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服役前先“划个水”?展望“踏水鲲鹏”的未来发展
7月4日,一张网络图片引发了不少的关注:西部某机场中停放了最新生产的7架运-20和7架轰-6K,显然运-20的生产也放开了手脚,进入了大建阶段。不少人也借此感叹:“大飞机也在下饺子”。美国媒体也不忘出来刷一波存在感,美国《国家利益》网站9月15日撰文称:与歼-20和航母相比,显然运-20意义更重大。本期《军闻局》我们就来说说 —— 踏水“鲲鹏”运-20的未来展望。
踏水而来的大运
作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运-20在研发测试阶段遇上些问题、磕磕绊绊的同时,也难免需要创些“第一”的记录。比如说“溅水实验”,这是“大飞机”的必修科目,用以检验其在湿跑道上的运行能力。在运-20之前中国从未在大型军机上做过此项实验。在加上机轮溅水引起的进气道吸水问题非常复杂,所以去年运-20的“溅水实验”(2017年5月5日进行的)无疑非常重要。
运-20的实况画面没找到(也不太可能找到)
就先找几张KC-390替代一下
↓↓↓
正面
侧面
顶视
从各方新闻和相关媒体报道所总结的结论看,运-20不光设计非常优秀,关键还超出设计人员的预期。当然,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我们研究这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相关的成果也不少。当然,我们下边展示的都是公开发表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询...
图中:运输机A是装备D-30K-2/涡扇-18的版本,运输机B疑似是装备WS-20的版本
以此推测,设计人员相当满意运输机A的设计,至于B...保密
未来的空中多面手
作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一代大型运输机。除了能干好本职工作,提升解放军的战略运输能力外,还对解放军特种机型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阶段的空军而言,我们同美帝的差距可不单“质量”那么简单,数量差距上同样不是一个级别的,尤其是空中加油机,数量简直令人捉急。
排队的美国空军KC-135机队
我军中空军和海航的加油机,大约只有20架左右,当中的主力还是老骥伏枥的六爷——轰油-6。而美国空军,仅KC-135一个型号就多达上百架,这还不包括KC-10和“四等人”手中的KC-130。鉴于目前国产客运大飞机一时半会儿还完不成,所以未来空军的特种机平台,很有可能是换装了WS-20发动机的运-20A。
运-20之后呢?想来就是国产大型客机来接班了,毕竟诸如预警机、加油机这类特种飞机,都是要“蹲”在后半场的,所以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前线起降”的战场适应性,相反却更加注重燃油经济性和成员舒适性。毕竟对于预警机、加油机这种要长时间“蹲点”的飞机,舒适性也是种战斗力!陆军有句话嘛!空调就是战斗力...
日本装备的E-767同样以波音客机为平台
尽管运-20的服役,让现阶段的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与美帝的差距尚在,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毕竟,走向攻防兼备的空军离不开它们的支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