煞众人。然而,读到研三的时候,却被中科院劝退了!原因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

读到研三已经20岁了,“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竟然会成为被劝退的理由之一,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这还要从魏永康的母亲曾雪梅说起。曾雪梅从怀孕起,就已经想好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

在曾雪梅的心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她包办了一切。魏永康没有玩耍的时间,他永远在学习,因为母亲认为“玩耍是耽误学习”。

甚至魏永康在上高中后,为了让他在吃饭的时候也不耽误看书,母亲还会给儿子喂饭!上大学后,为方便照顾儿子,也是一起去到大学陪读。

一直到考上研究生,魏永康觉得自己长大了,母亲才没有继续跟着。但是,离开了母亲的照顾,很多问题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魏永康完全不会和别人相处、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洗衣服、甚至他以前连袜子都没有洗过……总之,除了读书,生活常识和正常的交际能力,近乎为零!

这样的窘境与母亲曾雪梅从小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曾雪梅觉得“除了学习,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家务这些事情,等到成了科学家,有了钱,都可以请保姆来做......”

曾雪梅的话,其实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说过这样的话:

“你就好好学习就行,做饭这种事不用学,等你念出书,找个好工作挣大钱了,直接请阿姨不就行了”

“什么都别想,管好你的学习就好了,穿脏的衣服回来的时候拿回来,把心思都用在你的学习上就行了”……

我高中时候就有一个同学,每次去学校的时候,拿十几双袜子,每天换一双,但从来不洗。

说自己洗不净,等到回家的时候用书包背回去让父母洗……

父母心疼子女,想让孩子尽可能地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是,重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成绩绝不是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成绩很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情绪调节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做家务、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些通通很重要。

我们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立体的、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只有成绩拿得出手,其他一团糟的高分低能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