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男女矛盾会变得如此激烈?
之前跟一位读者也是朋友交流,谈到了当前社会男女矛盾激化的问题,觉得颇有意思,于是便想写一篇文章。
1.男女“天然不平等”带来的原罪
男女矛盾都是些啥呢?
说来话长,关键字集中在择偶观、直男癌、田园女权上。我想不用我特别描述,大家也清楚互联网上每天在争吵些什么。
如果从供需关系看婚恋市场,那么全局上,女生作为一个整体,一直以来在婚恋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有人说了,我们能明白供需关系中数量更少的一方更紧俏,可即使在男女比例失衡的今天,差异真的能大到让某些女生叫嚣到如此地步?
说得对,中国目前的男女比例大约是104.8比100,即使年轻的同年龄段男女性别比更大,差异也大不到让供需关系紧张到相当比例的男生抱怨找不到姑娘——大城市单身男女哪一边多还真不好讲。
然而,婚恋市场供需关系从来都不是两性人口比例决定的,而是由育龄人口比例决定的,繁育后代的最终决定权在女性手里,而女性优质生育年龄段远比男性短——35岁开始就算高龄产妇了,可男的这方面界限就宽泛的多。婚恋市场上,大多数男性需求的女性年龄段在20岁~35岁之间,而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男性,在优生的本能驱使下(反映到表象是对年轻貌美的追逐),往往容易更看好年轻女性,40岁大叔来抢20岁小伙女友的现象,在今天根本不能算新闻。
所以,年轻的育龄女性作为掌握繁育后代最终决定权的一方,这个群体在婚恋市场上通常拥有更高优先级的选择权(女生与渣男的矛盾是另一种矛盾,以后找机会再写)——不过这只是男女矛盾产生的基础条件之一,如果女性的择偶期待符合大多数男性的条件,自然也不会有矛盾。
可婚恋市场中,对男性的要求往往远高于女性,这是很多男性不爽的地方——既然女生们高喊女权、高喊男女平等,为何又要对男生的要求高于自己呢?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男女事实就是不平等的。客观的说,我们国家在解放女性上是比较前卫的,但时至今日,你还是发现社会给予男性的机会多于女性。
这很容易理解——还是生育问题给闹得,女性拥有繁育后代最终决定权,同时也是履行繁育后代责任更重的一方。俗话说的好,一孕傻三年,女性从怀孕到生产到哺乳期甚至整个教育子女成长的过程,复出的成本都要远大于男性,这等于同等起点,同等精力水平的男女,在进入职场后,女性天然要让男性几年的时间用于生育,而这几年时间往往是职场成长的黄金期——如果你工作了,并且有过招新经历,你就知道,领导不想招女生,心里其实并不觉得女生能力不行,怕的就是刚培养两年新人本可以狠狠压榨一下剩余价值,就特么回家生孩子,计划全打乱了。所以,即使有法律不允许职场歧视女性,这种开局让20分的比赛,女生想翻盘也好难。
这就是女生在婚恋市场里要求男生经济地位更高的合理之处——因为生育问题在职场上吃的亏,需要在生育带来优势的婚恋市场上得到合理补偿,这才能让男女在经济水平上实现平衡——这非常说得过去,说到底,这就是男女“天然不平等”带来的原罪。
但这还称不上是男女矛盾。
2.贫富差距大、阶层固化、高房价带来的矛盾激化
实际情况是,一些女生在婚恋市场上对补偿的要求是不合理的,超出男生整体的承受范围的——男女矛盾就在这里显现了。
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发展阶段。基尼系数是评价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数据,通常来说,基尼系数超过0.4就进入了警戒线,我们国家这个数据在2008年达到了峰值,为0.491,在此之后逐年下降,在2017年这个数据是0.467,不过依然在警戒线之上很多。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基尼系数过去若干年都有下滑趋势,可很大程度是因为我国在08年之后有一波汹涌的城镇化建设,乡村人口进城导致了收入差距缩小,实际城市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并没有缩小,何况基尼系数在2016年开始又有反弹迹象——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其实很严重。
好吧,这话我都多余说。
巨大的贫富差距带来的底层人群向上游阶级爬升的需求也变得越发强烈,可问题就是,上升阶梯缺失的问题跟贫富差距问题同样严重,底层出身的人群想要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非常困难。阶级固化之下,本来就处于职场劣势地位的女性就更难出头,希望抓住婚恋市场女性占优的机会实现阶级飞跃,也就看起来像更加靠谱的途径——所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有人说了——一个穷姑娘想高攀富二代在今天的环境下也不现实啊。是的,大部分女生也没那么天真,但能力范围内,希望避免陷入今天的高房价陷阱也是利用婚恋选择优势的常见现象。
不得不说,高房价之下,即使努力奋斗实现了经济收入上升,带来的实际生活水平上升也极为有限。打个比方——一个月收入1万的人和一个月收入3万的人,他们之间的经济差距有多大?2万?
不,那取决于他们各自房贷有多少——差别最大反映在购买房屋的面积和位置上,前者购置更差的房产,月供5000,而后者购置更好的房产,月供2万。后者虽然拥有更好的房子,但两个人用于生活其他内容的开销,每月差距只有5000。
你可能会说——那也差了1倍啊。问题是,还要考虑家庭的另一半——如果两个人都找了月收入1万的配偶,那么房产之外的家庭其他开销上限,1.5万和2万之间差距就很小了。
这就是高房价带来的问题——房产开销占据总收入太多,导致了收入相差3倍的两个人,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很可能只是上班时间长短的区别——这进一步夯实了阶层固化,底层人群通过努力带来的财富积累,最终转变成了房屋平米数的增加和地理位置的优化,而非生活水平。
所以,房子太重要了——无房潜力股与有房峰值股之间做选择,前者的成长上限可能距离后者的下限都很远,女生把房子放在择偶的优先条件里,某种意义上就已经是阶级的飞跃。
3.穷儿富女不是说说而已
有男生会说了——要房子我也认了,问题是现在的女生哪里只是要房子那么简单?一个女生的择偶要求能特么列出30页A4纸,而我要求是个女的就行了,这公平么?
这才是今天婚恋市场最有意思的地方,按一些女生的话来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我以前看“非诚勿扰”这个相亲节目,经常就有女嘉宾问孟爷爷:“孟爷爷,你说这个男嘉宾站在我身边跟我配么?”
这个问题都不用孟非答,大家都知道她什么意思——男嘉宾配不上她呗,男嘉宾衣着相貌气质都不如女嘉宾看起来华贵,这不过是要刷一下存在感,秀一下优越感罢了。
生活中,这种女生不少见,她们的化妆品、口红、包包、高跟鞋太多了,而且不限于此,她们很多都是吃货,对哪里有美食远比男生更有研究,也比男生更多去酒吧,甚至更多去旅行——我的确见到更多活的潇洒的女生,而男生的确活的屌丝的更多。
为啥?
女生比男生有钱,而且这事持之以恒。不信你回忆一下,上大学的时候,身为屌丝的你,是不是总是断粮管室友借生活费?而你们班女生是不是总给你一种好有钱的感觉?用更好的手机,拥有你买不起的相机,比你的衣服和鞋子多一倍?
这又是为啥?
穷养儿子富养女可不是说说而已,很多家长还真是这么行动的——这不只是为了锻炼你这臭小子,而是父母给你攒钱买房子娶媳妇是主任务线,而养女儿你会更多给她钱满足她那些提升外形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毕竟男女在婚恋市场上被需求的点是不同的。更不消说你每天运动量那么大,吃的还比女生多,说不定还得跟兄弟们出去喝酒,以及——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情况,反正我们班奖学金男生是没希望的,特么女生学习太好了。
恩,从大学阶段,女富男穷的现象就开始了。进入社会之后,这个现象会继续。
为啥?
还不是因为双方在婚恋市场上的主任务线不同?男生为了那婚恋市场上定海神针般稳定的需求,哪敢活的那么潇洒,把更多的钱和精力放在主任务线之外的事物上。而很多女生正相反,反正自己在购房任务线上责任轻,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还不如活的潇洒点,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毕竟,男生在婚恋市场上第一需求是看脸。逼数?女生心里有。
于是问题就来了——双方一见面,第一印象:
男生心想:哇,这妹子很漂亮啊(化妆后),步行街标准7分。
女生心想:我去,这直男还能有点品味么?
第一印象,男生完败——男生大多数只是能保证穿着得体干净,但有些女生要求比这还多。
男生心里一定不服:说好有房就是好哥哥呢?
可女生表示:你又不能把房产证挂脸上跟我逛街,我们女生很要面子的好么?拜托你能不能装扮气质跟我搭一下,连口红色号都不懂的直男,又怎能欣赏出我出门前花费2个小时精心准备的诚意呢?
然而,事实上,他们很可能是一个阶层的人。如果男生想要在主任务线之外还能在其他方面跟女生配平,那多半要求男生在阶层上高于女生,这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这些,而这对于相当多的底层男生是做不到的。
4.自媒体时代,谁是消费主体
有男生又会说了——特么自己几斤几两,啥啥都要,有几个女生卸了妆在步行街能打4分?心里没点逼数么?
谁给你们的自信?
诶~~~那你就别不服气了,还真有人给她们自信——
自媒体这行业,大声的告诉我,什么作者的粉丝最多?
情感类,而且是女性情感类,宣扬“女权”的斗士们可是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刷爆的水平,这些人是今天男女矛盾激化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先锋。
按理说,自媒体应该面向男女都有,为啥实际情况却是,只有号称平均985、下限一十八的步行街,以及号称平均常春藤、个个管理层的知乎,才有那么一丝直男相互取暖,瑟瑟发抖的空间?
很简单——直男穷啊~~~
前文说了,男女因为婚恋市场的任务线不同,导致了除了极少数领域之外,女生的实际消费能力远高于男生——男生大概只有在房产、汽车、游戏和体育四个领域占据优势,所以这些领域为你服务的是售楼小姐、车模、冯提莫和王小七——京东大数据排行榜上,消费价值排序是少女>小孩>少妇>狗>男人,是的,你的消费能力在大数据眼里不如汪和喵,这种情况下,你说互联网的节奏会往哪边带,会去讨好哪个群体?
这么讲吧,微信公众号估值的指标里,女性用户比重是一个重要数据——如果我的公众号是一个94%女性用户的公众号,那么我早已登上人生巅峰,然而现实是女性用户只有6%,但这6%的赞赏能力,已经可以硬钢那94%男性用户了。
这可是一个篮球公众号...
所以,你们现在明白为什么,无论你们怎么骂,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自媒体依然要坚持输出不管对错的“女权”思想——谁掏钱,谁有理。
5.被夸大的男女矛盾
OK,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很绝望——难道男生就永远这么惨下去?或者很愤怒——我们女生没那么不堪。
是的,事实就是,男女矛盾一定被夸大了,就像前文说的,自媒体时代,在流量驱使下,向着消费能力更强的一边说话进一步夸大和激化了男女矛盾是必然的。这也是幸存者偏差的案例——你总会注意那些婚恋市场上更加引人注目的内容,比如穷女嫁入豪门给了更多穷女信心,比如女生提出了过分的、蛮不讲理的择偶条件,这些存在,但并非主流,更多的情况是,男女都很难跨越自身条件限制去择偶,而大部分女生理智而阳光,愿意与男生共同奋斗创建美好人生,而不是坐享其成,刁蛮苛刻,男女之间有矛盾,但男女之间更多的其实是误解。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有很多,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男生女生根本不了解异性。我们的社会环境下,对恋爱这事极为苛刻,高中时期为了学业不让谈,上了大学开始谈时,发现大学男女比例又存在严重失调——工科大学非常可耻的普遍拥有男女7比1的比例,而师范、外语、传媒、航校又往往有太多的女生(),资源的分配不均,又让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大学阶段没有恋爱的机会。等进入社会,工作强度过大,交际面又往往变窄,交往异性的范围极为有限,这让相亲业务变得需求巨大,而相亲是个目的性极强的操作,是婚恋市场的临门一脚,很多进入这个市场的男女根本毫无经验就要决战,当然存在对自身定位不清,对市场行情缺乏认知的毛病。
所以,更加了解异性也非常重要——只有你更加了解异性,才知道异性的需求在哪,异性实际的能力范围在哪,反过来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定位和需求,而不是提出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是妄自菲薄当一只舔狗。
另外,很多人以为,结婚是婚恋市场的最后一步,事实上远不是,男女关系是个延续一生的长线任务,婚后的相处同样重要,女性在婚后会逐渐失去性别在婚恋市场的天然优势,而男性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更好保值的属性,很容易导致双方差距变大。预防婚变除了需要道德约束,共同成长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把婚恋当做一锤子买卖,以为只要勇攀高枝就可高枕无忧的女性容易忽略的——有趣的是,对此有准备的女性,方法往往是在婚前把离婚财产分配方案拟好,确保自己在经济利益上得到补偿,这没有问题,但这不等于签下一份终身保障合同就可以停滞不前——成长,本就该永不停息,没人可以一劳永逸。
总结
从根本上讲,缩短贫富差距,赋予社会更加丰富的上升阶梯,让房价在消费中占据合理的比例,从而给婚恋市场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解决男女矛盾的根本方法。
有人认为,弱肉强食本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则,强者才拥有交配权,这合情合理,所以不要抱怨婚恋市场的不公,要怪也只能怪你太弱小。
但这话不对,大自然的确存在弱肉强食,但动物届也并非只靠强大来赢得异性青睐。相当多的鸟类求偶靠的不是生存技巧,而是羽毛颜色和唱歌跳舞——是的,鸟类求偶比拼的是发型和才艺,境界比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比拼财富的人类要高的多,那是因为鸟儿会飞翔,天空给了它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它们不用像狮子那样用击倒对手的野蛮方式来证明生存能力——打不过我会飞,你能奈我何?
所以,鸟儿是最自由的。
以及,鸟儿都会建巢,有房子在它们那属于基本供给,这才有闲心去展示才艺啊。
而这正是我们人类缺少的安全感。