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高明的统治术?
平常谈及科举制,总会谈到他的选贤任能、不问出身以及公平公正,在很多学子的眼里,科举制是让他们梦想成真的制度。贫寒子弟通过努力读书也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高考制度。
科举制确实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阶层晋升和改变命运,但政治的目的从来不只有建立一个完美的国家,更多时候,政治仅仅是为了统治,在很多中国古代的君主看来,科举制的统治效用远远高于他对于国家建设的贡献。毕竟,对于大部分的君主来说,理想国遥不可及,维持统治才是当务之急。科举制,就是维护统治,实现稳定的灵丹妙药。
野无遗贤背后的含义:统治的稳固
中国古代常说国家理想的状态是野无遗贤,意思是天下的贤能之士没有一个在野不受重用,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在野的,不受控制的知识分子是危险的,他们往往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之一,一旦他们与愤怒的农民合作,很有可能会引发一起起义甚至革命。中国历史上的起义,没有一个是没有知识分子参与的单纯的农民起义。
刘邦的成功离不开张良陈平的辅助,朱元璋离不开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直接是一个落魄的文人。而轰轰烈烈的20世纪共产主义革命,则更是一场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大联合。没有知识分子协助的农民,很难成就大业,只有有了熟知政治的知识分子的指导,新生政权才可发动革命,确立统治。
刘邦少不了张良的辅佐
正因为在野的知识分子如此危险,君王才致力于野无遗贤的目标,将天下的贤能之人供养起来,实际上也是断绝了他们造反的可能。科举制,无疑是达到野无遗贤最佳的手段。
提供一条明确公平的渠道来接纳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科举制的妙处在于他以一种功利的方式完全吊住了知识分子的心。科举制对于财产出身没有大的限制,这直接将录取范围扩大了全国所有知识分子。另外,他规定考试内容必须是儒家经典,这间接限制了天下读书人的思想,只有读儒家经典才能出将入相,享受荣华富贵,利益总是那么诱人,为了仕途通畅,无数人对儒家学说趋之若鹜,而曾经的诸子百家无人问津,科举以一种功利的方式保证了统治者需要的意识形态能够广泛传播。
在科举制下,知识分子被划为了两种,一种是考试成功功成名就的,还有一种是正在努力的,对于那些落榜的考生来说,由于科举理论上是有效的,所以他们依然坚持不懈的考试,根本无暇思考其他。他们虽然没有成为朝廷官员,但他们的心同样被朝廷所控制。
那些不能很好实行科举制的时代,往往会遭受知识分子的反抗,元朝因为自大不实行科举,结果遭到了几乎所有文人的反抗,而清朝则依靠科举迅速收买了汉族知识分子。清朝废除科举后,直接丧失了对知识分子的把控,随即爆发了武昌起义。而没能力建立全国考试制度的国民政府,则直接在自有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冲击下垮台。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大部分人读书只是为了功名利禄,只要提供这么一条晋升渠道,又有多少人甘愿为了自由之思想反抗朝廷呢?
阶层晋升:集权统治的前提
科举制的一大特点是让贫困子弟也有成为官员,出将入相的权利,对于皇帝来说,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不是选贤任能,而是他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士族的产生。如果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长期由几个家族担任,那么他们无疑将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这样将使皇帝的权威无足轻重。
中国历史上皇权最弱的时期魏晋,就是因为其九品中正制培养了大批世袭为官的世族,这些人势力之大完全可以操纵政局,甚至废立皇帝,司马家族篡夺魏国即是士族做大的最好证明。而国王权力一直薄弱的欧洲,也存在这种家族长期垄断的现象,欧洲君主集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削弱贵族势力,并建立理性化的官僚制度,面向所有臣民选拔官员。
司马家就是最大的士族
因此,避免精英的世袭化是集权统治的首要前提,而科举制完美满足了这一点。也许地主家的孩子大概率还是比农民的孩子更能接受好的教育,更有可能考取功名,但这已不是100%的概率。而更多的情况是,大地主的孩子经常被小地主的孩子逆袭,这种小范围的阶层流动已经足以保证不会有历经数代,足以威胁皇权的大家族产生。
在科举制下,富不过三代成了中国人的口头禅。
科举制可以说君王的天才发明,他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稳固了统治,今天各国的公务员制度和考试制度,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科举制的影响,而在今天的中国,科举制的变种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一条可以通向功名利禄的晋升之路,依然是中国人的所求。如果真要说的话,也许中国人是这世界上最在乎物质和机会平等的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