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这1亿人的节日
你应该不知道,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当然,这不怪你,这个年代,每一个不能当情人节过的节日,都不会被宣传到路人皆知。
但你应该知道,精神疾病其实是个严肃且严重的话题,和我们日常用来吐槽和自嘲的“神经病”不同,全国各类精神病患者超1亿,也就是说13个人里可能就有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
比如,“精分”这个词,通常被我们用来自黑,连百度百科里的解释都是“精分形容有多重人格且每个人性格互不相同”。但实际上,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如果搜索“精神分裂”相关的新闻,又都是这种画风:
这就是大多数人们对于“精分”的态度,不是娱乐化,就是妖魔化。而真实的精神分裂病人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我加入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群聊,里面除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有许多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我和他们聊了聊,在今天,也许你能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无极28岁,但和他聊天时总能感受到一种长辈的威严,可能是因为每次聊天结束时他都会给我发吧,就像我十年前刚刚接触qq时的聊天方式。
“我初二发病的,到如今14年了。”
发病的原因,无极也说不清。好像是有天晚上做了一夜梦,醒来后听到有人在他耳边骂骂咧咧,看到天花板往下渗水,流出的水对无极说他耳朵里养了一只鬼,在夜晚会杀了他和家人。
无极想把鬼赶走,就拼命挠自己的耳朵,直到鲜血直流,但耳边还是回响着咒骂声,让他整夜失眠。
反常的举动很快引起父母注意,父母认为,一定是初中压力太大了。
为此,还给无极请了家教。某211高材生,50一节课,“大学生是真不值钱”,无极感慨。
“后来我听到有人告诉我,这个家教要害我,所以我只能先下手为强,我认为这属于自卫。”无极想了想说道“实际上,我伤害的是自己,我拿美术刀在手上划了很深的口子,后来他就被赶走了。”
发病两个多月后父母才发觉不对,儿子经常对着空气说话。
无极奶奶坚定地认为,孙子是丢魂了,于是请来神妈妈,在碗里装满小米,盖上黄布扎紧,碗口对着无极,一边嘟嘟囔囔念经,一边对着无极的脑袋左转几圈右转几圈。
但叫魂没有任何起效,无极觉得所有人都疯了,他好几次看到父母的脸变成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父母只能带他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我发病觉得爸妈要害我,可我又反抗不了,最后只能跪在爸妈面前磕头,求爸妈不要杀我。”
无极说起这段经历的语气非常平淡,像个旁观者。
“不过,都过来了。你知道么,其实我心里一直没想这个病,不然我也熬不过来。”
我发现,无极的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他总是强调自己不会想自己的病,但却又喜欢在聊天时使用“你们正常人”这个词语,仿佛默认了,自己就是个不正常的人。
他说:“像你们正常人都出去熬夜,喝酒,泡吧,可以玩的开心,但我们不行,我们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
我说现在年轻人都佛系啦,保温杯里泡枸杞,十一点睡6点起,养生。
他表示不能理解,你们正常人,明明放纵点也没事,为什么要过老年人的生活。
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不禁陷入深思。
无极说:“得了这病,家人帮不了你,医生帮不了你,社会打压你,不理解你,只能自己拯救自己了,自己注意自己。”
他的自我救赎很有效果,吃了14年药,尽管病没治好,但他目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工作也很稳定,谈过女朋友,尽管最后分手,但他心态很好。知道自己受不住刺激,就尽可能过一种平和的生活。
我问他想过自杀么。
他说:“没有啊,我现在一有点问题,我就自己调理,实在不行,就去找医生,加药。”
无极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截至2015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510万人。72.3%不知自己已经患病,去治疗的更少。
无极是幸运的,他有自知力并配合治疗,他最后说:“以前得病,根本体会不到爱,都是仇恨,这个病就看你能不能熬过,熬过去,就吃到甜头了。”
然后他发了三个,下线了。
9.26日凌晨4:18,群友说他小区下午有人上吊自杀,有人问是精分还是抑郁?
群友说是正常人,公务员,在小区有两套房子,才买辆30w的车。
下午吃饭时和他妈说想死,还问家里有绳子么,家人没当回事,回来人就没了,可怜他妻子和一对儿女。
群里一阵唏嘘。有人说,其实正常人也很可怜,活着多好,有什么想不开要自杀呢?
有人想起自己的病,感叹一句“有时想想自己的病,想想未来,也只不过是心情不好感到迷茫而已。”
接着有人说“病总会好的,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放心。”
实际上,精神分裂症目前很难彻底治愈,虽然症状控制稳定或者消失后可以逐步停药,但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40.8%,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约为0.3%-0.7%,三次复发有可能要终身服药。
并且,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全国现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只有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
我和群主聊起这件事,她说群里的很多人突然消失又回来,就是私自断药进了医院,其实大家都知道断药的后果,但更怕被社会歧视。
精神疾病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就很难揭下,可能会伴随终生,患者即使康复了,也得不到社会的包容和认可。
谈起精神疾病患者危害社会的新闻,群主告诉我,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犯罪率和正常人相比其实差不多,只是经过一些媒体报道,精神疾病暴力犯罪比例就被放大,这对精分患者很不公平。
群主是39岁发病,那一年,她突然变得极度冷漠。
她的老姐妹不远千里赶来探视,她却视若路人。
同事委婉询问她是不是病了,她只是摇摇头,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工作也不做,每天呆坐着愣神。
就连对自己,她都十分冷漠,一个星期没有换衣服却不自知。
同事之间窃窃私语,想着她家里是否发生变故,便联系她妹妹,发现她在家中也是如此,火急火燎送往医院,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治疗。
欣慰的是公司没有因为精分辞退她。
后来病情稳定是她就在论坛更新日常,慢慢聚集了一批患者,就组建了群,大家日常吐槽,相互温暖,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
每个精分的病情都是不一样的,临床表现为以下几种,有幻听幻觉,被害妄想;情感迟钝,语言匮乏;丧失兴趣和动力;不合群,有过激行为等。
我在群里认识的都是康复很好的患者,群主告诉我,实际上存在很多康复效果不好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因为抵抗治疗或者私自停药导致复发加重病情,得了这个病,自救和陪伴同样重要。
精神病不同于其他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病人、家属都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
刘阿姨是主动加的我,混迹在精分群,我会在群里分享精分案例,刘阿姨以为我是资深精分患者或者心理医生。
在说明我的身份后,她问我进群目的就是为了写文章么?出于对家人的保护,她似乎很抵触我的询问。
她告诉我,儿子病得突然,作为家长的心情你是不能理解的。我问她儿子是青春型精神分型症么,刘阿姨说是双向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躁郁症,是一种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严重类精神疾病。当在躁狂期时,常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过了躁狂期后,就陷入抑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未来绝望。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16岁的孩子,活在飙升天堂和跌落地狱的落差里,就好像让你一生都在跳楼机上度过,这种无法掌控的情绪波动就是双相患者的日常。
刘阿姨很自责,认为是自己对孩子关心不够,甚至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时认为孩子是在叛逆,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后来带儿子去医院,怎么也想不到,好好的儿子怎么就成精神病患者?
现在,刘阿姨全家人都失眠了。
刘阿姨说,她宁可儿子一直处于躁狂期,仰着笑脸征服世界,也不愿看到儿子跌入低谷的模样。
儿子有天对她说:妈妈,我就是个废物,你让我去死好不好,刘阿姨看着儿子的眼睛,像黑洞,里面没有感情。她怕了,她把儿子抱在怀里,流着泪说那你把妈妈一起带走吧。
从此以后,刘阿姨守着儿子,摸索寻找同类,她在群里发言不多,但我知道她都在看,她怕错过任何有利于儿子的信息。
我问她,怎么不把儿子拉进群里。刘阿姨说怕刺激儿子,她一直告诉儿子吃药病就能康复。
我想起窦唯的《高级动物》,里面有句歌词“地狱天堂,皆在人间”,他在最后反复唱“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可谁又知道呢......
刘阿姨只想守护着儿子。
这段不被认可的婚姻,只持续了半年时间。
“两个精分怎么可以结婚呢?” “劝都劝不住,老王是怎么想的?” “嗨,他老跟人吹牛逼说自己存款八位数。” ......
当事人老王已经不在群里,只言片语了解到:老王一年前认识女精分患者小倩,小倩三十三岁,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她觉得家人都不希望她好,只能自己比她们惨,她们才会高兴,病情也时好时坏,小倩一直想离开这个家,老王就出现了。
哪有爱情,只不过搭伙过日子罢了,二人闪婚,群内病友都表示反对,老王说你们懂个P,便退了群。
半年不到就离了。
听说老王发病住院,小倩也不知所踪,怪谁呢?谁都没有错。
群主说我们这些病人,就算稳定了也是需要人照顾,老王病情还一直反复,两个精分怎么抱团取暖?
有多少正常人愿意和精分在一起?结婚生子,如果遗传给孩子呢?如果又发病呢?群主接二连三的发问,我无法回答。
群主最后说:“不过都是可怜人罢了。”
写到这里,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算是病情稳定的精分患者,依旧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就业和择偶。
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多是家庭管理,患者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不利于回归社会,即使回归,也很难被社会接受。
身为一个写作者,我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是告诉大家,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深受精分的折磨,但他们没有放弃,或正面迎战或抱团取暖。
不奢求旁观者伸以援手,但也不要再冲他们丢石子,因为他们的路走得比我们艰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